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患绝症疑无路绝处逢生女军官千里相救
深圳警备区女军医成为全军第一例骨髓捐献者
10月20日中午12时46分,当50毫升带着体温的造血干细胞从深圳警备区预备役防化团军医李婧身体里分离出来后,等候多小时的解放军总医院医师靖彧迅速将其装进一个专用医疗箱子空运到北京,植入到一名患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记者从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了解到,李婧是全军第一位骨髓捐献者。
女军医勇献血骨髓
10月20日上午8时,李婧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走进血液分离室,开始分离造血干细胞。躺在洁白的病床上,李婧没有一点害怕的样子,与医护人员有说有笑的。
8时15分,当第一滴殷红的鲜血流进分离机时,李婧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据了解,李婧今年23岁,中尉军衔,刚刚从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毕业分配到深圳警备区预备役防化团卫生队。据她本人讲,从2001年开始,她就多次进行过义务献血。她说,早在几年前他参加过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并将有关数据录入中华骨髓库。
, http://www.100md.com
李婧告诉记者,今年8月份,她接到深圳献血办公室的通知,说北京有一名急性白血病患者需要骨髓移植。工作人员告诉她,患者在中华骨髓库申请查询后,检索到李靖的骨髓配型与患者相合,问她愿不愿意捐献。得知这一消息后,李婧毫不犹豫当即答应了下来。
李婧告诉记者,接到通知后,医院为其又做了一次血型检查,并确定配型成功。
据深圳市第二人民院血液科医生讲,李婧是10月16日来到医院进行骨髓捐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的,20日上午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医生还说,造血干细胞采集要求十分严格,大约需要5个小时才能完成。
李婧原是司令员的女儿
据了解,李婧是深圳警备区副司令员李元成大校的独生女。据李副司令员讲,李婧14岁参军,在驻港部队服役时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在军校读书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
, 百拇医药
李副司令员告诉记者,当女儿告诉他要捐献骨髓时,他和家属都十分支持女儿的选择。
据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医师靖彧介绍,接受李婧骨髓移植的是一名32岁的急性白血病女性患者。靖彧说,患者今年8月入住解放军总医院,此前在亲属中没有找到相合的供者。其家人在中华骨髓库检索到了李婧骨髓与患者吻合,通过有关方面与李婧取得联系。
靖彧告诉记者,目前患者正在无菌病房等待李婧的造血干细胞。她说,李婧20日将分离出5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21日再分离出50毫升。这样,10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植入患者体内后,将会挽救一个即将走向死亡的生命。
20日中午12时46分,当50毫升造血干细胞从李靖的体内分离出来后,等待数小时的解放军总医院医师靖彧立即装入一个专用医药箱内,乘坐专车赶往机场,而后空运到北京。
随后,记者通过手机与患者的丈夫刘先生取得了联系。当得知造血干细胞已经采集完毕后,刘先生高兴地哭了起来。他说,妻子是重庆一家公司的营业员,夫妻都是工薪阶层。为给在妻子治病花去了30多万元,家里已经是债台高筑。“多亏遇到了李军医,我妻子有救了,我的女儿又能回到妈妈身边了。感谢李军医,等妻子的病好了以后,我们再到深圳再报答恩人!”电话的那一头,刘先生显得十分激动。
, http://www.100md.com
分离结束后,医生为李婧进行了全面检查。结果显示,李婧的身体状况良好,一切正常。21日上午8时,另50毫升造血干细胞将再一次从李婧体内分离出来。
骨髓捐献无碍健康
据统计,目前我国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即骨髓移植)的患者有近百万,仅白血病患者一年就新增4万人以上,因白血病死亡的人数已超过3万。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成为挽救白血病、重症贫血等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说,能寻找到与他们配型相合的骨髓,并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是目前能够使他们生存下去的一种很有效方法。然而由于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型相合的概率是四百分之一到一万分之一,需要一个相当规模的资料库,才能使更多的患者找到相匹配的供者。据中华骨髓库资料显示,目前该库登记在册的资料依然不足10万份,这使得骨髓移植疗法的应用大受局限。
据深圳市血液中心的蓝欲晓主任介绍,年龄在18到45岁的健康者均可登记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志愿者报名后,即使不献血,只要抽5毫升的血样作检测,红十字便会将相关的HLA信息存入骨髓信息库,供患者寻找配对。她说,每次只需采集50至100毫升含有造血干细胞的血液即可,完全无碍健康;只是目前90%以上的社会公众对骨髓的移植方法、移植安全性和风险性依旧不了解。中国红十字会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骨髓捐献者的行列中来。
来源:[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百拇医药
10月20日中午12时46分,当50毫升带着体温的造血干细胞从深圳警备区预备役防化团军医李婧身体里分离出来后,等候多小时的解放军总医院医师靖彧迅速将其装进一个专用医疗箱子空运到北京,植入到一名患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记者从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了解到,李婧是全军第一位骨髓捐献者。
女军医勇献血骨髓
10月20日上午8时,李婧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走进血液分离室,开始分离造血干细胞。躺在洁白的病床上,李婧没有一点害怕的样子,与医护人员有说有笑的。
8时15分,当第一滴殷红的鲜血流进分离机时,李婧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据了解,李婧今年23岁,中尉军衔,刚刚从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毕业分配到深圳警备区预备役防化团卫生队。据她本人讲,从2001年开始,她就多次进行过义务献血。她说,早在几年前他参加过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并将有关数据录入中华骨髓库。
, http://www.100md.com
李婧告诉记者,今年8月份,她接到深圳献血办公室的通知,说北京有一名急性白血病患者需要骨髓移植。工作人员告诉她,患者在中华骨髓库申请查询后,检索到李靖的骨髓配型与患者相合,问她愿不愿意捐献。得知这一消息后,李婧毫不犹豫当即答应了下来。
李婧告诉记者,接到通知后,医院为其又做了一次血型检查,并确定配型成功。
据深圳市第二人民院血液科医生讲,李婧是10月16日来到医院进行骨髓捐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的,20日上午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医生还说,造血干细胞采集要求十分严格,大约需要5个小时才能完成。
李婧原是司令员的女儿
据了解,李婧是深圳警备区副司令员李元成大校的独生女。据李副司令员讲,李婧14岁参军,在驻港部队服役时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在军校读书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
, 百拇医药
李副司令员告诉记者,当女儿告诉他要捐献骨髓时,他和家属都十分支持女儿的选择。
据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医师靖彧介绍,接受李婧骨髓移植的是一名32岁的急性白血病女性患者。靖彧说,患者今年8月入住解放军总医院,此前在亲属中没有找到相合的供者。其家人在中华骨髓库检索到了李婧骨髓与患者吻合,通过有关方面与李婧取得联系。
靖彧告诉记者,目前患者正在无菌病房等待李婧的造血干细胞。她说,李婧20日将分离出5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21日再分离出50毫升。这样,10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植入患者体内后,将会挽救一个即将走向死亡的生命。
20日中午12时46分,当50毫升造血干细胞从李靖的体内分离出来后,等待数小时的解放军总医院医师靖彧立即装入一个专用医药箱内,乘坐专车赶往机场,而后空运到北京。
随后,记者通过手机与患者的丈夫刘先生取得了联系。当得知造血干细胞已经采集完毕后,刘先生高兴地哭了起来。他说,妻子是重庆一家公司的营业员,夫妻都是工薪阶层。为给在妻子治病花去了30多万元,家里已经是债台高筑。“多亏遇到了李军医,我妻子有救了,我的女儿又能回到妈妈身边了。感谢李军医,等妻子的病好了以后,我们再到深圳再报答恩人!”电话的那一头,刘先生显得十分激动。
, http://www.100md.com
分离结束后,医生为李婧进行了全面检查。结果显示,李婧的身体状况良好,一切正常。21日上午8时,另50毫升造血干细胞将再一次从李婧体内分离出来。
骨髓捐献无碍健康
据统计,目前我国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即骨髓移植)的患者有近百万,仅白血病患者一年就新增4万人以上,因白血病死亡的人数已超过3万。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成为挽救白血病、重症贫血等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说,能寻找到与他们配型相合的骨髓,并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是目前能够使他们生存下去的一种很有效方法。然而由于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型相合的概率是四百分之一到一万分之一,需要一个相当规模的资料库,才能使更多的患者找到相匹配的供者。据中华骨髓库资料显示,目前该库登记在册的资料依然不足10万份,这使得骨髓移植疗法的应用大受局限。
据深圳市血液中心的蓝欲晓主任介绍,年龄在18到45岁的健康者均可登记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志愿者报名后,即使不献血,只要抽5毫升的血样作检测,红十字便会将相关的HLA信息存入骨髓信息库,供患者寻找配对。她说,每次只需采集50至100毫升含有造血干细胞的血液即可,完全无碍健康;只是目前90%以上的社会公众对骨髓的移植方法、移植安全性和风险性依旧不了解。中国红十字会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骨髓捐献者的行列中来。
来源:[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