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脏病知识 > 信息3
编号:10529762
心脏骤停的心肺复苏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7日
     心肺复苏是对心跳呼吸骤停在当场所采取的急救措施,抢救无效则称为猝死。抢救的目的在于恢复心跳和自动呼吸,还要保证神智恢复。近年有人提出称为心肺脑复苏是更为全面。传统认为脑缺血缺氧的耐受时限为4-6分钟,超过此时限,则发生不可逆的脑损害。但对超过上述时限的患者仍不应放弃抢救,还应给以及时有效的脑复苏措施,有些患者还有可能得到恢复。心跳停止

    时间越长,复苏难度越大,我们必须分秒必争地尽快开始抢救,在四分钟内实施初级心肺复苏,直至心跳、呼吸和神智全部恢复。

    心跳骤停常是心律失常的结果,也有少数患者临床上没有预兆。猝死多见于多支冠状动脉硬化,引起心室纤颤。也有少数猝死者尸检并无严重的冠状动脉硬化。猝死的临床表现为病人突然昏迷、虚脱、神智丧失、呼吸停止,颈部大动脉摸不到搏动,则猝死的诊断即可成立。一旦确诊,必须争分夺秒开始抢救,切忌再进行其它不必要的检查而浪费时间,延误治疗,影响预后。

    心肺复苏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初级复苏处理(基本生命支持),(2)二期复苏处理(心脏复苏后处理),(3)后期复苏处理。

    心肺复苏初期处理

    近年来提出存活链的概念,存活链包括早期诊断、早期心肺复苏、早期电击除颤及早期进一步治疗四项。初期复苏的目的是对心、肺、脑等生命器官保持供血、供氧,以便使后继的进一步生命支持得以收到最大的效果。

    初级复苏处理包括A、B、C三个步骤,即迅速完成气道通畅(Airway)、口对口人工呼吸(Breathing)及胸外心脏按压(Cardiac Compression)。

    一、维持气道通畅:心跳停止后,由于意识消失,全身肌肉松弛,下颌及舌根后坠,导致上呼吸道堵塞(图2),因此,维持气道通畅是心肺复苏的首要条件。具体方法:头极度后仰,托下颌或将颌部抬起,可保持气道通畅。对误吸食物而致气管堵塞者,可采用在病人上腹部猛压,迫使肺部排除足量的空气,形成人工咳嗽,使气道内的堵塞物排除。

    二、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徒手人工呼吸中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无需器械设备,操作简单易学。操作方法包括(1)首先打开气道;(2)抢救者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的鼻孔;(3)操作者深吸气,张大嘴对病人行对口吹气,可见到胸廓扩张,呼气时胸廓回复原位;(4)先连续吹气四次,吹入气流过大或过速,可使空气入胃,引起胃膨胀,造成返流误吸。正确的方法是减慢吹气频率,吹气时间增至1.5-2秒,吹气时间延长,吹入气流压力要低,不超过食管开放压,防止返流误吸的机会。每次吹入量为800-1200ml,频率每分钟12至16次为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3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