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家庭教育
编号:10328583
你理解孩子吗 家长肯定而多数孩子否定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2月9日 新闻晨报
     “你理解孩子吗?”在各地“家长学校”巡回演讲时,我无数次问过家长,回答多是肯定的。但孩子的回答几乎都是否定的。我丝毫不怀疑父母们有理解孩子的愿望,但能不能让孩子感到被理解是另外一回事。不信,看看我们周围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孩子回家嚷好热。妈妈说,别人不热,就你热?过一天孩子回来又叫冷,妈妈生气了:昨天不热你说热,今天不冷你说冷,怎么连冷热也搞不清。其实“热”是孩子踢球踢的;“冷”是他感冒发烧了。

    记得一次我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接听“成长热线”时接到一位父亲的电话。他的儿子念初二,功课不好。可那天儿子说他考了82分。不料过几天他发现那张卷子,不是82分而是28分。他单身将孩子带大,只盼他将来有出息,孩子不仅成绩没上去,还添了说谎的毛病,让他极度失望。那男孩在电话里泣不成声:“那天正逢爸爸在家过生日,没想到爸爸会当着那么多人问我考试的事,我怕扫他的兴,又怕坍他的台,就脱口说了谎。”

    要是那位父亲能理解孩子当时的处境与心情,理解孩子也有回避难堪的需要,事后他就能与孩子好好沟通,心平气和地讨论该不该说谎,引导孩子寻求更合适的方式。
, 百拇医药
    更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们说,有时就连开心的情绪与感受也会被大人忽视和否定。比如,孩子为班级做好事受到老师表扬,想回家与爸妈分享快乐,爸妈却说:“你又不是考试得第一名,有什么好高兴的?”考了一个好分数回家兴冲冲地告诉他们,得到的回应常常是:“别骄傲!比比你班某某同学,你还差得远呢!”

    当今父母总感到孩子未尽力,老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管是否需要,到处打听哪有家教、补课班、奥数班。孩子却感到功课已处于极限,再加负实在撑不住了。据说某校曾流行一首用“牵挂你的人是我”改编的校园歌曲: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床最早的人是我/睡觉最晚的人是我/昏昏沉沉的人是我/迷迷糊糊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

    再看看,当孩子发生问题时,父母往往急于弄清真相。往往还未表达理解便急于向孩子提供真理(说教)。一次对高三学生的调查中,对“你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占最大百分比的回答竟是:“别再对我唠叨,别老问我考几分。”
, 百拇医药
    孩子的逆反心理多半来自父母对自己一知半解,对自己的喜怒哀乐不闻不问,主观臆断。当然,理解不等于同情,也不等于同意,最终还是要帮助孩子看清不当情绪与想法。孩子一旦感到受伤的心情被理解了,他心灵的大门也就敞开了。

    如何用理解的口吻与孩子沟通呢?

    ■引导孩子说出事情真相时———表达孩子的感受的语句:“听得出来,你很生气(或你很不安、害怕、委曲、愤愤不平、伤心……),你能把事情的经过告诉我吗?”

    “这确实是一件麻烦事,让你六神无主,不知该怎么办了。不过对那个细节,我还想知道得再具体些。”

    “你感到难以启齿,不过你已经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让我们一起看看,当时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

    “你很气愤,也很失望。不过我想知道,你难道没采取过什么行动吗?”
, 百拇医药
    ■帮助孩子认清(碰撞)自己的问题———巧妙的发问语句:

    “你感到……不过,我怎么感到你并不像你说的那样,是吗?”

    “你前面说……,现在又说……,我该怎样理解你的话呢?”

    “你说别人认为你是这样的,你却认为自己不是这样的,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呢?”

    “你说你感到委曲,不公。不过,你能想象一下,他为什么单单对你如此呢?”

    ■不理解、不利孩子反思的禁语:“你不应这样想。”可改为:我很想知道你这样想的原因,能说说吗?

    “你不应这样做。”改为:我很想知道你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能说说吗?

    “你值得这么伤心、生气吗?”可改为:你感到伤心和生气,是吗?

    ■伤害孩子的禁语:轻视:“啊呀,怎么会是这样呢?

    太好笑了!”责怪:“你怪谁呢?要怪就怪你自己。”

    强加:“我要是你,就……”

    轻视:“说了半天,你怎么就这么拎不清呢?!”

    绝望:“好了,我看你这孩子是无可救药了。”

    特约主持:上海东加西人才咨询研究所所长 张静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