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为北京地区中医院深化改革出谋划策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组织深入研讨中医院改革经验与教训
2003年12月2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北京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在京中央与地方的医政、医院管理、企业、经济学等方面专家学者,结合前一阶段全国中医院改革情况和北京地区三所中医院改革实例的经验与教训,从如何深化改革、市场化改革需要政府重点扶持什么、改革核心问题何在、改革与发展应强调什么、如何看待三所中医院的前期改革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实际、生动的研讨,以指导下一步北京地区中医院的深化改革工作,并为北京地区中医院全面深化改革奏响了“序曲”。
如何深化改革?
大家认为:从前一时期全国各地区一些改革成功的中医院实例来看,改革是中医院寻找生机的惟一出路。然而,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事情,有一些中医院,尽管在改革之初曾见“曙光”,但因为体制、产权、机制等种种深层次问题得不到解决,往往不是停滞不前,就是倒退回原位。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就成为中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势在必行。
, http://www.100md.com
对于中医院应该如何进行改革,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大家列举、分析了医院集团、托管经营、联合互办等多种形式医院改革模式的利与弊。在各种改革模式中,医院集团化改革最受关注。多数专家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医院集团可能是我国医院发展的一个趋势。而从以往医院集团化改革的情况看,成功者基本都是紧密型的,而松散型的往往以“散伙”告终。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院长姜在旸说:“我们调查了北京协和医院与邮电医院的合并,他们实现了资源重组,是一种密切型的医院集团。我感觉,凡是密切型的都比较成功;那种松散型的都不成功。因为确确实实存在一个利益分配问题。靠“老大哥”医院长久扶持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所有医院肯定都要谋求自己的发展。若干医院合并,求的是规模效益、资源重组和优势互补。例如,美国的一个医院集团有17家医院,病床达到3000张,仅在医疗器械、药品采购方面,就没有供销商敢不向它让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孙塑伦则介绍了江苏省的昆山市中医院的改革经验。他说:“昆山市中医院是一个县级市的中医院。在昆山市,只有这么一所中医院,没有办法在本市与同类医院搞医院集团。我就向这所中医院的院长建议说‘你们应该往下走,作为县级市的中医院,在中医界,你们就是本市的龙头了,下面有那么多乡镇卫生院,你们可以与他们合作。’后来,昆山市中医院确实与那些乡镇卫生院合作了。这些乡镇卫生院,有的变成了它的分院,成为紧密型的关系;有的开始是联合、协作的形式,但关系慢慢拉越拉越紧了。通过这种深化改革,这所中医院不但发展了自己,也把一部分乡镇卫生院带起来了,做得很好。”
, 百拇医药
市场化改革需要政府重点扶持什么?
大家对于中医院改革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之中,需要政府重点扶持什么?进行了研讨、论证。一些卫生局局长和医院院长,特别还以自己的切身体会阐述了政府在中医院改革与发展中提供支持与扶持的必要性,包括在政策方面支持的重要作用。
崇文区卫生局高桂强局长说:“现在,北京市卫生系统的单位都没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所以,我们再往下深化体制改革很难,因为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都会因此而出现阻力。比如,涉及到股份制的问题,涉及到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涉及到托管经营等等的时候,都会涉及到人员稳定的问题。如果不把人员的后顾之忧解决,改革就无法进行。因此,我觉得没有保障机制、没有政策的配套,就无法再进行深层次改革。这是在医院改革中,政府必须从政策上给予考虑和支持的问题。”
朝阳区中医院院长侯瑞祥说:“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卫生体系当中,中医院比其他医院面对的矛盾更多。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要承担公共卫生任务,但是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就是明显的问题之一。”
, 百拇医药
北京藏医院院长黄福开说:“医院改革要想真正成功,政府就要给予真正的支持。例如,我们在北京成立藏医院,如果没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这个项目的论证、支持,统战部、国家民委等三个部委连章都不会给我们盖。另外,医疗市场的很多竞争体现在急诊能力和设备水平上,而政府投入经费的支持及其所带来的规模就决定了中医院的竞争力。所以政府的支持、扶持是很重要的。”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谢阳谷说:“医院改革的目的是要发展。由于目前政府财力有限,不可能完全满足医院发展的步伐,所以推进办医形式多样化和加快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医疗要求,是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减少投入。实际上,医改以来的这些年,政府的投入是不断增长的,而增加与不足并不矛盾,正是因为增加了还不足,才更加说明医院要改革的紧迫性。”
改革核心问题何在?
关于医院改革的核心问题,专家学者们重点列举了二个方面的问题,即产权体制和管理机制。
, 百拇医药
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说:“改革有两个内涵:第一是产权问题,也就是所有制问题。第二是机制,也就是内部管理的模式问题。”
平谷区人民医院、中医院院长王学文说:“中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产权体制改革,也就是说,所有制改革是关键。产权体制改革好了,用人机制和管理办法就都好办了。因此,如果产权体制改革好了,中医院的发展应该没有问题。”
北京清华大学博士刘广民说:“管理非常重要,因为改革的业绩全靠管理体现出来。改革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管理是继续发挥这些人的积极性,后者成功了才能证明前者是对的。产权是解决上层竞争——院长是否能当好的问题;管理是解决下层竞争——员工是否努力干的问题。”
改革与发展应强调什么?
专家学者们根据以往全国各地中医院在改革中的经验和教训,研讨了中医院在深化改革与发展中,为了稳操“胜券”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大家特别强调了遵从职工意愿与增强核心竞争力两个方面的问题,关于后者主要谈到了如何发挥中医特色。
, 百拇医药
孙塑伦说:“医院改革,特别是牵涉到管理体制,如果医院的职工都不赞成这种改革,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很显然,即使是产权制度、管理机制都变了,但是职工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不积极投身到这个改革中去,所有的改革措施最后怎么能够实现呢?怎么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改革当中需要转变医院职工们的观念。而这个观念不是下个文件就能转变的,要做过细的思想工作,让大家明白改革的道理,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这是最重要的。当然,想要一个医院里几百上千名职工都想到一块儿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职工的主流不赞成、不积极,这个改革的力度就不行。”
姜在旸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提供的2003年《北京地区中医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研究》显示,在被调查的9504名北京地区城镇居民中,希望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者占39.90%;在被调查的9484名北京地区城镇居民中,希望西医治疗者占39.83%。这几个数字初步显示,在北京地区城镇居民中,对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的需求略大于西医。所以,中医院应该有市场空间和发展余地。但我们多数医院缺乏核心竞争力,特别是缺乏有突出疗效的中医特色疗法。这样,我们与其他医院相比,靠什么立足于社会与市场?我们应该认真反思。”
, 百拇医药
诸国本说:“中医院的改革与发展,在解决了规模和学术问题以后,应该寻找我们自己的道路,不要变成第二人民医院,否则结果是很不妙的。我们创办中医院,就是为了要在临床上继承中医诊治疾病的整套方法。所以,中医院姓‘中’还是要提,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提高中医院的中医学术水平,要不然中医院就没有特色了。”
如何看待三所中医院改革案例?
与会专家学者还就前一阶段,北京地区平谷区中医院、朝阳区中医院、崇文区中医院以不同形式改革的具体情况,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与观点。大家在充分肯定这三所中医院改革初衷都很好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了这三个案例中,成功的经验与不成功的教训。
谢局长说:“几年前,我去平谷区中医院的时候,整个医院全是基建工地。医院建设到一半儿没钱了,建筑队也走了,医院就没法生存了。在这种情况下,平谷区委区政府对这所中医院采取了区人民医院,即西医院托管的形式。到今天,这所中医院不仅建起来了,而且解决了生存问题。特别感人的是,主持托管的王院长说‘手心手背都是肉,甭管发展那种医学,目的就是提供有效、完善的医疗保障服务。光一条腿走路不行。’他的观念是真正的大卫生观念,是三个代表的观念。举一个简单例子,中医院当时没有CT、核磁,就把病人介绍到人民医院检查,后者就要给前者提出50%的纯利润,那不是“割肉”吗!但是这位院长就能这么做,因为他知道事业的发展需要这么做。在托管期间,王院长既是西医院的院长,又是中医院的院长,他对两所医院的人员、设备、各种经济往来,进行了统一调配,谁有困难就扶持谁。我认为,这是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的,不叫医院集团的医院集团,是实质上的医院集团。什么是医院集团?不是说,几个医院一联合、向领导一汇报说是医院集团,就是医院集团了,那不行,要看实质,要实事求是,否则就没有生命力。同时,从平谷区中医院这些年的发展可以看出,不管是谁当院长,也不管是学中医的,还是学西医的,他只要有一份事业心,有一份中医情结就能够把事情好办。另外,平谷区委区政府对中医院的扶持还体现在经济投入上,正是因为他们为中医院解决了一千万元的建筑款,才使这所医院能够建成。这个案例回答了我们的三个问题:中医院需不需要改革?必须改革。医院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政府关心吗?格外需要。医院改革后,中医事业需不需要政府扶持?必须扶持。”
, http://www.100md.com
孙塑伦说:“朝阳医院集团刚开始组建时的情况挺不错,以后就解体了,这是一个现象。问题在什么地方?深层次的问题是什么?这个案例值得我们坐下来很好地研究一下,实事求是地、科学地分析它,避免下一步深化改革出现同样的问题。朝阳医院集团原来没有打算调整资产,而是只在章程上规定把朝阳医院的中医科迁到朝阳区中医院。但是,仅这一点对改革全局就很重要。因为改革涉及到合作各方的利益,哪一方没有得到利益,肯定都不干。如果哪方在合作中是为了占别人的便宜,把自己‘养肥’,这个改革是绝对搞不成的。当然,统观这个案例,不能说医院集团化不好,也不能说是失败了,至少他们迈出了第一步,问题只是中间走了弯路。我们在今后的深化改革中,应该记取这个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崇文医院被北京同仁堂集团收购以后的情况,我也一直很关注。我和北京同仁堂集团的同志交谈过好几次了,也介绍他们到其他地方的中医院去看过,但为什么迟迟动不起来?当然,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方面的原因。从全国2600多家中医院这几年的总体发展来看,与10年前相比,差距更大了。政府主办和非政府主办的中医院都有办得非常好、发展很快的。同样,政府主办和非政府主办的医院也都有办得不好的。从他们的经验来看,体制改革不是万能的,不是说医院一变成股份制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 http://www.100md.com
谢阳谷又说:“崇文区中医院被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收购,大家首先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改革尝试。一开始这个医院发展还是比较快的,但是这两年来,为什么步子就迈不出去了?除了有一些客观情况外,还遇到了哪些困难?是跟政府之间,还是跟集团之间?不管是什么原因,企业每年往里扔这么多钱,同时当地老百姓急需一个发展了的中医院提供医疗服务,而这所医院却不发展,这与各方面的利益都不符合。因此,下一步怎么办?咱们应该一块儿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上述三家医院改革案例,本报将做系列报道。)
达成五个共识
谢阳谷在总结此次研讨会时指出:大家通过研讨达成了五个共识。其一,中医院的改革与发展有多种形式,但任何一种形式都不是万能的,要根据本医院和本地区的情况,采用最有利于发展的形式。其二,对于中医事业来说,政府要支持、扶持,不能也不会因为改革而削弱。其三,中医院的改革,关键问题是提高医院内部的管理水平。其四,中医院的改革与发展,要坚持姓“中”的原则,要加强中医内涵和中医特色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老百姓提供更加完善、有效的医疗保障服务。其五,上述北京地区三所中医院改革案例,都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初衷都是好的,但要认真分析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加以完善或改正。
他最后强调:中医院产权制度的改革步伐要加大,三级甲等中医院要走在前面。, 百拇医药(胥晓琦)
2003年12月2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北京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在京中央与地方的医政、医院管理、企业、经济学等方面专家学者,结合前一阶段全国中医院改革情况和北京地区三所中医院改革实例的经验与教训,从如何深化改革、市场化改革需要政府重点扶持什么、改革核心问题何在、改革与发展应强调什么、如何看待三所中医院的前期改革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实际、生动的研讨,以指导下一步北京地区中医院的深化改革工作,并为北京地区中医院全面深化改革奏响了“序曲”。
如何深化改革?
大家认为:从前一时期全国各地区一些改革成功的中医院实例来看,改革是中医院寻找生机的惟一出路。然而,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事情,有一些中医院,尽管在改革之初曾见“曙光”,但因为体制、产权、机制等种种深层次问题得不到解决,往往不是停滞不前,就是倒退回原位。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就成为中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势在必行。
, http://www.100md.com
对于中医院应该如何进行改革,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大家列举、分析了医院集团、托管经营、联合互办等多种形式医院改革模式的利与弊。在各种改革模式中,医院集团化改革最受关注。多数专家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医院集团可能是我国医院发展的一个趋势。而从以往医院集团化改革的情况看,成功者基本都是紧密型的,而松散型的往往以“散伙”告终。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院长姜在旸说:“我们调查了北京协和医院与邮电医院的合并,他们实现了资源重组,是一种密切型的医院集团。我感觉,凡是密切型的都比较成功;那种松散型的都不成功。因为确确实实存在一个利益分配问题。靠“老大哥”医院长久扶持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所有医院肯定都要谋求自己的发展。若干医院合并,求的是规模效益、资源重组和优势互补。例如,美国的一个医院集团有17家医院,病床达到3000张,仅在医疗器械、药品采购方面,就没有供销商敢不向它让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孙塑伦则介绍了江苏省的昆山市中医院的改革经验。他说:“昆山市中医院是一个县级市的中医院。在昆山市,只有这么一所中医院,没有办法在本市与同类医院搞医院集团。我就向这所中医院的院长建议说‘你们应该往下走,作为县级市的中医院,在中医界,你们就是本市的龙头了,下面有那么多乡镇卫生院,你们可以与他们合作。’后来,昆山市中医院确实与那些乡镇卫生院合作了。这些乡镇卫生院,有的变成了它的分院,成为紧密型的关系;有的开始是联合、协作的形式,但关系慢慢拉越拉越紧了。通过这种深化改革,这所中医院不但发展了自己,也把一部分乡镇卫生院带起来了,做得很好。”
, 百拇医药
市场化改革需要政府重点扶持什么?
大家对于中医院改革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之中,需要政府重点扶持什么?进行了研讨、论证。一些卫生局局长和医院院长,特别还以自己的切身体会阐述了政府在中医院改革与发展中提供支持与扶持的必要性,包括在政策方面支持的重要作用。
崇文区卫生局高桂强局长说:“现在,北京市卫生系统的单位都没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所以,我们再往下深化体制改革很难,因为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都会因此而出现阻力。比如,涉及到股份制的问题,涉及到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涉及到托管经营等等的时候,都会涉及到人员稳定的问题。如果不把人员的后顾之忧解决,改革就无法进行。因此,我觉得没有保障机制、没有政策的配套,就无法再进行深层次改革。这是在医院改革中,政府必须从政策上给予考虑和支持的问题。”
朝阳区中医院院长侯瑞祥说:“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卫生体系当中,中医院比其他医院面对的矛盾更多。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要承担公共卫生任务,但是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就是明显的问题之一。”
, 百拇医药
北京藏医院院长黄福开说:“医院改革要想真正成功,政府就要给予真正的支持。例如,我们在北京成立藏医院,如果没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这个项目的论证、支持,统战部、国家民委等三个部委连章都不会给我们盖。另外,医疗市场的很多竞争体现在急诊能力和设备水平上,而政府投入经费的支持及其所带来的规模就决定了中医院的竞争力。所以政府的支持、扶持是很重要的。”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谢阳谷说:“医院改革的目的是要发展。由于目前政府财力有限,不可能完全满足医院发展的步伐,所以推进办医形式多样化和加快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医疗要求,是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减少投入。实际上,医改以来的这些年,政府的投入是不断增长的,而增加与不足并不矛盾,正是因为增加了还不足,才更加说明医院要改革的紧迫性。”
改革核心问题何在?
关于医院改革的核心问题,专家学者们重点列举了二个方面的问题,即产权体制和管理机制。
, 百拇医药
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说:“改革有两个内涵:第一是产权问题,也就是所有制问题。第二是机制,也就是内部管理的模式问题。”
平谷区人民医院、中医院院长王学文说:“中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产权体制改革,也就是说,所有制改革是关键。产权体制改革好了,用人机制和管理办法就都好办了。因此,如果产权体制改革好了,中医院的发展应该没有问题。”
北京清华大学博士刘广民说:“管理非常重要,因为改革的业绩全靠管理体现出来。改革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管理是继续发挥这些人的积极性,后者成功了才能证明前者是对的。产权是解决上层竞争——院长是否能当好的问题;管理是解决下层竞争——员工是否努力干的问题。”
改革与发展应强调什么?
专家学者们根据以往全国各地中医院在改革中的经验和教训,研讨了中医院在深化改革与发展中,为了稳操“胜券”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大家特别强调了遵从职工意愿与增强核心竞争力两个方面的问题,关于后者主要谈到了如何发挥中医特色。
, 百拇医药
孙塑伦说:“医院改革,特别是牵涉到管理体制,如果医院的职工都不赞成这种改革,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很显然,即使是产权制度、管理机制都变了,但是职工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不积极投身到这个改革中去,所有的改革措施最后怎么能够实现呢?怎么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改革当中需要转变医院职工们的观念。而这个观念不是下个文件就能转变的,要做过细的思想工作,让大家明白改革的道理,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这是最重要的。当然,想要一个医院里几百上千名职工都想到一块儿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职工的主流不赞成、不积极,这个改革的力度就不行。”
姜在旸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提供的2003年《北京地区中医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研究》显示,在被调查的9504名北京地区城镇居民中,希望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者占39.90%;在被调查的9484名北京地区城镇居民中,希望西医治疗者占39.83%。这几个数字初步显示,在北京地区城镇居民中,对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的需求略大于西医。所以,中医院应该有市场空间和发展余地。但我们多数医院缺乏核心竞争力,特别是缺乏有突出疗效的中医特色疗法。这样,我们与其他医院相比,靠什么立足于社会与市场?我们应该认真反思。”
, 百拇医药
诸国本说:“中医院的改革与发展,在解决了规模和学术问题以后,应该寻找我们自己的道路,不要变成第二人民医院,否则结果是很不妙的。我们创办中医院,就是为了要在临床上继承中医诊治疾病的整套方法。所以,中医院姓‘中’还是要提,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提高中医院的中医学术水平,要不然中医院就没有特色了。”
如何看待三所中医院改革案例?
与会专家学者还就前一阶段,北京地区平谷区中医院、朝阳区中医院、崇文区中医院以不同形式改革的具体情况,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与观点。大家在充分肯定这三所中医院改革初衷都很好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了这三个案例中,成功的经验与不成功的教训。
谢局长说:“几年前,我去平谷区中医院的时候,整个医院全是基建工地。医院建设到一半儿没钱了,建筑队也走了,医院就没法生存了。在这种情况下,平谷区委区政府对这所中医院采取了区人民医院,即西医院托管的形式。到今天,这所中医院不仅建起来了,而且解决了生存问题。特别感人的是,主持托管的王院长说‘手心手背都是肉,甭管发展那种医学,目的就是提供有效、完善的医疗保障服务。光一条腿走路不行。’他的观念是真正的大卫生观念,是三个代表的观念。举一个简单例子,中医院当时没有CT、核磁,就把病人介绍到人民医院检查,后者就要给前者提出50%的纯利润,那不是“割肉”吗!但是这位院长就能这么做,因为他知道事业的发展需要这么做。在托管期间,王院长既是西医院的院长,又是中医院的院长,他对两所医院的人员、设备、各种经济往来,进行了统一调配,谁有困难就扶持谁。我认为,这是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的,不叫医院集团的医院集团,是实质上的医院集团。什么是医院集团?不是说,几个医院一联合、向领导一汇报说是医院集团,就是医院集团了,那不行,要看实质,要实事求是,否则就没有生命力。同时,从平谷区中医院这些年的发展可以看出,不管是谁当院长,也不管是学中医的,还是学西医的,他只要有一份事业心,有一份中医情结就能够把事情好办。另外,平谷区委区政府对中医院的扶持还体现在经济投入上,正是因为他们为中医院解决了一千万元的建筑款,才使这所医院能够建成。这个案例回答了我们的三个问题:中医院需不需要改革?必须改革。医院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政府关心吗?格外需要。医院改革后,中医事业需不需要政府扶持?必须扶持。”
, http://www.100md.com
孙塑伦说:“朝阳医院集团刚开始组建时的情况挺不错,以后就解体了,这是一个现象。问题在什么地方?深层次的问题是什么?这个案例值得我们坐下来很好地研究一下,实事求是地、科学地分析它,避免下一步深化改革出现同样的问题。朝阳医院集团原来没有打算调整资产,而是只在章程上规定把朝阳医院的中医科迁到朝阳区中医院。但是,仅这一点对改革全局就很重要。因为改革涉及到合作各方的利益,哪一方没有得到利益,肯定都不干。如果哪方在合作中是为了占别人的便宜,把自己‘养肥’,这个改革是绝对搞不成的。当然,统观这个案例,不能说医院集团化不好,也不能说是失败了,至少他们迈出了第一步,问题只是中间走了弯路。我们在今后的深化改革中,应该记取这个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崇文医院被北京同仁堂集团收购以后的情况,我也一直很关注。我和北京同仁堂集团的同志交谈过好几次了,也介绍他们到其他地方的中医院去看过,但为什么迟迟动不起来?当然,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方面的原因。从全国2600多家中医院这几年的总体发展来看,与10年前相比,差距更大了。政府主办和非政府主办的中医院都有办得非常好、发展很快的。同样,政府主办和非政府主办的医院也都有办得不好的。从他们的经验来看,体制改革不是万能的,不是说医院一变成股份制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 http://www.100md.com
谢阳谷又说:“崇文区中医院被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收购,大家首先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改革尝试。一开始这个医院发展还是比较快的,但是这两年来,为什么步子就迈不出去了?除了有一些客观情况外,还遇到了哪些困难?是跟政府之间,还是跟集团之间?不管是什么原因,企业每年往里扔这么多钱,同时当地老百姓急需一个发展了的中医院提供医疗服务,而这所医院却不发展,这与各方面的利益都不符合。因此,下一步怎么办?咱们应该一块儿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上述三家医院改革案例,本报将做系列报道。)
达成五个共识
谢阳谷在总结此次研讨会时指出:大家通过研讨达成了五个共识。其一,中医院的改革与发展有多种形式,但任何一种形式都不是万能的,要根据本医院和本地区的情况,采用最有利于发展的形式。其二,对于中医事业来说,政府要支持、扶持,不能也不会因为改革而削弱。其三,中医院的改革,关键问题是提高医院内部的管理水平。其四,中医院的改革与发展,要坚持姓“中”的原则,要加强中医内涵和中医特色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老百姓提供更加完善、有效的医疗保障服务。其五,上述北京地区三所中医院改革案例,都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初衷都是好的,但要认真分析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加以完善或改正。
他最后强调:中医院产权制度的改革步伐要加大,三级甲等中医院要走在前面。, 百拇医药(胥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