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生命科学 > 信息
编号:10315787
炎症性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 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10日 《健康时报》 2003.07.10
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临床观察//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教授 杜凤坤

    杜凤坤:山东省泰安市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国气功研究会特约会员,福建省医学科研所研究员。专治呼吸道疾病、风湿病、消化道疾病及疑难杂症。著作有:《医药研究与临床实践》、《脉理诊断学》、《抗癌新撰》、《太极中医学》,其研究的外科手术离断刀,获国家专利。

    炎症性肠病是属肠道免疫炎症性疾病,分为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肉芽肿性肠炎、节段性肠炎或局限性肠炎)。其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以大肠、直肠为主,小肠为次的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为主的顽固性、难治性疾病。此病以20—40岁年龄者居多,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本病欧美国家发病率高,患病率约万分之四至十,中国约万分之三,近年似有增多趋势。医学研究证明,炎症性肠病患者由于腹泻严重,消化不良和吸收障碍,直接导致机体缺乏营养来源,全面出现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癌变率高,寿命缩短,因此有″结肠有病病不轻,等于丢了半条命″之说。
, 百拇医药
    功能性胃肠病又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症。功能性消化不良(FD)具有上腹疼、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病因的一组临床综合症,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超过一个月。欧美流行病学调查,普通人群中消化不良症状占到19—41%,在我国医院胃肠专科门诊,大约有50%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况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如胃镜检出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患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但HP根除后,大多数患者症状并未改善。由于没有特效药治疗,这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需要相当高医疗费用,同时涉及发病人数众多,这已成为社会一个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

    肠易激综合征,是包括腹疼、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症,持续存在、反复发作是其特征,排出可能引起以上病状的器质性疾病病因的一组临床综合症,以中青年发病者居多,发病率大约8—10%。欧美地区据报道为10—20%,发病主要因素为胃肠动力学异常,内脏感知异常、精神因素。治疗方法主要是寻找并祛除促发因素和对症治疗,但多以缓解症状,致使病情长期反复发作。
, http://www.100md.com
    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根据不同病患者、不同病情采取中西医结合、中药治疗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的方法,但临床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从2002年10月起,笔者在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治疗中增加或单独应用灵芝菌合剂收到较好效果。笔者认为抗损伤和修复损伤治疗是当前医疗事业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这种疗法可显著改善医疗效果提高患者健康质量。笔者为此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炎症性肠病

    病例选择:从2002年10月至2003年4月,共观察结肠炎门诊病人32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病史最长13年,平均年龄38岁。入组标准1.临床症状:有持续性反复发作性粘液血便、腹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2.肠镜检查所见:粘膜有多发性溃疡伴充血,水肿。呈弥漫性分布;粘膜粗糙呈细颗粒状,脆易出血,或附有脓血性分泌物;可见息肉,结肠袋往往变钝或消失。3.粘膜活检:呈炎症性反应,同时可见糜烂、陷窝脓肿、腺体排列异常及上皮不典型增生等变化。4.钡灌肠所见:粘膜粗乱及/或有细颗粒样改变;多发性溃疡或有假性息肉;肠管狭窄、缩短,结肠袋消失可呈管状。
, http://www.100md.com
    经第1项和2—4项中的任一项检验确诊后,选择轻型及中型病人入组治疗观察。

    治疗方法:采用传统《四神丸》为基本方。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加味,如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加黄芪30g;便秘者加大黄36g;同时配合灵芝菌合剂80ml/次每日三次。

    ■治疗结果:

    判断标准:

    ①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肠镜等检查,肠粘膜检查恢复正常。

    ②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肠镜等检查,肠粘膜病变较前明显改善,大便常规检查有少量红、白细胞。

    ③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肠镜等检查,无改善或无明显改善。

    痊愈:28例,有效:3例,无效:1例。痊愈率:87.5%,有效率:96.9%,平均治疗天数30天。
, 百拇医药
    典型病例:穆某某,女,28岁,2年前,患者时感腹痛、腹胀、肠鸣、大便稀溏,伴有血和粘液,每日4~5次,西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2年来多次治疗,当时症状虽有减轻,但不久就复发,治疗未愈。近来大便浓血增多,下腹灼热坠疼感加重,于2003年2月28日前来我院就诊,脉象:脉弦而紧,有滑象,舌质淡红,舌胎白腻。查肝功正常,大便镜检:脓细胞++~+++,红细胞:+++~++++,诊为慢性结肠炎。

    治疗:《四神丸》加味:补骨脂20g、五味子6g、肉豆蔻12g、吴茱萸6g炒黄柏15g、黄连3g、炒白芍20g、槟榔15g、丹皮15g、白及20g、三七6g、党参15g、地丁20g、槐角15g、双花炭20g、元胡10g。

    每日一剂,水煎三遍,日服三次。

    灵芝菌合剂:80ml/次,每日三次。

    服后当天患者腹疼加重、腹泻次数大便脓血增多,呈黑色、臭味加重,随后腹疼、腹泻等症状减轻,服五剂药后复诊:腹疼、腹泻、便血等诸症消失,原方加升麻、柴胡各10g,继服。15天后复诊:大便中粘液状物明显减少,腹痛消失,下坠感明显减轻。原方与灵芝菌合剂继服,25天后第五次复诊,患者基本痊愈,停用中药方剂,继续服灵芝菌合剂20日以巩固疗效,至今未复发。
, http://www.100md.com
    二、功能性胃肠病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例选择:从2002年10月至2003年4月共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门诊病人142例,其中男性89例,女性53例,病史最长15年,平均年龄41岁,入组标准:1、有上腹疼、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至少持续4周;2、对45岁以上虽没有报警症状和体征,但必须进行检查排除;3、45岁以下没有上述报警症状和体征则不检查排除。符合1、2条或1、3条即可确诊。

    治疗方法(一):

    1、阿莫西林胶囊250mg×48500mg Tid

    2、灵芝菌合剂250ml×3瓶40ml Tid

    (注:以上方连服7日后停用阿莫西林胶囊,继服灵芝菌合剂15—30天)
, 百拇医药
    治疗方法(二):

    中药方:平胃散加减:

    1、炒白术12g、苍术12g、木香12g、焦三仙各15g、半夏15g、枳壳12g、鸡内金12g、厚朴12g、砂仁(后入)10g。

    每日1剂,水煎三遍,分2—3次口服;

    2、灵芝菌合剂40ml/次,每日三次口服。

    (注:以上方服用至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后停用中药,继服灵芝菌合剂15—30天。)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食欲尚未恢复正常等;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改善不明显。

    治疗结果:痊愈135例,有效5例,无效2例占1.4%,有效率98.6%.典型病例:陈某某,男,年龄34岁,患者上腹疼,无规律性伴有早饱,常有嗳气,少食,有时失眠头疼。西医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三年来多次在省内各大医院诊疗,症状未见减轻。2002年12月19日来院就诊,主诉:上腹疼、无规律伴有早饱、嗳气、失眠头疼,无报警症状和体征。确诊:功能性消化不良。
, 百拇医药
    按上述治疗方法(一)。

    患者服后,当天腹疼减轻,当夜睡眠良好;三日后头疼消失,饭量较前增加。7日后复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停用阿莫西林胶囊,续服灵芝菌合剂。二周后复诊,临床症状消失,为巩固疗效,继续服用灵芝菌合剂2周。

    (二)、肠易激综合征病例选择:从2002年10月至2003年4月共观察肠易激综合征42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病史最长15年,平均37岁,入组标准:

    1、以腹疼、腹胀、腹泻或便秘为主诉;

    2、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系统检查仅有腹部在疼;

    3、粪便培养阴性,无潜血发现;

    4、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阻性反应或结肠有激惹反应;
, 百拇医药
    5、血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

    6、无痢疾血吸虫病等病史,试验性治疗无效。符合上述标准者即可确诊入组治疗观察。

    治疗方法:

    1、以腹泻为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灵芝菌合剂每次40ml一日三次,至大便正常后继续服用20天。

    2、以便秘为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灵芝菌合剂

    每次80ml一日三次,直至大便正常后,改为灵芝菌合剂每次40ml,一日三次,继续服用20天。

    判断标准:

, http://www.100md.com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每日1—3次或每周3—4次,大便形状正常;

    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每日大便2—3次或每周2—3次;

    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变或改变不显著。

    观察结果:痊愈36例,有效5例,无效1例,有效率97.6%,平均治疗天数20日。

    典型病例:李某某,男34岁,主诉:时感腹疼,每日腹泻平均5次,如食生冷刺激加剧。十几年腹泻不影响其发胖、睡眠,每日黄连素、PPA交替服用。但不见好转,大便培养阴性,查隐血试验阳性,血尿规正常,无痢疾,血吸虫等病史,符合入组标准,确诊肠易激综合征。

    处方:灵芝菌合剂40ml/次一日三次

    患者服用后三日,大便次数减少,腹疼消失;至7日,大便每日3次以内,继续服用20天后恢复正常,临床痊愈。
, http://www.100md.com
    体会

    炎症性肠病在临床上属顽固性难治性病症,虽然发病率只有万分之三左右,但对每个患者却带来巨大的痛苦。由于炎症性肠病前期病情发展诱因多为感染,而随之则是免疫反应而造成更深伤害。笔者认为:目前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没有充分考虑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也是致病因素,经常或大量使用抗生素,易造成肠内的菌群失调,无疑是驱狼引虎;而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实质是扬汤止沸,这就是该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根源。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和发病机制虽然目前尚不太清楚,上胃肠道动力障碍是FD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目前无特效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则是胃肠动力学异常、内脏感知异常、精神因素所致,药物多以对症治疗不能解除病因,致使病情长期反复发作。上述病因表明机体整体调节功能失调是功能性胃肠病的根本原因。

    笔者在治疗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配合应用灵芝菌合剂,是因灵芝菌合剂含灵芝多糖、三萜类、多肽类、生物碱类、甾类化合物、呋喃类等多种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的综合作用对机体具有综合调节能力,如降低机体应激反应从而达到减少免疫反应侵害;改善微循环,防止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减少,有利于溃疡炎症的修复;抗炎、调节胃肠运动力及粘膜分泌能力,这对胃肠炎症和神经自主调节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增加基础药物的治疗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治愈率,是整体治疗观念的一个验证。笔者认为提高损伤能力和损伤的修复是当前医疗事业的新思维,这种方法应该坚持探讨下去,即注重机体调节能力又要配合特异性治疗药物,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