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精神科疾病(2003.12.25)
针药并用治疗中风
中风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导致风、痰、火、湿为患,从而影响气血在头部的正常运行。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沈玉杰、瞿群威医生在《湖北中医杂志》2003年第11期上介绍了该院针药并用治疗中风的临床经验。他们共收治了9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2~83岁;病程最短者3小时,最长者75天;左侧偏瘫者34例,右侧偏瘫者26例;伴失语者22例,面瘫者41例;脑出血者19例,脑梗塞者33例,混合型者8例。对照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8~82岁;病程最短者4小时,最长者90天;左侧偏瘫者20例,右侧偏瘫者10例;伴失语者12例,面瘫者19例;脑出血者8例,脑梗塞者18例,混合型者4例。治疗组头针治疗:取顶颞前斜线(前神聪→悬厘)、顶颞后斜线(百会→曲鬓)。上肢麻木无力者加顶旁2线(正营→承灵),下肢麻木无力者加顶旁1线(承光→通天),失语者加颞前线(颔厌→悬厘),血压高者加顶中线(百会→前项)、瘫肢水肿者加血管舒缩区(囟会→颔厌)。局部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从上述各线的起点向终点透刺,对于线较长者可用多针接力透刺。然后接通G6805治疗仪,连续波,频率5~8HZ,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每次30分钟,每日1次,连治6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时间为1天。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内服中药:口服促通胶囊。急性期血压升高、大便不通者,口服促通1号胶囊(大黄、人工牛黄、石菖蒲、马钱子),每次4颗,每日2~3次;症状缓解后(脑出血稳定半月后),口服促通2号胶囊(天麻、水蛭、石菖蒲、马钱子等),每次5粒,每日3次。对照组仅用上述头针治疗,两组急性期均予以西医内科常规治疗。
, http://www.100md.com
疗效标准参照《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显示:治疗组的60例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痊愈7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治疗组愈显率为75%,对照组愈显率为5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30,P<0.05)。
沈玉杰、瞿群威医生指出:头为诸阳之会,针刺头部腧穴可以调整经络、协调阴阳、运行气血。促通1号胶囊中大黄攻积泻火、活血祛瘀;人工牛黄清热解毒、化痰开窍;石菖蒲醒脑开窍、祛湿和胃。三药合用,对中风证属阳明腑实、火毒内结者效果显著。促通2号胶囊中,天麻平肝熄风、祛风涤痰;水蛭破血逐瘀,与石菖蒲配伍可起到活血化痰、熄风开窍的作用;马钱子有兴奋脊髓中枢神经的功效,能够温通督脉、复瘫起萎。促通胶囊针对中风患者在不同病程阶段的病理演变而发挥作用,再配合头针电刺激,能够明显提高中风患者的治愈显效率。
深刺翳风穴为主治疗中风病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
, 百拇医药
中风病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为临床急危重症,此病以吞咽困难或吞咽功能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指征,目前西医西药尚无特效方法。《中医杂志》2003年第11期报道了解放军第473医院理疗科刘月强医生以深刺翳风穴为主治疗中风病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刘月强医生先后收治了20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在49~74岁,病程最短者5天,最长者3年。诊断标准:(1)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语言障碍。(2)软腭、咽喉肌、舌肌运动双侧性困难,但无舌肌萎缩及束颤。(3)咽反射存在或亢进,吸吮反射及下颌反射阳性。(4)多有双侧中风病史,常伴有强哭强笑等情志障碍表现。治疗方法:取穴:翳风(双)、百会、印堂、风池(双)、完骨(双)、天柱(双)、内关(双)、合谷(双)、太冲(双)。诸穴均选用直径为0.3mm毫针,其中翳风穴用3寸针,向喉结方向进针2.0~2.5寸,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风池、百会、印堂、太冲用1.0寸针,施捻转补法,其余各穴均用1.5寸针,施提插补法。翳风、百会、印堂分别接6805电针仪,留针30分钟(天柱不留针),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然后复用上法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 http://www.100md.com
疗效标准:痊愈:流质及固体食物均吞咽自如,随访3个月无复发。好转:流质及一般固体食物均吞咽自如,粘性较大的食物不能顺利吞咽。无效:经上法治疗30天,诸症无改善。
结果显示:20例患者,痊愈1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
刘月强医生指出:针灸疗法对本病很有优势,吞咽功能的基础是延髓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延髓神经的功能得到恢复。腧穴解剖证明翳风深部可及颈内动脉,风池穴深层有椎动脉,椎静脉,因而针刺颈项部腧穴可以改善椎-基底动脉及颈内动脉血液循环。导致此病的因素可能与忧思暴怒,气机内乱、顽痰瘀血、湿热内蕴有关。翳风为手少阳三焦经穴,又是手足少阳经交会穴,深刺能通关利窍,取四关穴合谷、太冲配内关能条达肝木,疏通三焦,和胃降逆,促动气机运转,百会、印堂为督脉经穴,督脉为诸阳之会,阳主动,阳气足则吞咽正常,风池、完骨、天柱滋补肝肾,疏通经络。诸穴配伍共奏调神导气,通关利窍之功。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 百拇医药
急性脑梗死发病急、病死率高,其后遗症严重,可直接导致神经缺损,往往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据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科的徐严明医师等观察了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其机制。《中国临床康复》第7卷第19期中对此作了报道。
他们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量表(mESSS),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NIH)量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从入院至病后90天系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结果显示,试验组病后14、30、60、90天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较对照组明显,试验组病后60、90天的显效率较对照组高;试验组病后60、90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独立程度高;病后14天时试验组外周血IL-1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明显。
以上徐严明医师等进行的临床研究结果证明,通心络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治疗该病的一种有效药物;外周血IL~1水平的降低,可能是通心络药效作用的机制之一。
, 百拇医药
阿尔茨海默病中医治疗目的和方法的拓展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痴呆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社会-医学问题。长期以来,对于该病的治法多局限在补肾、活血、化痰、通腑等方面。《中医杂志》2003年第10期报道了上海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中医科颜乾麟、邢斌医生对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目的和方法的拓展的经验体会。颜乾麟、邢斌医生根据10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隐匿,病程缠绵,症状多变,如果把提高认知功能障碍作为唯一的治疗目的,不仅不能体现中医辩证论治的特点,而且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他们提出:该病的治疗方案应根据其病程的进展,采取分期论治:早期治疗目的是控制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中期治疗重点是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精神症状,后期则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为主。颜乾麟、邢斌医生指出以下几种治法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定作用:1.清心法:中医脑病学说形成较晚,古代也无清脑之方药,他们认为清代名医王学权所说:“水清明而火昏浊,此智愚之别。盖脑为髓海,又名元神之府,水足髓充,则元神清湛而强记不忘矣。若火炎髓竭,元神渐昏,未老健忘,将成劳损也希疑?”为用清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他们临床以黄连、苦参、连翘心、麦冬等组成清心开窍方,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http://www.100md.com(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所)
中风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导致风、痰、火、湿为患,从而影响气血在头部的正常运行。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沈玉杰、瞿群威医生在《湖北中医杂志》2003年第11期上介绍了该院针药并用治疗中风的临床经验。他们共收治了9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2~83岁;病程最短者3小时,最长者75天;左侧偏瘫者34例,右侧偏瘫者26例;伴失语者22例,面瘫者41例;脑出血者19例,脑梗塞者33例,混合型者8例。对照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8~82岁;病程最短者4小时,最长者90天;左侧偏瘫者20例,右侧偏瘫者10例;伴失语者12例,面瘫者19例;脑出血者8例,脑梗塞者18例,混合型者4例。治疗组头针治疗:取顶颞前斜线(前神聪→悬厘)、顶颞后斜线(百会→曲鬓)。上肢麻木无力者加顶旁2线(正营→承灵),下肢麻木无力者加顶旁1线(承光→通天),失语者加颞前线(颔厌→悬厘),血压高者加顶中线(百会→前项)、瘫肢水肿者加血管舒缩区(囟会→颔厌)。局部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从上述各线的起点向终点透刺,对于线较长者可用多针接力透刺。然后接通G6805治疗仪,连续波,频率5~8HZ,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每次30分钟,每日1次,连治6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时间为1天。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内服中药:口服促通胶囊。急性期血压升高、大便不通者,口服促通1号胶囊(大黄、人工牛黄、石菖蒲、马钱子),每次4颗,每日2~3次;症状缓解后(脑出血稳定半月后),口服促通2号胶囊(天麻、水蛭、石菖蒲、马钱子等),每次5粒,每日3次。对照组仅用上述头针治疗,两组急性期均予以西医内科常规治疗。
, http://www.100md.com
疗效标准参照《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显示:治疗组的60例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痊愈7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治疗组愈显率为75%,对照组愈显率为5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30,P<0.05)。
沈玉杰、瞿群威医生指出:头为诸阳之会,针刺头部腧穴可以调整经络、协调阴阳、运行气血。促通1号胶囊中大黄攻积泻火、活血祛瘀;人工牛黄清热解毒、化痰开窍;石菖蒲醒脑开窍、祛湿和胃。三药合用,对中风证属阳明腑实、火毒内结者效果显著。促通2号胶囊中,天麻平肝熄风、祛风涤痰;水蛭破血逐瘀,与石菖蒲配伍可起到活血化痰、熄风开窍的作用;马钱子有兴奋脊髓中枢神经的功效,能够温通督脉、复瘫起萎。促通胶囊针对中风患者在不同病程阶段的病理演变而发挥作用,再配合头针电刺激,能够明显提高中风患者的治愈显效率。
深刺翳风穴为主治疗中风病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
, 百拇医药
中风病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为临床急危重症,此病以吞咽困难或吞咽功能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指征,目前西医西药尚无特效方法。《中医杂志》2003年第11期报道了解放军第473医院理疗科刘月强医生以深刺翳风穴为主治疗中风病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刘月强医生先后收治了20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在49~74岁,病程最短者5天,最长者3年。诊断标准:(1)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语言障碍。(2)软腭、咽喉肌、舌肌运动双侧性困难,但无舌肌萎缩及束颤。(3)咽反射存在或亢进,吸吮反射及下颌反射阳性。(4)多有双侧中风病史,常伴有强哭强笑等情志障碍表现。治疗方法:取穴:翳风(双)、百会、印堂、风池(双)、完骨(双)、天柱(双)、内关(双)、合谷(双)、太冲(双)。诸穴均选用直径为0.3mm毫针,其中翳风穴用3寸针,向喉结方向进针2.0~2.5寸,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风池、百会、印堂、太冲用1.0寸针,施捻转补法,其余各穴均用1.5寸针,施提插补法。翳风、百会、印堂分别接6805电针仪,留针30分钟(天柱不留针),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然后复用上法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 http://www.100md.com
疗效标准:痊愈:流质及固体食物均吞咽自如,随访3个月无复发。好转:流质及一般固体食物均吞咽自如,粘性较大的食物不能顺利吞咽。无效:经上法治疗30天,诸症无改善。
结果显示:20例患者,痊愈1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
刘月强医生指出:针灸疗法对本病很有优势,吞咽功能的基础是延髓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延髓神经的功能得到恢复。腧穴解剖证明翳风深部可及颈内动脉,风池穴深层有椎动脉,椎静脉,因而针刺颈项部腧穴可以改善椎-基底动脉及颈内动脉血液循环。导致此病的因素可能与忧思暴怒,气机内乱、顽痰瘀血、湿热内蕴有关。翳风为手少阳三焦经穴,又是手足少阳经交会穴,深刺能通关利窍,取四关穴合谷、太冲配内关能条达肝木,疏通三焦,和胃降逆,促动气机运转,百会、印堂为督脉经穴,督脉为诸阳之会,阳主动,阳气足则吞咽正常,风池、完骨、天柱滋补肝肾,疏通经络。诸穴配伍共奏调神导气,通关利窍之功。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 百拇医药
急性脑梗死发病急、病死率高,其后遗症严重,可直接导致神经缺损,往往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据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科的徐严明医师等观察了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其机制。《中国临床康复》第7卷第19期中对此作了报道。
他们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量表(mESSS),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NIH)量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从入院至病后90天系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结果显示,试验组病后14、30、60、90天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较对照组明显,试验组病后60、90天的显效率较对照组高;试验组病后60、90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独立程度高;病后14天时试验组外周血IL-1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明显。
以上徐严明医师等进行的临床研究结果证明,通心络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治疗该病的一种有效药物;外周血IL~1水平的降低,可能是通心络药效作用的机制之一。
, 百拇医药
阿尔茨海默病中医治疗目的和方法的拓展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痴呆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社会-医学问题。长期以来,对于该病的治法多局限在补肾、活血、化痰、通腑等方面。《中医杂志》2003年第10期报道了上海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中医科颜乾麟、邢斌医生对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目的和方法的拓展的经验体会。颜乾麟、邢斌医生根据10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隐匿,病程缠绵,症状多变,如果把提高认知功能障碍作为唯一的治疗目的,不仅不能体现中医辩证论治的特点,而且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他们提出:该病的治疗方案应根据其病程的进展,采取分期论治:早期治疗目的是控制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中期治疗重点是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精神症状,后期则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为主。颜乾麟、邢斌医生指出以下几种治法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定作用:1.清心法:中医脑病学说形成较晚,古代也无清脑之方药,他们认为清代名医王学权所说:“水清明而火昏浊,此智愚之别。盖脑为髓海,又名元神之府,水足髓充,则元神清湛而强记不忘矣。若火炎髓竭,元神渐昏,未老健忘,将成劳损也希疑?”为用清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他们临床以黄连、苦参、连翘心、麦冬等组成清心开窍方,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http://www.100md.com(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所)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