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焦点
编号:10325097
从中医理论三次飞跃思考中医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2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68期
     在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的今天,医学模式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与此同时,中医学独特的理论和卓著的临床疗效,日益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部分层面的诽疑也不时激起争论,甚至对中医的科学性还有质疑,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因此,笔者通过回顾中医学史上中医理论三次大飞跃的历史背景、疾病情况、医学理论、临床进展及新理论的形成,以史鉴今,共勉同仁。

    一、《伤寒杂病论》的历史功绩

    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时期,并有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流传于世,但是从理论到临床再到理论的首次巨大飞跃,要属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撰于东汉末年(建安年间)。当时战乱频繁,疫疾大作,尤其是伤寒之类外感疾病严重侵害人类健康,造成病亡无数。因此仲景苦研医理,以《内经》等理论为基础,以临床实践为真知,对东汉以前的临证医学作了全面总结,并写就《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提出了具体明晰的辨证方法和准确有效的治疗原则,是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医学的极大发展,故后世对其有“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的尊誉。
, 百拇医药
    二、金元四大家医学理论的突破

    自仲景之后,中医学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后世名医辈出。但是论及巨大的发展创新,还属金元时期的医家们。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变迁、动荡的社会环境造成疾病丛生,医学面临挑战。二是某些多发疾病对医家有所启发。如《儒门事亲·疟篇》曰:“内火与外火俱动,在侯伯官吏尤甚,岂可与夷静之人同法而治哉?”孙一奎《医旨绪余》云:“当金元扰攘之际,人生斯世,疲于奔命,未免劳倦伤脾,忧思伤脾,饥饱伤脾……脾胃一伤,则脏腑无所受气,故东垣孜以保脾胃为急。彼虚怯伤肾阴,乃燕居安闲淫佚之疾,又不可同日而语也。”三是在前人经验理论的基础上,诸医家因时、因地、因人而宜,提出相应理论。刘完素《三消论》说:“叔世不分五运六气之虚实,而一概言热为实……凡脏腑诸气,不必肾水独当寒,心火独当热,要知每脏每腑诸气和同,宣而平之可也……五运六气有所更,世态居民有所变”,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六气皆能化火”之说。张从正则创立“邪去正安”之说,临床善用“汗、下、吐”三法,特别提出了“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的观点。李杲亲见病者多因战乱、劳倦、饥饱伤及脾胃,据“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创立脾胃内伤学说。丹溪则根据“西北之人,阳气易于降;东南之人,阴火易于升”力倡“相火论”,旨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后世孙一奎《赤水玄珠》说:“丹溪阳有余阴不足之论,盖为当时《局方》温补之药害人,故著此以救一时之弊。”还有说:“东垣北人,故著《脾胃论》以补中益气,升阳散火为主治,丹溪南人,故创‘阳有余阴不足’之说,以滋阴降火立法。”
, 百拇医药
    金元医学学术争鸣,推动了医学发展,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说:“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三、温病理论的创新

    史料中所载“疫”、“温疫”属中医温病范畴。早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就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论述,但温病理论的形成却迟至温疫频作的明清时代。当时医生大多墨守伤寒成方,非但不效,病反而愈危。正如吴有性曰:“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书,原无明论,则以投剂不效,医者彷徨无措,病者日近危笃,病愈急,投药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圣经之遗亡也。”因此吴有性辨其为温病而非伤寒,按疫施治,大获奇效。于是深入探究,知源明理,建立温疫学说。由此,温病学得到迅速发展。

    清代温病学大师叶桂创立温病卫气营血辨治大纲,极大地提高了温病的论治水平。吴瑭强调以上、中、下三焦为纲统论温热、湿热与温疫,著《温病条辨》,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了叶氏的理论。薛雪则详细论治湿热性疾病,完善了温病学说。王士雄集前人之大成,“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著《温热经纬》,总结和完善了温病学理论。至此,温病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彻底改变了人类对温病的认识,发展了中医理论,丰富了中医学宝库。可以说,温病学说的建立是临床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结语

    “凡治医学,若不穷其源流,则如木之无根,未有能发扬滋长者”。综观中医学的数千年历史,尤其是上述三次历史性的飞越,中医学的发展,一直是力主发展创新的医家们在与因循守旧的陋习进行抗争的结果。随着时代的不同,在临床实践中,继承前贤的精粹,批判当世的时弊,从而有所创新和建树,是中医学的发展之路。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许多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新病种,我们只有继续发扬创新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从切实提高临床疗效入手,才会有学术理论的最终升华。(广州中医药大学孙作乾郑洪),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