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观念 > 思考
编号:10312014
也谈“目牛无全”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52期
     “目牛无全”即“目无全牛”,语出《庄子·养生主》。意思是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整个牛(全牛),三年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唐代著名医家太仆先生在为《黄帝内经素问注》作序时,引用此经典妙言,旨在说明医务人员如果能专心致志地研究医学经典的理论,探求精微的言辞和深刻的含义,同时又躬行医疗实践,那么他的医疗技术就一定会达到精纯熟练的程度,即“目无全牛”。这是一个成功的业医者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然而在当今社会,少数医生虽腹无藏墨,却不遵古训。学了一点医药知识就自以为是,以管窥天,夜郎自大,真有“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之貌。游食社会,恣睢侈功,言语之下,上至内、外、妇、儿各科,旁涉五劳杂症,没有他治不好的。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打开电视,只要览阅报刊,医疗广告充斥耳目,所谓的专家会诊、祖传特技、包治百病等,无不争先恐后地展示那些“专家”风采。一旦有急,病家若听信巧语便佞,或以身试“法”,难免遭遇御风以絺,指鹿为马,最终导致“欲愈反剧,欲生反死”的悲剧。

    中医学既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济世学问,又是一门动关生死的严肃学科。医者治病,出现一些差误在所难免。尽管如此,先贤们一再提醒世人:“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其格言的字里行间无不在警示世人记取那些学艺不精者因药杀人的沉痛教训。当今的医学科学分类十分明细,疾病的种类、用药的原则界定十分严格,同时临床监测手段越来越精良,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个合格的医生,必须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同时又要虚心求教于临床经验丰富的能者,这就如同那个杀牛的人,必须要经过三年的屠宰实践,才能达到分筋离骨时的条块分明、随心所欲,即所谓“目无全牛”。医者也只有在反复的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新知识,不断地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面对千奇百怪的疾病,才能经纬分明,得心应手。这是个必然过程,没有捷径可寻。当具备了洞察秋毫的能力,也就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所以先贤张介宾先生提醒后世:“医必戒浮言”。同时又指出:“小大方圆全其才,仁圣工巧全其用,能会精神于相与之际,烛幽隐于玄冥之中者,斯足谓之真医”也。而神医孙思邈

    “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的训示更是值得我们为医者常记心头啊!, 百拇医药(李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