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是天生的吗Ⅲ
2、精神分析或心理动力假说
弗洛伊德本人对同性恋提出过解释。他在1905年认为,生物学素质与早期学习经验或固结一起决定同性对象选择。他在《性学三论》中指出,由软弱或漫不经心的父亲,与心灰意冷的母亲养大的男孩易成为同性恋者;男孩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父亲,未来也易于发展成为同性恋者。经他分析过的每一位同性恋者,在其童年早期都曾对某个女人(通常是其母)发生过持续时间虽然短暂但却强烈的恋情。当这儿童长大以后便自己模拟童年时所爱过的那位女性,常常寻找追求与自己相似的男子,就像自己的母亲爱自己一样。这是恋母情结。
弗洛伊德认为利比多是性本能的或自然存在的力量或能量,是一种获得性快感的原动力。古典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儿童的性心理发育大体经历5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自恋期、同性恋期和青春期。当这一发展停滞不前,或从某一较高层次回归到较低层次时,个体性心理滞留在某一较低阶段,即为固置作用,这时个体采用较低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性冲动。通过肛交来获得性满足的同性恋行为,是性心理固置在幼儿肛欲期的表现。不能通过这些阶段是由于亲子之间的病原性关系所致。
, 百拇医药
这一假说现在主要依赖对成人异性恋和成人同性恋生活史进行比较研究的相冲突和有争论的资料。弗劳恩德和品卡瓦(Freund & Pinkava,1961)用比较精神病院男性同性恋病人、同一医院的神经官能症同性恋病人和非精神病院的同性恋病人的资料检验关于亲子关系与同性恋的假说,就父母在家庭中的支配、控制和决定性影响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同性恋儿子与父亲的关系更“心烦意乱”,但它是结果不是原因,心烦意乱主要在儿子那边。比布尔等(Bieber et al.,1962)根据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如果儿子与占统治地位的母亲关系亲密,而不起作用的父亲孤立或敌视,成为同性恋的可能大。绍菲尔德(Schofield,1965)根据6个匹配组的调查得出相似的结论。
但这些证据并不支持病态的亲子关系是成人同性恋的必要或充分的前提或决定因子。然而提示某种形式的家庭病态与某些个人更容易发展为同性恋相连。 关于青春期中有那些决定因子对成人同性恋是关键,证据很少。沙利文(Sullivan,1953)强调前青春期与同性同伙的友谊过分强是同性恋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金西等(1948)认为文化压力和社会制约可决定最后的对象选择。青春期对男性可能是关键阶段,因为:青春期的早发与同性恋的性活动呈正相关,16-20岁之间发生性活动高峰。然而在女性中在同性恋与青春期早发之间没有一致的关系,而女性性活动高峰在20岁晚期。
, 百拇医药
青春期的集团规范和同伙关系,可通过影响他们自我概念、性角色期望和表现、可允许行为界线的概念而决定成人异性恋和同性恋的相对频率。雷斯(Reiss,1961)发现,一组与成人同性恋从事性活动的男性少年犯的成员不认为他们是同性恋者,到了成年也不再继续进行同性恋活动。胡克尔(Hooker,1965)认为,参与同性恋集团或非正式同性恋人群的大一些的青少年或年轻成年可逐渐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开始同性恋生涯。
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同性恋是无意识心理动力学机制的符号表达,这些机制和符号化是复杂而多样的。福劳恩德(1905)认为同性恋是自恋的追求,寻找一个象征自己的恋爱对象。威尔布尔(Wilbur,1965)和汤普森(Thompson,1947)认为男女同性恋是掩盖在同性恋关系中的不同性格问题的症状,如对异性的恐惧、需要反抗权威、害怕成人责任,以及自我的毁灭等。这些理论包括复杂的变数模式,很难提出清晰的假说。于是只能集中理论或变数的某一方面。泰尔曼和迈尔斯(Terman & Miles,1936)比较了“被动”男同性恋者(在性行动中起扮演“女人”角色)与“主动”男同性恋者(“男人”角色),然后将他们二者同异性恋男女比较。被动组的女性分数和主动组的男性分数都比对照组高。这提示两组同性恋者的个人呈现男性和女性性别认同、兴趣、活动和感情的异常。张和布洛克(Chang & Block,1960)的调查所得结果支持这样的假说:同性恋男子更强烈地认同母亲,而不认同父亲。大多数其他的人格方面研究,不支持同性恋是一种性心理病理的症状的说法。同性恋与异性恋唯一区别是性对象的选择。同性恋者之间的人格差异大于他们之间的相同。对同性恋的研究的无定论性是由于变数太多。
, 百拇医药
3、社会文化或境遇假说
当精神分析假说的支持者分析影响青春期少年性心理因素时就不可避免要涉及社会文化因素。当青少年进入学校或社会时,可能会与同性同伙关系密切,或遇到同性恋亚文化人群。是否这些青少年就会成为同性恋者?所有的调查都只能获得一定的概率,这就不能回避为什么同样情况下有些人没有成为同性恋者的问题。这样,又需要从青少年的内部寻找解释。境遇解释遇到同样的问题。绝对同性的人群长期生活在一起,肯会有人寻求同性性行为来宣泄他们的性冲动,但为什么有些人不这样做呢?所以,所有试图从外部寻找同性恋解释的努力,都会发生同样的问题。
从现在可得的有限证据可见,成人同性性行为的种种形式产生于多变数的许多组合,包括生物学的、文化的、心理动力学的、结构的和境遇的。哪一类决定因子也不能解释所有这些甚或一种形式。每一类决定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因人而异。但是如果要说到同性恋(素质性同性恋,排他性同性恋或绝对同性恋),那么恐怕机体内在的因素将起决定性作用。 (Ⅲ), 百拇医药
弗洛伊德本人对同性恋提出过解释。他在1905年认为,生物学素质与早期学习经验或固结一起决定同性对象选择。他在《性学三论》中指出,由软弱或漫不经心的父亲,与心灰意冷的母亲养大的男孩易成为同性恋者;男孩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父亲,未来也易于发展成为同性恋者。经他分析过的每一位同性恋者,在其童年早期都曾对某个女人(通常是其母)发生过持续时间虽然短暂但却强烈的恋情。当这儿童长大以后便自己模拟童年时所爱过的那位女性,常常寻找追求与自己相似的男子,就像自己的母亲爱自己一样。这是恋母情结。
弗洛伊德认为利比多是性本能的或自然存在的力量或能量,是一种获得性快感的原动力。古典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儿童的性心理发育大体经历5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自恋期、同性恋期和青春期。当这一发展停滞不前,或从某一较高层次回归到较低层次时,个体性心理滞留在某一较低阶段,即为固置作用,这时个体采用较低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性冲动。通过肛交来获得性满足的同性恋行为,是性心理固置在幼儿肛欲期的表现。不能通过这些阶段是由于亲子之间的病原性关系所致。
, 百拇医药
这一假说现在主要依赖对成人异性恋和成人同性恋生活史进行比较研究的相冲突和有争论的资料。弗劳恩德和品卡瓦(Freund & Pinkava,1961)用比较精神病院男性同性恋病人、同一医院的神经官能症同性恋病人和非精神病院的同性恋病人的资料检验关于亲子关系与同性恋的假说,就父母在家庭中的支配、控制和决定性影响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同性恋儿子与父亲的关系更“心烦意乱”,但它是结果不是原因,心烦意乱主要在儿子那边。比布尔等(Bieber et al.,1962)根据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如果儿子与占统治地位的母亲关系亲密,而不起作用的父亲孤立或敌视,成为同性恋的可能大。绍菲尔德(Schofield,1965)根据6个匹配组的调查得出相似的结论。
但这些证据并不支持病态的亲子关系是成人同性恋的必要或充分的前提或决定因子。然而提示某种形式的家庭病态与某些个人更容易发展为同性恋相连。 关于青春期中有那些决定因子对成人同性恋是关键,证据很少。沙利文(Sullivan,1953)强调前青春期与同性同伙的友谊过分强是同性恋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金西等(1948)认为文化压力和社会制约可决定最后的对象选择。青春期对男性可能是关键阶段,因为:青春期的早发与同性恋的性活动呈正相关,16-20岁之间发生性活动高峰。然而在女性中在同性恋与青春期早发之间没有一致的关系,而女性性活动高峰在20岁晚期。
, 百拇医药
青春期的集团规范和同伙关系,可通过影响他们自我概念、性角色期望和表现、可允许行为界线的概念而决定成人异性恋和同性恋的相对频率。雷斯(Reiss,1961)发现,一组与成人同性恋从事性活动的男性少年犯的成员不认为他们是同性恋者,到了成年也不再继续进行同性恋活动。胡克尔(Hooker,1965)认为,参与同性恋集团或非正式同性恋人群的大一些的青少年或年轻成年可逐渐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开始同性恋生涯。
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同性恋是无意识心理动力学机制的符号表达,这些机制和符号化是复杂而多样的。福劳恩德(1905)认为同性恋是自恋的追求,寻找一个象征自己的恋爱对象。威尔布尔(Wilbur,1965)和汤普森(Thompson,1947)认为男女同性恋是掩盖在同性恋关系中的不同性格问题的症状,如对异性的恐惧、需要反抗权威、害怕成人责任,以及自我的毁灭等。这些理论包括复杂的变数模式,很难提出清晰的假说。于是只能集中理论或变数的某一方面。泰尔曼和迈尔斯(Terman & Miles,1936)比较了“被动”男同性恋者(在性行动中起扮演“女人”角色)与“主动”男同性恋者(“男人”角色),然后将他们二者同异性恋男女比较。被动组的女性分数和主动组的男性分数都比对照组高。这提示两组同性恋者的个人呈现男性和女性性别认同、兴趣、活动和感情的异常。张和布洛克(Chang & Block,1960)的调查所得结果支持这样的假说:同性恋男子更强烈地认同母亲,而不认同父亲。大多数其他的人格方面研究,不支持同性恋是一种性心理病理的症状的说法。同性恋与异性恋唯一区别是性对象的选择。同性恋者之间的人格差异大于他们之间的相同。对同性恋的研究的无定论性是由于变数太多。
, 百拇医药
3、社会文化或境遇假说
当精神分析假说的支持者分析影响青春期少年性心理因素时就不可避免要涉及社会文化因素。当青少年进入学校或社会时,可能会与同性同伙关系密切,或遇到同性恋亚文化人群。是否这些青少年就会成为同性恋者?所有的调查都只能获得一定的概率,这就不能回避为什么同样情况下有些人没有成为同性恋者的问题。这样,又需要从青少年的内部寻找解释。境遇解释遇到同样的问题。绝对同性的人群长期生活在一起,肯会有人寻求同性性行为来宣泄他们的性冲动,但为什么有些人不这样做呢?所以,所有试图从外部寻找同性恋解释的努力,都会发生同样的问题。
从现在可得的有限证据可见,成人同性性行为的种种形式产生于多变数的许多组合,包括生物学的、文化的、心理动力学的、结构的和境遇的。哪一类决定因子也不能解释所有这些甚或一种形式。每一类决定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因人而异。但是如果要说到同性恋(素质性同性恋,排他性同性恋或绝对同性恋),那么恐怕机体内在的因素将起决定性作用。 (Ⅲ),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