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0321681
"险滩"考验艾滋病防治 基层医院防护意识差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26日 健康报
     网络的诱惑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防范意识网上调查

    艾滋病病人心理探析

    北京艾滋病进入快速“增长期”

    防治根本在于转变国人性观念
, http://www.100md.com
    我们的敌人是病毒

    专家学者呼吁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专家:流动人口是导致亚洲艾滋病蔓延的重要因素

    中国现存艾滋病毒感染者84万 居亚洲第二
, 百拇医药
    调查:我国半数城市居民不知传播途径

    艾滋病猛于非典

    以抗击非典的态度遏制艾滋病蔓延

    众所周知,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但是,网络通讯和交流以其迅速、方便、保密的特点,也使艾滋病的预防控制面临新的挑战。

    由于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互联网寻找性伴侣变得更为容易。在这一匿名的虚幻世界中,一个人可以以自己满意的形象出现,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名字而分身有术。借助于互联网实现“多性伴”和“一夜情”,这已成为当前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中一个新的问题。
, http://www.100md.com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性病艾滋病热线已开通10余年。该热线工作人员发现,近年来互联网正在成为性骚扰的新媒介。据介绍,一位求助于该热线的女子说:“通过网上聊天,与一位男性网友相见并有了性接触,而且没有采取预防措施。现在觉得心理负担特重。总想那位男子会不会患有性病、艾滋病?”另一位求助于该热线的高中男生也因为喜欢光顾网上聊天室而遭遇不测。在网上,他结识了一位“热心”的“大哥哥”。不料,企盼的见面带给他的却是一场噩梦。“大哥哥”的性骚扰,给这位中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有关人士指出,在既往的性教育与艾滋病预防教育中,对网络中的陷阱均未涉及。而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会越来越突出,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已经刻不容缓。有资料显示,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侣的现象,必然导致性传播疾病在这一人群中流行。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一项涉及800名性病病人的调查发现,16%的性病病人曾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其中2/3的人与互联网上认识的人发生了性行为。而在这种偶然的性行为中,使用避孕套者不到半数。该调查同时发现,在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的人中,其性病感染次数及高危行为发生的比例,明显高于不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的性病病人。我国在同性恋网站的聊天室和征友栏目中进行的一项调查也发现,90%的被调查者曾在互联网上认识其他的同性恋者,其中70%的人报告说曾和在互联网上认识的人发生了性行为。这项不随机的调查还显示,21.6%的聊天者和12.9%的征友者曾为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花过钱,15.7%的聊天者和18.1%的征友者曾因同性性行为而得到钱,10.8%的被调查者曾患过性病。
, 百拇医药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业人员近年就网络与艾滋病干预展开专项研究。他们认为,以互联网为基础开展艾滋病预防干预,可以以小的投入,覆盖众多区域人口,较传统的艾滋病预防干预更具有优势。因为互联网匿名的特性,有高危行为者可以放心进入有关网站,获取有关艾滋病知识,也可以自由地在留言板或论坛上提出问题,寻求帮助。有调查发现,在我国使用互联网的同性恋人群中,约有70%的人通过网站获取过有关艾滋病的信息,并有81.2%的人认为互联网是在同性恋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干预的最佳措施。

    薄弱的防线

    国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主任蒋岩博士介绍说,对于临床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来说,从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每一个过程都应该具有防护意识,并采取一整套安全防护措施和要求,将每一份不明样本均视为感染性样本处理。这被称为“普遍性防护原则”。

    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是避免艾滋病职业暴露感染的根本保证。每一个有关的专业人员均应将普遍性防护原则贯穿到日常工作中。例如其中的临床医护人员安全防护措施所包括的“保护屏障”列项,即对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等,逐一列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对于手的清洗及皮肤破损处理,对于针头等锐器处理,对于患者溅出的血液、体液的清理等,也均有详细的安全防护要求。
, 百拇医药
    然而,从近期公布的两项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基层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相当薄弱。

    安徽省妇幼保健所以省内两个县的县、乡级卫生机构妇产科在岗工作人员为对象进行调查,发现基层医务工作者职业防护意识很差。137名被调查者,其中仅12%的人知道被污染针头刺伤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43%的人没有听说过普遍性防护原则,40%的人认为自己不可能碰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检查病人时每次都戴手套者只占39%,检查病人前后每次都洗手者只占60%;43%的人曾被针头或锐利器具刺伤,31%的人曾被病人分泌物溅入眼鼻口中。

    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以省内4所省、市、县级医院的430名护理专业人员为对象,进行有关艾滋病问卷调查时发现,有82.8%的人在护理工作中无保护地被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污染过,99.7%的人会发生皮肤损伤,皮肤损伤后只有56.8%的人会采取防护措施。

    上述两项调查,无疑暴露了疾病医源性传播的巨大隐患。若仅从其中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一个方面看,两项调查也充分显现了我国基层医务工作者防护意识的极度缺乏及职业暴露危险的普遍存在。在艾滋病疫情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避免其职业暴露,已经迫在眉睫。
, http://www.100md.com
    记者日前走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影响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暴露者的损伤程度、人群感染者的比例、暴露源头血液病毒滴度、暴露方式、暴露时间,以及暴露后有无急救措施等等。尽管目前在我国医务人员中尚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艾滋病的病例,但在国外,因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而感染的病例早已存在。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对1981~1992年全美国暴露于艾滋病病毒的约5万名医务人员进行统计,其中32人属于职业暴露而感染,其概率为6.4/万。截至1997年底,美国已有54名医务人员被确定因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另有132名医务人员也有可能因职业关系而感染,只是没能拿到足够的证据。

    相关资料分析证实,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事件大多因工作中的疏忽所造成,若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及安全防护措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基本上可以避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强来英副主任技师也告诉记者,近年我国各地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得到了强化,其职业暴露的几率明显减少。但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并没有随艾滋病病例的增加而增强,其职业暴露的几率显著增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有关专家呼吁临床医务工作者和有关专业人员,一定要加强安全防护意识,最大限度地避免艾滋病职业暴露发生。而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马上进行现场紧急处理,并尽快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请有关专家分析后提出处理办法。今年4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了《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对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安全操作和防护进一步作出了详细要求。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者近百名,经暴露后急救处理和暴露后评估用药预防,尚无感染病例发生。

    缺位的咨询,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