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学术交流
编号:10311997
不可忽视的下肢动脉缺血症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51期
     在我国,引起下肢动脉缺血症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硬化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又称伯格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动脉硬化的发病数逐年增加。加之此类患者多数伴有糖尿病,使得下肢动脉缺血进展更快,病情更复杂。另外,由于吸烟人数的增加,吸烟者的年轻化、女性化等因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女性患者也较以前有明显的增加。过去人们认为,动脉硬化是“西方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东方病”,现在不仅“东方病”没有“西方化”,“西方病”却明显“东方化”了。

    下肢动脉缺血症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为缺血期,主要表现为患肢怕冷、麻木和针刺感,检查时可发现足背有瘀斑样改变,足趾尖和趾甲明显增厚、苍白,患肢皮肤温度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紧接着就出现行走困难,即患者的行走速度减慢,行走距离缩短,并出现跛行。患者一般行走100米以内,就感到患肢麻木胀痛,必须停下休息片刻方可继续行走。因此,这种症状又被称作“间歇性跛行”,此期也可称作“间歇性跛行期”。如果疾病进一步发展,就进入中期,在上述症状逐渐加重的基础上,中期的主要特点是疼痛。患者行走时疼痛,休息时也疼痛,而且越是夜深人静,疼痛越剧烈,因此该期又被称为“静息痛期”。晚期也称作“坏死期”,主要表现为足趾、外踝、足跟等末梢部位逐渐出现发黑、坏死,并在坏死的基础上发生感染,形成溃烂。患者彻夜难眠,疼痛难忍。

    诊断下肢动脉缺血症,主要依靠上述临床表现,但在进行手术治疗前还应进行彩色超声波、动脉造影等检查。应用先进的数字显影动脉造影和血管镜检查时我们可以发现,下肢动脉缺血症主要是由于下肢主干动脉闭塞所致。闭塞的原因既可以是动脉硬化的斑块,也可以是血管壁增厚和血栓堵塞。闭塞的部位既可发生在腹主动脉下段,也可发生在股动脉、腘动脉等处。动脉闭塞发生的部位越高,则缺血的面积越大;闭塞发生的部位越低,则缺血症状出现得越早。

    目前医治下肢动脉缺血症较为有效的方法,仍然是外科手术。手术方法可分为微创手术和血管搭桥手术。一些动脉主干局部闭塞的病变,可用气囊导管将其扩张,并放置血管内支架,使闭塞动脉段复通。经过手术后一般可取得良好的疗效。由于这种疗法只需用导管完成,手术创口很小,因此被称为微创手术,主要适用于较早期和病变较局限的患者。血管搭桥手术是指利用一段人造血管或自体血管,跨越病变动脉而将近端血液引到远端缺血部位,缓解疼痛,促进愈合和恢复肢体功能。目前,医学上应用血管镜和其他先进的技术、设备,设计了一系列简便可靠的手术方法,经过临床应用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实践证明,只有在肢体发生大面积坏死之前,尽早实施正确的手术治疗,并且在此基础上,应用一些必要的辅助药物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症的治疗才能术到病除。, http://www.100md.com(吕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