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学说的临床应用:益气法对慢性肾病指标改善的作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彭建中
近来有广告说:有研究人员将现代高科技引入慢性肾病(慢性肾炎、肾衰、尿毒症等)的中医药治疗中,提出判断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病的疗效不能只看实验室检验指标,检验指标的改善并不代表肾脏的病变有好转,要想使肾病得到真正的好转,就必须采用他们发明的融入了基因、调控、平衡、全息、离子导入、纳米材料等高科技的新疗法。这听起来确实很让人动心,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既然有这么好的治疗方法,为什么不把检验指标的改善做为疗效判断的标准之一,反而抛出一个所谓“疗效不看指标”的观点。难道这么先进的治疗方法还不能使检验指标得到明显地改善吗?
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就是说如果人体内有了病变就必然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外在表现是能够被患者和医者所察知的。中医就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收集患者脉、舌、色、症状方面的异常变化进行辨证论治的,然后再根据患者脉、舌、色、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判断疗效。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只是宏观征象,很重要,但不完全。现代临床医疗工作中,还必须结合各种常规的、特异的实验室检查或仪器检查。临床各项检验指标都是以人的生理病理为基础测定出来的,是经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检验而得到普遍认同的,因此也是“有诸内必形诸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们借助仪器才能察知的微观征象。这些微观指标在现代医学中的诊断意义和对疗效判定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中医在临床中应当把现代医学的微观指标引入自己的辨证论治体系,并将微观指标的改善作为疗效评定的标准之一。
, 百拇医药
把现代医学的微观指标纳入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医理论和特色。相反,微观指标的引入不仅能够丰富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内容,而且能够使中医的理论和特色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当我们真正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对现代医学确诊了的疾病进行辨证论治,不仅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消除,而且使其各项实验室检验指标得到显著改善,这样的疗效是经得起检验的。特别是对于中医药抱有成见的人,用事实说话是最有力的证明。我在临床上治疗慢性肾病,不论慢性肾炎还是慢性肾衰尿毒症,所追求的不仅是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好转,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使患者日渐恶化的各项实验室检验指标得以显著改善。理论上以元气论为指导,基本治则采用攻补兼施,治疗方法用补益元气、凉血化瘀、疏风胜湿、疏利三焦、利水消肿、攻下排毒等,审视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随证治之,在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方面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近期治疗一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张某某,女,35岁,北京市昌平区人。2003年8月初发病,浮肿、腰痛、乏力,重度蛋白尿,多次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均在14g/L以上。足量激素治疗2个多月及多方求治于中医,花费近3万元却毫无效果,患者对治疗几乎丧失了信心。2003年11月29日经人介绍前来就诊,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14.73g/L。症见双下肢水肿,左侧为重,形肥面赤,脉沉舌腻。患者服用足量激素已2个多月,其激素面容并不典型。据脉症断为元气不足而水湿壅盛,先以益气利水疏风凉血方法治之,并嘱其减激素2片。中药用生黄芪30g、生地榆、赤芍、丹参、茜草、荆芥、防风、葶苈子、冬瓜皮、茯苓皮、土茯苓、茅根、芦根、焦三仙、大腹皮、槟榔、生大黄、杜仲、川续断、桑寄生、苏叶、萆薢等,7剂,水煎服。2003年12月6日二诊,下肢水肿明显减轻,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为7.89g/L。2003年11月13日三诊,右腿水肿全消,左腿微浮,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为2.22g/L。化验指标的好转使患者喜出望外,信心大增。当我告诉患者,这病至少要治疗1~2年才能达到临床痊愈时,患者表示,不管治疗多久都要坚持下去。
, 百拇医药
血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的一个较为稳定的指标,一般较少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故临床上常常根据血清肌酐的高低来判断肾功能的好坏。将已升高的血肌酐降下来,往往是医患两方面的的共同追求。以益气排毒法为主治疗肾衰尿毒症常可取得满意疗效。此前已有多例治验。今再举一例。北京丰台区患者田某某,男,42岁。2001年7月27日初诊,时肌酐460μmol/L,经用益气排毒方法治疗,肌酐逐渐下降,至2003年6月10复查,肌酐已降至78.9μmol/L,完全恢复正常。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肾衰患者都能恢复到正常的肾功能。只是说明肾功能衰竭确有恢复的可能。医生的责任就是力争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
内生肌酐清除率是判断肾功能损伤程度的另一种重要指标,它是通过测定患者的血肌酐、尿肌酐指标和24小时尿量,再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成人正常的内生肌酐清除率为80~120ml/分钟,肌酐清除率下降就意味着肾功能在减损。肾衰尿毒症时肌酐清除率急剧下降,应用益气排毒法治疗可使肌酐下降,使肌酐清除率上升。军队离休老干部张某,男,80岁,中国核武功臣之一。患慢性肾衰多年,2001年初诊时,血肌酐超过300μmol/L,肌酐清除率为25ml/分钟。经过2年多的坚持治疗,于2003年10月全面复查,肌酐降至167μmol/L,肌酐清除率上升至37ml/分钟,这说明经过中医药治疗肾功能确实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 百拇医药
B型超声波是临床常用的肾脏检查方法,当肾衰尿毒症时,肾脏在大小、结构上发生的改变常常在B超检查时被显示出来。经过中医药治疗,能否使这种肾脏实质和组织结构上的病理改变发生逆转,这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但事实上确有其事。我在前文(《肾衰尿毒症未经透析者的治疗体会》)提到的黄某某,经过近3年的治疗,肌酐、尿素氮均已恢复正常。近日患者复诊,带来了最新的B超检查报告,以下是患者前后两次B超结果的对比:治疗开始不久的2001年9月9日,患者左肾8.5×4.5×3.8cm,右肾7.6×3.0×3.6cm,肾脏轮廓模糊,包膜粗糙,肾实质与肾盂模糊不清,肾盂结构欠清晰,多普勒显示双肾未见血流回声,超声提示双肾肾病样改变。治疗2年后,2003年11月5日检查,左肾6.8×5.0×3.3cm,右肾8.7×4.4×3.7cm,双肾形态大致正常,包膜完整,肾实质内回声分布均匀,双肾盂结构规律,多普勒显示血流信号显示清晰,超声提示双肾未见占位性病变,左肾萎缩。以上两次检查均由同一家医院同一台B超机所做。
对比患者前后两次B超结果可以发现,患者肾脏在形态、结构和血流灌注等主要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好转。再结合患者肌酐、尿素氮的恢复正常,可以判断患者先前因受损而衰竭的肾脏确实发生了逆转。患者在治疗的两年里,一天不落地在服用中药,接受以元气论指导下的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肾衰尿毒症的作用于此例可见一斑。, http://www.100md.com
近来有广告说:有研究人员将现代高科技引入慢性肾病(慢性肾炎、肾衰、尿毒症等)的中医药治疗中,提出判断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病的疗效不能只看实验室检验指标,检验指标的改善并不代表肾脏的病变有好转,要想使肾病得到真正的好转,就必须采用他们发明的融入了基因、调控、平衡、全息、离子导入、纳米材料等高科技的新疗法。这听起来确实很让人动心,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既然有这么好的治疗方法,为什么不把检验指标的改善做为疗效判断的标准之一,反而抛出一个所谓“疗效不看指标”的观点。难道这么先进的治疗方法还不能使检验指标得到明显地改善吗?
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就是说如果人体内有了病变就必然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外在表现是能够被患者和医者所察知的。中医就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收集患者脉、舌、色、症状方面的异常变化进行辨证论治的,然后再根据患者脉、舌、色、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判断疗效。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只是宏观征象,很重要,但不完全。现代临床医疗工作中,还必须结合各种常规的、特异的实验室检查或仪器检查。临床各项检验指标都是以人的生理病理为基础测定出来的,是经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检验而得到普遍认同的,因此也是“有诸内必形诸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们借助仪器才能察知的微观征象。这些微观指标在现代医学中的诊断意义和对疗效判定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中医在临床中应当把现代医学的微观指标引入自己的辨证论治体系,并将微观指标的改善作为疗效评定的标准之一。
, 百拇医药
把现代医学的微观指标纳入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医理论和特色。相反,微观指标的引入不仅能够丰富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内容,而且能够使中医的理论和特色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当我们真正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对现代医学确诊了的疾病进行辨证论治,不仅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消除,而且使其各项实验室检验指标得到显著改善,这样的疗效是经得起检验的。特别是对于中医药抱有成见的人,用事实说话是最有力的证明。我在临床上治疗慢性肾病,不论慢性肾炎还是慢性肾衰尿毒症,所追求的不仅是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好转,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使患者日渐恶化的各项实验室检验指标得以显著改善。理论上以元气论为指导,基本治则采用攻补兼施,治疗方法用补益元气、凉血化瘀、疏风胜湿、疏利三焦、利水消肿、攻下排毒等,审视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随证治之,在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方面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近期治疗一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张某某,女,35岁,北京市昌平区人。2003年8月初发病,浮肿、腰痛、乏力,重度蛋白尿,多次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均在14g/L以上。足量激素治疗2个多月及多方求治于中医,花费近3万元却毫无效果,患者对治疗几乎丧失了信心。2003年11月29日经人介绍前来就诊,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14.73g/L。症见双下肢水肿,左侧为重,形肥面赤,脉沉舌腻。患者服用足量激素已2个多月,其激素面容并不典型。据脉症断为元气不足而水湿壅盛,先以益气利水疏风凉血方法治之,并嘱其减激素2片。中药用生黄芪30g、生地榆、赤芍、丹参、茜草、荆芥、防风、葶苈子、冬瓜皮、茯苓皮、土茯苓、茅根、芦根、焦三仙、大腹皮、槟榔、生大黄、杜仲、川续断、桑寄生、苏叶、萆薢等,7剂,水煎服。2003年12月6日二诊,下肢水肿明显减轻,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为7.89g/L。2003年11月13日三诊,右腿水肿全消,左腿微浮,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为2.22g/L。化验指标的好转使患者喜出望外,信心大增。当我告诉患者,这病至少要治疗1~2年才能达到临床痊愈时,患者表示,不管治疗多久都要坚持下去。
, 百拇医药
血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的一个较为稳定的指标,一般较少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故临床上常常根据血清肌酐的高低来判断肾功能的好坏。将已升高的血肌酐降下来,往往是医患两方面的的共同追求。以益气排毒法为主治疗肾衰尿毒症常可取得满意疗效。此前已有多例治验。今再举一例。北京丰台区患者田某某,男,42岁。2001年7月27日初诊,时肌酐460μmol/L,经用益气排毒方法治疗,肌酐逐渐下降,至2003年6月10复查,肌酐已降至78.9μmol/L,完全恢复正常。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肾衰患者都能恢复到正常的肾功能。只是说明肾功能衰竭确有恢复的可能。医生的责任就是力争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
内生肌酐清除率是判断肾功能损伤程度的另一种重要指标,它是通过测定患者的血肌酐、尿肌酐指标和24小时尿量,再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成人正常的内生肌酐清除率为80~120ml/分钟,肌酐清除率下降就意味着肾功能在减损。肾衰尿毒症时肌酐清除率急剧下降,应用益气排毒法治疗可使肌酐下降,使肌酐清除率上升。军队离休老干部张某,男,80岁,中国核武功臣之一。患慢性肾衰多年,2001年初诊时,血肌酐超过300μmol/L,肌酐清除率为25ml/分钟。经过2年多的坚持治疗,于2003年10月全面复查,肌酐降至167μmol/L,肌酐清除率上升至37ml/分钟,这说明经过中医药治疗肾功能确实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 百拇医药
B型超声波是临床常用的肾脏检查方法,当肾衰尿毒症时,肾脏在大小、结构上发生的改变常常在B超检查时被显示出来。经过中医药治疗,能否使这种肾脏实质和组织结构上的病理改变发生逆转,这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但事实上确有其事。我在前文(《肾衰尿毒症未经透析者的治疗体会》)提到的黄某某,经过近3年的治疗,肌酐、尿素氮均已恢复正常。近日患者复诊,带来了最新的B超检查报告,以下是患者前后两次B超结果的对比:治疗开始不久的2001年9月9日,患者左肾8.5×4.5×3.8cm,右肾7.6×3.0×3.6cm,肾脏轮廓模糊,包膜粗糙,肾实质与肾盂模糊不清,肾盂结构欠清晰,多普勒显示双肾未见血流回声,超声提示双肾肾病样改变。治疗2年后,2003年11月5日检查,左肾6.8×5.0×3.3cm,右肾8.7×4.4×3.7cm,双肾形态大致正常,包膜完整,肾实质内回声分布均匀,双肾盂结构规律,多普勒显示血流信号显示清晰,超声提示双肾未见占位性病变,左肾萎缩。以上两次检查均由同一家医院同一台B超机所做。
对比患者前后两次B超结果可以发现,患者肾脏在形态、结构和血流灌注等主要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好转。再结合患者肌酐、尿素氮的恢复正常,可以判断患者先前因受损而衰竭的肾脏确实发生了逆转。患者在治疗的两年里,一天不落地在服用中药,接受以元气论指导下的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肾衰尿毒症的作用于此例可见一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