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抗生素危害超出想像 专家呼吁加强立法
昨日,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人在全省“加强抗菌药物监管,促进合理用药”大型系列公益宣传活动新闻通报会上指出,广东是抗生素使用较为混乱的“重灾区”。由于抗生素万能论和商业利益驱动,抗生素滥用现象在我省非常普遍,现在是到了敲警钟的时候了,否则将出现面对感染性疾病将无药可用的局面。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统一部署,从明年7月1日起,未列入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的各种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磺胺类、喹诺酮、抗结核、抗真菌药物),在全国范围内所有零售药店必须有执业医师处方才能销售。
据了解,按照SFDA的通知,除抗菌素不得再毫无限制地进入药店外,我国还将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力度,加大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并在全社会展开一系列的宣传活动。
滥用抗生素危害超出想像
中国是抗生素生产大国,更是使用大国。我国近些年来一直存在着一个用药误区,就是治病最好能立竿见影,一用药就好。儿童甚至是婴儿稍微头疼发热,医生便首选抗生素类药加以治疗。但这一用药现象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人们发现抗生素越来越不管用了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即抗生素面世不足40年之际,专家们就断言,由于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迅速发展,人类已步入“后抗生素时代”,迫切需要寻找和发明新的、非抗生素的抗感染措施。近段时间,记者接触到不少医疗卫生界的专家和药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他们在谈到抗生素话题时都表示,在中国,药品不良反应特别是抗生素滥用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和耐药问题的严重程度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现在抗生素类药在不断升级,但仍跟不上疾病的发展,照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步入无药可治的阶段。
, 百拇医药
导致逾三成药物不良反应
据省有关部门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在抗菌药物使用上更是隐忧重重。
谈及全省当前抗菌药物监管的形势,省药监局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主任郑彦云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因使用抗菌药物不当导致不良反应的现象相当普遍。其中,住院病人引起不良反应的在20%以上,这还不包括由假劣药品引发的不良后果。
来自广州市三甲医院的资料显示,各类药品购入金额的比例中,抗感染药物仍然居全部药物的首位,占总数的26.8%。而对1996年-1998年广州地区35家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分析显示,广州地区抗感染药物的用药结构比为33.85%,虽然构成比例有下降趋势,但是总的使用率仍有所上升,反映了医生对抗菌药仍有较多的依赖。
据郑彦云介绍,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今年1-10月收集到的药物不良反应(ADR)统计结果表明,有关抗生素的个案占ADR报告总数的34.32%;抽查我省某三甲医院2001年-2002年药品不良反应的结果显示,报告33.44%由抗生素引起。
, 百拇医药
省药监局有关专家指出,由于我省人口较多,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不良反应的实际远比调查情况严重。目前,由于我省有些医疗机构在临床上对抗生素不良反应检测尚未引起广泛的重视,不少临床医生仍以经验治疗为主,随意性较大,往往只注重疗效,而没有考虑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惨痛的现实和无形的危害则是难以估量的。
抗生素使用“合法不合理”
郑彦云主任用“合法不合理”来概括当前抗菌药物滥用的现状。他说,由于我国目前对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没有立法,行政监督也很苍白,医生所拥有的处方权随意性较大。尽管每一次的使用剂量都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但对同一病人来说,经常使用就会带来无穷的危害。由于难以规范,“不该用的用了,该用的用多了”,导致抗菌药物失去应有的作用。也恰恰是医生手中持有的“武器”,把人类逼到危险的边缘。首先,医生乱开药是造成抗生素药物滥用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了解,作为“处方药”的抗菌类药物,只能对病原体使用,而一些医院不作任何病源检查,仅凭医生的经验大范围使用抗生素来达到治疗效果,结果是“杀鸡用了牛刀”。一些占有使用药品资源的优势群体,在抗生素的使用上点名开方。一旦对药物造成抗体,只有不断地加大剂量,甚至变本加利使用各种高档抗菌新药,到后来再使用普通的药物治疗就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了。
, 百拇医药
其次,病人自己随意购买也是造成当前抗菌药物使用混乱的重要因素。因在医院取药价钱比市场要贵许多,许多患者仅凭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和对药品宣传广告盲目信任,直接将医生开具的处方拿到药店购买。特别是“平价药店”的出现,更增加了群众自发购买药品的积极性。有的病人“久病成医”凭经验用药,有的甚至将处方过塑长期保留反复使用。专家指出,这种盲目的自己购药行为容易导致“因病购药,因药致病”的恶性循环。
另外,药品生产企业的积极推动也是造成抗菌药物使用混乱的重要原因。因利益的驱动,使生产抗生素的企业想方设法推销药品,利益的链条也促使许多医院放弃医学原则,增加抗菌药物的使用量。有关人士称,这种“隐形”的使用现象最为“可怕”。
因此,有关专家呼吁,抗生素不是万能药,必须警钟长鸣,在加大宣传教育倡导合理使用和临床创新的同时,法制的建设也不能滞后。, 百拇医药(郭亦乐 孙茂勇)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统一部署,从明年7月1日起,未列入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的各种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磺胺类、喹诺酮、抗结核、抗真菌药物),在全国范围内所有零售药店必须有执业医师处方才能销售。
据了解,按照SFDA的通知,除抗菌素不得再毫无限制地进入药店外,我国还将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力度,加大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并在全社会展开一系列的宣传活动。
滥用抗生素危害超出想像
中国是抗生素生产大国,更是使用大国。我国近些年来一直存在着一个用药误区,就是治病最好能立竿见影,一用药就好。儿童甚至是婴儿稍微头疼发热,医生便首选抗生素类药加以治疗。但这一用药现象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人们发现抗生素越来越不管用了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即抗生素面世不足40年之际,专家们就断言,由于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迅速发展,人类已步入“后抗生素时代”,迫切需要寻找和发明新的、非抗生素的抗感染措施。近段时间,记者接触到不少医疗卫生界的专家和药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他们在谈到抗生素话题时都表示,在中国,药品不良反应特别是抗生素滥用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和耐药问题的严重程度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现在抗生素类药在不断升级,但仍跟不上疾病的发展,照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步入无药可治的阶段。
, 百拇医药
导致逾三成药物不良反应
据省有关部门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在抗菌药物使用上更是隐忧重重。
谈及全省当前抗菌药物监管的形势,省药监局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主任郑彦云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因使用抗菌药物不当导致不良反应的现象相当普遍。其中,住院病人引起不良反应的在20%以上,这还不包括由假劣药品引发的不良后果。
来自广州市三甲医院的资料显示,各类药品购入金额的比例中,抗感染药物仍然居全部药物的首位,占总数的26.8%。而对1996年-1998年广州地区35家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分析显示,广州地区抗感染药物的用药结构比为33.85%,虽然构成比例有下降趋势,但是总的使用率仍有所上升,反映了医生对抗菌药仍有较多的依赖。
据郑彦云介绍,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今年1-10月收集到的药物不良反应(ADR)统计结果表明,有关抗生素的个案占ADR报告总数的34.32%;抽查我省某三甲医院2001年-2002年药品不良反应的结果显示,报告33.44%由抗生素引起。
, 百拇医药
省药监局有关专家指出,由于我省人口较多,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不良反应的实际远比调查情况严重。目前,由于我省有些医疗机构在临床上对抗生素不良反应检测尚未引起广泛的重视,不少临床医生仍以经验治疗为主,随意性较大,往往只注重疗效,而没有考虑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惨痛的现实和无形的危害则是难以估量的。
抗生素使用“合法不合理”
郑彦云主任用“合法不合理”来概括当前抗菌药物滥用的现状。他说,由于我国目前对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没有立法,行政监督也很苍白,医生所拥有的处方权随意性较大。尽管每一次的使用剂量都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但对同一病人来说,经常使用就会带来无穷的危害。由于难以规范,“不该用的用了,该用的用多了”,导致抗菌药物失去应有的作用。也恰恰是医生手中持有的“武器”,把人类逼到危险的边缘。首先,医生乱开药是造成抗生素药物滥用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了解,作为“处方药”的抗菌类药物,只能对病原体使用,而一些医院不作任何病源检查,仅凭医生的经验大范围使用抗生素来达到治疗效果,结果是“杀鸡用了牛刀”。一些占有使用药品资源的优势群体,在抗生素的使用上点名开方。一旦对药物造成抗体,只有不断地加大剂量,甚至变本加利使用各种高档抗菌新药,到后来再使用普通的药物治疗就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了。
, 百拇医药
其次,病人自己随意购买也是造成当前抗菌药物使用混乱的重要因素。因在医院取药价钱比市场要贵许多,许多患者仅凭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和对药品宣传广告盲目信任,直接将医生开具的处方拿到药店购买。特别是“平价药店”的出现,更增加了群众自发购买药品的积极性。有的病人“久病成医”凭经验用药,有的甚至将处方过塑长期保留反复使用。专家指出,这种盲目的自己购药行为容易导致“因病购药,因药致病”的恶性循环。
另外,药品生产企业的积极推动也是造成抗菌药物使用混乱的重要原因。因利益的驱动,使生产抗生素的企业想方设法推销药品,利益的链条也促使许多医院放弃医学原则,增加抗菌药物的使用量。有关人士称,这种“隐形”的使用现象最为“可怕”。
因此,有关专家呼吁,抗生素不是万能药,必须警钟长鸣,在加大宣传教育倡导合理使用和临床创新的同时,法制的建设也不能滞后。, 百拇医药(郭亦乐 孙茂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