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13440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现状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20日 www.chinaneuro.com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颅内动脉瘤并非先天性疾病,它的形成源于多种因素,造成动脉璧结构的改变,以及血流动力的作用。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出血及早期并发症。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医师开始选择这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先行者是Serbinenko教授,1974年开创利用可脱球囊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随即该技术便在世界范围兴起。但不久发现可脱球囊栓塞治疗有许多不足,如:球囊最终泄漏、动脉瘤颈不全栓塞、水锤效应及再次破裂出血等。于是人们便开始寻找一种更好的材料,使其不但闭塞动脉瘤腔还能保留载瘤动脉,金属圈便应运而生 。目前所用的弹簧圈均为铂金,日本学者及同行则研制液体栓塞剂(CAP),另外还有用IBCA、NBCA、EVCA混合物治疗动脉瘤的报道。

    目前应用于临床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是直接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选择何种方法去干预病灶也是神经介入医生和外科医师争论的问题。最近,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实验协作组(IAST)报告了八年的关于破裂动脉瘤外科夹闭和血管内弹簧圈治疗的国际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实验的结果,2143例同时符合手术和介入治疗指征的囊状动脉瘤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手术夹闭(n=1070)或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n=1073),结果表明在急性破裂动脉瘤患者中,血管内治疗组治疗后一年时患者无残疾存活的转归显著优于手术组,而再出血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并且认为血管内治疗是存活组动脉瘤的最佳选择;对破裂或未破裂动脉瘤,接受神经外科手术者较血管内治疗者生活不能自理或死亡危险性更高;对于因临床或解剖原因不适合行血管内治疗的那部分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采用溶栓治疗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或载瘤动脉闭塞可使病死率增高。以上这些结果解决了两者的争论,对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促进,有人称此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新时代”。
, 百拇医药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技术有多种,目前用于临床的有下列几种:

    一、载瘤动脉闭塞术。该技术是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适用于手术无法夹闭又不能进行囊内栓塞的颈内动脉系统梭形动脉瘤、巨大动脉瘤、宽颈动脉瘤,特别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巨大动脉瘤。使用此项技术时应作颈内动脉球囊闭塞实验,栓塞材料为可脱球囊及弹簧圈,并且此方法也适用既不能囊内栓塞也不能手术夹闭的椎—基底动脉瘤。

    二、动脉瘤腔填塞术 是目前常用的一项技术,可达到永久闭塞动脉瘤囊腔的目的,适合各部位的口小囊大的动脉瘤。栓塞材料是微弹簧圈和液体栓塞剂。该技术有如下几个关键步骤需注意:①微导管的再塑形 有一个良好合理的塑形可保证顺利进入动脉瘤囊内,并在送入弹簧圈时不退出,目前采用双弯塑形是一个很好的方法;②编篮技术,即送入第一个弹簧圈时应编织成篮,且此篮既不能向外挤压瘤腔也不能太小在瘤腔内不固定,这要在送入第一个弹簧前做好各种测量瘤腔的工作才能达到此目的;③最后送入的弹簧圈要合适,才能保证有良好的栓塞效果;④采用横向成篮、篮外填塞及分部填塞技术等可有较好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使用一般微弹簧圈,即使是致密填塞动脉瘤,弹簧圈占动脉瘤的实际体积也不过37%。
, 百拇医药
    三、血管内支架技术 当宽颈动脉瘤或梭形动脉瘤单纯用弹簧圈栓塞不可行时,应用内支架置入术,再经支架孔送入微导管至动脉瘤囊内放置弹簧圈或液体栓塞材料,这样既可闭塞动脉瘤腔又可使栓塞物不逸入载瘤动脉内,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至于单纯置入内支架,希望改变动脉瘤内的血流方式促使瘤内血栓形成,愿望是好的,临床结果却令人失望。而对于颅外段的动脉瘤置入覆膜支架可闭塞动脉瘤,临床效果良好。

    四、其他一些技术的应用 如Remodeling技术,其采用双侧股动脉置管,微导管超选动脉瘤腔内,另一侧置入不可脱球囊对瘤颈重新塑形,送入微弹簧圈稳定在动脉瘤内,栓塞满意后撤出不可脱球囊。另外尚有Trispan弹簧圈结合GDC,可安全有效的治疗宽颈动脉瘤,而防止其突入载瘤动脉的报道。

    对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目前用于临床的栓塞材料种类颇多,常用的栓塞材料有如下几种:

    可脱性球囊 有乳胶球囊和硅胶球囊两种。主要用于载瘤动脉闭塞治疗动脉瘤,内充填对比剂或HEMO。可脱球囊栓塞动脉瘤瘤腔有如下缺陷:①球囊不能顺应动脉瘤形状而填塞,对动脉瘤璧有一定压力,极易引起动脉瘤破裂;②球囊内必须充填固化剂以防球囊回缩动脉瘤复发,并可因“水锤效应”导致动脉瘤扩大;③球囊及输送导管柔软性、可控性差,操作困难;
, http://www.100md.com
    微弹簧圈 微弹簧圈的出现才使栓塞动脉瘤真正取得了突破,目前所用的微弹簧圈均为铂金丝,应用于临床的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有GDC、EDC。后者可有多点解脱。机械解脱弹簧圈为DCS。规格多种多样。另外,最近有一些新的弹簧圈出现如生物可吸收物质PGLA覆盖的基质GDC、水凝胶弹簧圈,更利于栓塞动脉瘤的开展。

    液体栓塞剂 目前用于临床的液体栓塞材料有两种,一种是醋酸纤维素聚合物(CAP),将CAP溶解于二甲基亚砜(DSMO),再加入适量的三氧化二铋(Bi2O3)即可作为液体栓塞剂,当CAP与血液接触后DSMO迅速弥散, 约5分钟后即可按动脉瘤的形态大小凝固。另一种是ONYX,主要成分是EVOH。液体栓塞剂治疗的原理是通过液体栓塞剂进入瘤腔,与瘤腔的血液接触迅速凝聚成固体而栓塞动脉瘤,如能解决好液体栓塞剂进入动脉瘤腔后不向远处漂溢及栓塞剂毒性问题,应用液体栓塞剂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手段。

    血管内支架 目前用于颅内尚未有专门支架,所用支架为冠脉支架,虽然实验研究显示支架置入术后可以改变动脉瘤内的血流方式,促使瘤内血栓形成, 但临床结果令人失望,目前主要应用内支架置入结合微弹簧圈或ONYX来栓塞颅内动脉瘤, 近期疗效肯定。长期疗效如何, 特别是支架置入后载瘤动脉血栓形成及狭窄的问题,还需要长期随访及动物实验证实。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近十年来取得很大进步,但也有一些不成熟的方面,如何使操作安全简便并能使内膜覆盖瘤颈达到解剖学治愈仍是今后研究的方向。血管内神经内外科前景不可限量,开创我国血管内治疗的新时代已为时不远了。, 百拇医药(刘作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