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也不能少———来自SARS一线护士长的故事
她是一名护士,一名军人,一名党员,一位母亲,在非典肆虐时期,她和她的同事们没有被疫魔吓倒,而是毅然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用非凡的勇气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奏响了一曲奉献之歌———(附图片2张)
解放军302医院政治部组织科 何巍
“王岩,现在看你的啦!”这是解放军302医院在受命收治SARS病人时,院领导对她的期望。作为该院的一名护士长,她已经在传染病领域摸爬滚打了20多个春秋。今天,她面对的是人类知之不多的一种新的病毒,很难预料工作的艰辛,因为最早从广州抗击SARS前线不断传来警报:昨天有3位护士发热,今天又有5人倒下,几位教授病倒了,运送危重病人的司机和实习生也受到感染……这哪里是医院?简直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随时有人倒下并为之献身的战场。但她没有退缩,丰富的临床经验、过硬的护理技能和较高的管理水平给了她勇气和自信,从走进SARS病房那一刻,她给自己下了命令:“一个也不能少。”
, 百拇医药 她成功了,从收治第一例SARS病人至今,她们已经连续战斗了30多个日日夜夜,全体人员无一人感染。
①SARS病房的安检员
北京的4月,最高气温已经超过30度,穿着厚厚的隔离衣,捂着20多层的口罩,一进病房就是几个小时,这对常人来说仿佛是一种酷刑,但对于SARS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却是一道生死防护线。穿戴防护装具,这在别人眼里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王岩却从不这么看,她觉得防护严密与否关系到大家的安危。
上班的时候,她经常站在隔离门前挨个进行检查,看隔离衣是否穿好,口罩是否捂严,帽子是否戴紧,手套是否戴好,鞋套是否套紧,从不漏查一项。有时看了不算数,还亲自用手去摸摸,待检查完全合格才准予放行。有时忙不过来,她干脆让有问题的同志自己纠正,有的护士反复戴了6次口罩才能过关。护士们经常嘀咕:“我们每天进病房前要经过‘安检’,护士长的‘包装’水平真高。”而她却笑着说:“保护自己是为了更好地救治病人。”
, 百拇医药
进入SARS病房,必须通过两道防护门。为防止空气对流造成污染,王岩总是先盯着护士打开第一道门,进入通过间,等把第一道门关好后,再让打开第二道门进入病房,而且进入病房前必须把第二道门关好。有一名护士因为没有遵守“制度”曾受到过她严肃的批评。一些护士开玩笑说:“护士长把我们包装成了天衣无缝的‘太空人’,通过两道门就像走进飞船舱,我们的护士长就是‘安检员’。”
②千纸鹤传亲情
王岩与SARS病人打交道的第一天下午,就接到了家中的电话,保姆告诉她,女儿梦梦上午在学校发烧了,现在体温已经达到39.4度。此时,她的脑海里最先涌现的只是SARS,随后是一片空白。稍后,她安慰了梦梦几句后嘱咐保姆赶紧带梦梦到附近医院就诊。放下电话,又继续她的护理工作。下班后,她立即询问梦梦就诊的情况,在得知是一般感冒后,才放下心来。第二天下午,正准备进病房的她又接到了女儿带着哭腔的电话:“妈妈快回来吧,小姑姑也发烧了……”她知道自己已经在病房里呆了两天,需要隔离,绝对不能回家。挂完电话,她立即给远在杭州出差的爱人打电话,让他赶快回来。
, 百拇医药
一天,王岩收到了女儿捎来的一封信。启开信封后发现里面装有20只小巧玲珑的千纸鹤和一封短信,“妈妈,从您走进SARS病房的第一天起,我每天都给您叠一只千纸鹤,每天都为您祝福!今天是第20天了……”读着仅有几行字的短信,她的眼眶湿润了,没想到过去撒娇淘气的女儿,今天却如此坚强、懂事……
③从挑剔到感谢
4月6日晚,王岩所在病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病人,他们全部是医务人员,其中有3名护士长。
护理过程中,护士们经常会碰到有意的“挑剔”,特别是病人心情烦躁的时候,经常会朝护士们发脾气。一些护士跟她汇报说:“他们哪里是来治病的,分明是在检查工作!”为了护理好这些特殊的病人,作为护士长,她不但严格要求护士,更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
戴手套为病人扎针是护理SARS病人的难题。护士们原本个个是“一针见血”的高手,可如今经常有人失误,原因是有些SARS患者经过高热期后,血容量相对不足,血管充盈不够,而且戴着手套扎针有点儿找不着感觉。王岩看在眼力,急在心上,于是她主动把这些“难活”揽到自己身上。为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她常常摘掉手套给病人扎针,确保“一针见血”。每当此时,病人感激的泪水几乎是伴随着药液一起一点一滴往外涌……一位病人因为王岩经常赤手为他扎针,感叹道:“你这是在冒死救我啊。”
, 百拇医药
“护士长应该是护理队伍的排头兵”,在收治SARS病人的第一天,王岩就对护士们说,“向我看齐”。工作中,她主动承担了给病人洗脸、做口腔护理、喂饭等危险性大的工作。面对面给重危病人喂饭,病人呼出的高浓度病毒会直接喷到护士的脸上,往病人嘴里送一口饭,病人往往要喘好几口气才能咽下,有时病人吃下半碗饭需要半个小时。尽管如此,王岩经常最先端起饭碗,每次坚持给病人喂完最后一粒米饭,让病人喝完最后一口汤。
在她的带领下,病区的护士们以一流的服务态度、一流的技术赢得了内行病人的赞誉。2周后,16位医务病人联名向原单位打电话,强烈要求领导亲自到302医院感谢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的天使们。
④重大抢救必须我上
一向要求“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王岩,在收治SARS病人后从未降低要求。她知道,近距离为SARS病人服务非常危险,她们要安置病人、发药、抽血、打针、测体温、测血氧饱和度、为起不来身的重病人擦身、洗脸、喂饭、倒大小便……但她发现没有一个护士因害怕传染而减少护理量。她所在病区病仅有10位护士轮班,病人则多达30人,而且几乎每天都有3~4名危重病人、2~3人需要上呼吸机、10多个人需要一级护理。面对超负荷的工作量,她每天简直是带领护士们在病房里不停地“跑”步,,下午2点倒班的护士通常要忙到下午5点才离开岗位,在她看来,护士们都是在拼命……
, http://www.100md.com
一天下午1点钟左右,正在病房忙碌的王岩突然接到门诊接收病人的通知,她跟护士稍作交待后,扛起担架和医生赵军迅速赶往发热门诊。平时,用担架转运病号对她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可今天,体力严重透支的她觉得担架特别沉重,双腿直发软,好几次她差点跪倒在地,不到100米的距离,中途歇了2次,最后,她硬是咬着牙把病人抬进了病房。等她将病人安置好,已经是下午2点半,她没来得及吃的盒饭还摆在会议室。
按照规定,SARS病人的尸体,必须用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将口、鼻、耳等处用浸过消毒剂的棉球堵塞后即送火化。可是4月20日晚上,年龄均不满21周岁的年轻护士董文娟和张燕,从晚上12点开始急救一直到第二天凌晨5点病人去世,整整忙了一个通宵。病人死后,还与死人“相拥”了1个多小时,因为其家属要求按家乡的习俗为死者整装穿戴,两位护士为死者穿了6层衣服,最后给死者垫上“金”缎、盖上“银”被,而死者家属自始至终只是隔窗相望。临走时,家属为感谢两位护士,执意要给她们磕头……
第二天上班,王岩知道此事后,狠狠地批评了两位护士,“我说过,凡是重大抢救,必须由我上。如果我们病区有一个护士倒下,那就应该是我……”说完,她从包里拿出10支“蜂胶”分给了两人。原来,那10支“蜂胶”是收治SARS病人的第一天,一位朋友特意送给王岩用来提高免疫力的。
, 百拇医药
编后语
记忆中的你———护士,总是与美丽、温柔联系在一起。洁白的制服下,你的微笑总会让人发出由衷的赞叹:这姑娘真好!可是,我从未想到,今天你职责是如此神圣,你的目光是如此坚毅,而你的环境又是如此危险……
谁都知道病毒的可怕,谁都知道生命的可贵,当普通人戴上厚厚的口罩谈非典色变的时候,你毅然无惧地冲向疫魔甚至面对死神!你整日整夜地照料病人,把风险留给自己、安全留给病人,把病人痊愈出院作为最大的幸福。为了让更少的人接触到病毒,你不得不把自己同外界隔离。虽然口罩、手套、隔离衣挡住了你的微笑,可人们却看到了你用爱心和责任心筑成的一道抗非典的铁壁铜墙。
我不由得想起提出医学伦理观核心理念的希波克拉提斯的誓言:“把我的一生献给人道主义服务,我凭着良心和尊严行使我的职业,我首先考虑的是我病人的健康,我将尽我的一切能力维护医务职业的荣誉和崇高传统。”在与非典的斗争中,你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这段名言。
在国际护士日(5月12日)到来之际,谨向所有奋战在SARS一线的“白衣战士”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敬意!
愿你早日平安凯旋!
图片:
1、非典前,王岩(右二)和护士们在讨论病历。
2、生活中的王岩和女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