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特别关注
编号:10315718
习惯决定健康———保健局长谈保健①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10日 《健康时报》 2003.07.10
习惯决定健康———保健局长谈保健①//
习惯决定健康———保健局长谈保健①//

     编者按:有这样一份健康检查结果:心电图、胸部X光、腹部B超检查、血液、尿、大便化验、血糖、血脂检查全部正常,血压110/70mmHg,体重64公斤,前列腺不肥大。看到如此健康的结果,你能相信吗?这是一位74岁的老人在73岁时的体检报告。不仅如此,这位老人在以往的半个世纪中,只有三次因病卧床不起。无论是在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的日子里,还是在优越的中南海生活中,他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身心状态。他就是原中央保健局局长王敏清先生。那么,他是怎样拥有这样健康的体魄呢?请随记者一起去看一看王敏清的健康人生。

    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王老的健康经历

    有人说王老身体好是因为他的遗传基因好,但王老的爷爷不到50岁就猝死于麦田劳动中,王老的父亲王世英也不到50岁就因脑溢血而半身不遂,多年后又患了肺癌去世。按遗传学分析,王老有很高的患中风病和癌症的几率,可王老74岁了却仍然拥有中年人都少有的健康身体。

    也有人说王老身体健康那一定是因为他从小生活环境优越,可王老从小的经历却偏偏苦得像黄连。王老家在农村,在他出生不久还在吃奶时,王老的母亲就病故了。从此,王老开始吃起了本村婶子大娘的百家奶,实在没奶吃,就只有吃小米糊糊。就这样,王敏清在饥一顿饱一顿的记忆中长到了学龄前。九岁时,王老的父母因为参加革命部队,无法照顾他,便送他去了延安“保小”。在那里,生活非常艰苦,虽然有饭吃,但吃的都是陈年小米。最艰难时,每天只能吃两顿饭,也就是用少得可怜的小米熬野菜来充饥。即便这样,在王老的记忆中也有美好的时刻。那时,一年只能吃四顿细粮和少量猪肉,即新年、春节、七一、八一那四天。每当快到改善伙食的一天,王敏清和周围的孩子们在一周前就开始流口水了,像要过一个重大的节日一样互相提醒,迫切等待,连上课都没心思了。到了那一天,早上的课已经无法正常上了,一放学大家就往吃饭处跑,那里放着准备好的馒头,没等菜上来很多人已经先吃了2、3个馒头了。王老还记得,当改善伙食吃到一块猪肉时,舍不得一下吃掉,常常又吐出来放在口袋里,时不时拿出来撕下一小条放在嘴里回味,那一块肉他硬是吃了两三天。
, 百拇医药
    由此,王老总结道,健康和遗传、生活环境是有关系,但健康更掌握在每个人的手中。就是这样的经历,养成了王老吃苦耐劳,不偏食,不挑食等良好的习惯,也正是这样的经历,才使得王老在以后的岁月里,碰到艰难困境能够泰然面对,遇到大富大贵亦能淡然受之。

    不干家务是一种损失———王老特殊的锻炼方法

    很多人不喜欢做家务,可王老不是这样,别看他和老伴的年龄加起来超过了140岁,可他们居然没有雇保姆。采访时,王老问记者:“你喜不喜欢做饭洗碗?”记者说:“不喜欢。”王老摇着头对记者说:“那你可亏了。”原来王老和他的爱人是抢着做饭,谁先抢占了厨房就让谁做。随后王老又开玩笑地说,因为我爱吃肉,口味重,夫人爱吃清淡素菜,两人吃不到一起,谁都愿意自己做自己喜欢吃的菜,只好抢着做饭了。说起做家务,王老认为应该把它当作一种乐趣,这样干活不累,也顺便锻炼了身体。王老喜欢整洁,看见东西乱七八糟就忍不住要动手收拾,由此发展成喜欢洗碗,看到“杯盘狼藉”变得“干净清爽”,他觉得这是一种享受。有一次,王老看电视上一个访谈节目,一位老同志说一辈子没下过厨房,是妻子干了一辈子家务,王老点评说:“不干家务真是他的一个损失。”
, 百拇医药
    正在采访中,有修理工来修电路,王老道声抱歉便兴冲冲地跟了去。王老的爱人告诉记者,王老喜欢什么事都弄个明白。每当家里的水、电、气出了小故障,他都会跟在修理工的后面仔细研究,一是看,二是要学习。时间长了,有的小故障王老自己都能解决了。

    在王老的观念中,事无大小贵贱之分,重要的是学会自己动手,这样,既能长知识,又能活动头脑,还能锻炼身体。

    细节处处讲卫生———王老的健康习惯

    谈到讲卫生,王老很感慨。讲卫生提倡几十年了,人人都知道健康卫生的重要,可是100个人里愿意做的不到一半,做得好的不到1/10。比方说,有人去聚餐,一半人洗手,一半人不洗手,洗手的一半人里又有一半洗得比较认真,另一半则敷衍了事。洗干净的一遇到有客人来,又握手,结果手又脏了,等于没洗。王老洗了手以后,就不再和人握手,并且就算洗了手,也不直接拿食品吃。王老吃东西很讲卫生,吃西瓜也是切成块放在碗里,各
, http://www.100md.com
    吃各的。还有,在吃饭时王老不喜欢有人敬菜,他觉得用吃过的筷子夹来夹去太不卫生,对客人也不尊敬,俗话说敬酒不敬菜。王老喜欢喝酒,喝了几十年,但从没醉过,就是因为把握有度,因此,他也从不劝人喝酒。

    一生健身永相伴———王老的运动养生

    王老喜爱运动。小时候在延安,王老就常踢用旧毛线缠的“足球”。上中学后,他发现踢足球容易受伤,于是改打乒乓球,并一直坚持下来,还多次参加业余比赛。

    29岁时,王老经过考核获得了国家三级运动员的称号。60岁时,王老参加卫生部机关的冬季运动会,还获得乒乓球老年组单打冠军。

    离休后,王老跟随一位80岁的老先生学习刀、剑,老先生认真地教,王老认真地学。看到王老是个努力肯学的人,那位老先生把单传的《128式8方太极剑》教给了他,据说此剑法全北京没有几个人会使。一次,王老去广州,早上在宾馆花园练剑时,被一位少林寺武术教练看见了,看到王老使的剑法,这位教练很是惊讶,主动邀请王老去少林寺传授此套剑法。现在,王老每天早上都要坚持练剑、练刀。
, 百拇医药
    其实,在平日里,王老就刻意保持较大的活动量:年轻时每天骑车上下班,节假日骑车去香山、颐和园;退休后常以步代车,能走路就不坐车;能走楼梯就不乘电梯。前几年,王老去社会科学院看望老乡,17层的楼

    梯他就是一步一步走上去的。

    王老觉得通过运动可以消耗多余的脂肪,使身体更结实,抗病力更强。不过,运动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量力而行,并且要有毅力,持之以恒。

    先查血压再谈话———来客守则与自我保健

    在王老的家中,有一份《来客守则》最引人注意。这是怎么回事呢?

    数月前,有一位演员和两个小伙子来看王老,这位演员有40多岁,身材挺胖。他一坐下,王老就问他;“你血压高吗?”那人说不高。王老拿出血压计给他一量,高压170mmHg,低压110mmHg,量了三次都是这结果。王老又问他,血压什么时候量的?那人回答说前两年量的。王老告诉他,你现在已经不是血压高的初期,这个血压值意味着随时都有发生脑出血的危险。这时那人才说他现在的确有上楼喘气、头晕头疼的现象。王老又顺手替另外三个人量了血压,结果三个小伙子中有两个有高血压。从此,王老在家中贴上了《来客守则》并严格执行,至今为止,来王老家的客人有1/3被首次发现有高血压。
, 百拇医药
    王老认为现在40多岁的中年人猝死的较多,很大程度上与血压高有关,血压高就意味着有患心脑血管疾病、脑中风的危险。所以30岁以后就要开始量血压,有条件的争取每年体检一次,实在没条件的也得一年量一次血压,140/90mmHg为正常。如发现问题要跟踪追击,顺藤摸瓜,如果较轻,治疗方法上主要做到饮食调整,生活上调理,睡眠充足,工作有张有弛。在量血压时应连续量三次,如高于标准,应间隔一、两周再量,如三次都高,就说明患有高血压了。

    做好保健重点在于自我重视,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有自己运行的规律,对它们最好的保养就是保护它们正常的生理功能,不使其超负荷运转并尽量避免受到伤害。如何保护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王老的健康理念是:

    肺的保健:不吸烟,保持空气新鲜,注意天气冷暖的变化,增减衣物;多接触大自然,锻炼适应外界的能力。

    胃肠的保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 百拇医药
    肝、肾的保健:避免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每天补充适当的水分。

    心脏的保健:不做超负荷的运动和劳动,不轻易做静脉注射。

    王敏清:1929年生,1954年8月至1990年4月长期从事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1965年11月调任中南海门诊部主任;1983年1月后任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985年恢复保健局后,同时兼任保健局长,直至1990年4月离任。离休后任中国保健科学技术学会名誉会长。主要著作:《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医学卷中“老龄卫生”一节;《中国老年医学》第十三章“老年卫生保健”;《现代老年医学》第十二章“老年人的合理生活方式”。

    王老家来客守则

    1.就坐。

    2.道出来意。

    3.量血压。

    4.量体重。

    5.谈健康状况及病情。

    6.发布医嘱。

    7.自由发言。

    8.起立告别。

    9.不要落下自己的东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