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医文化
编号:10331004
中国传统医学脊源性疾病史略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1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79期
     源自脊柱骨关节错位,并发脊髓、脊神经、交感神经等损伤引起的内脏、器官疾病为脊源性疾病,也有称“脊柱源性疾病”或“脊柱相关疾病”。中国传统医学有史以来,就有按摩踩蹻治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录上古之时,治病用“蹻引案(按)抚”;汉墓帛画《导引图》则绘有多个脊柱导引法。对脊源性疾病,历代文献均有论述,为继承传统医学这方面的理论与经验,特整理简介如下。

     一、对脊源性疾病的认识

    两千多年前,《内经》对脊柱、脊椎、脊髓形态已有认识,而且对脊神经及行走于脊柱旁的交感神经用“经脉”一词进行了论述。“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府”。(《灵枢·经脉》)即是说经脉有长短,是营养支配五脏六腑的。还有对行走于脊柱中线的督脉的论述如:“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素问·骨空论》)“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灵枢·经脉》)“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于脑”(《难经·二十八难》)指出督脉行走的方位以及与足太阳经、少阴经的相互联络。督脉总督手足之阳经,而手足阳经行走方位与现代脊神经支配区基本一致。
, http://www.100md.com
    《素问·气府论》在论述“脊椎法”时指出:“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项中央二,发际后中八,面中三,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明确指出脊柱旁开的十五穴是“督脉气所发”。因此,《内经》以后,历代文献皆认为督脉穴位及足太阳膀胱经与脊柱旁的穴位主病,为督脉所发的疾病,同时还指出,脑、头面、五官、咽喉、胸、肺、心、肝、脾、肾、胃肠及生殖器官的病变,都与督脉、脊椎有关。如“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灵枢·四时气》)又如《素问·刺热篇》论述热病:“三椎下间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膈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厥挟脊而痛者至顶,头沉沉然,目荒荒然,腰脊强,取足太阳腘中血络……心痛引腰脊,欲呕,取足少阴。”(《灵枢·杂病》)等等。

    在《内经》的基础上,公元4世纪《针灸甲乙经》对脊柱、督脉源性病变有更详细的记载,已认识到某些疾病是源自督脉及脊柱旁足太阳膀胱经穴位的病变,主张对这些穴位施行针灸治疗。如“头痛项急,不得倾倒,目眩,鼻不得喘息,舌急难言,刺风府”,“伤寒热感烦呕,大椎主之;心胀者,心俞主之,亦取列缺;肺胀者,肺俞主之,亦取太渊;肝胀者,肝俞主之,亦取太冲;脾胀者,脾俞主之,亦取太白;肾胀者,肾俞主之,亦取太溪;小肠胀者,中髎主之。”(卷十一)等等。明确指出内脏的病变与脊柱督脉及督脉旁之穴位的关系。总之,《针灸甲乙经》对督脉及督脉旁之太阳经所有俞穴与脏腑、器官病变的关系有了明确论述,后世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医学运用经络穴位学说论述脊源性疾病的独特理论。
, 百拇医药
    现代医学是从脊神经及交感神经与内脏器官的关系来认识脊源性疾病的。督脉的循行类似脊神经的走向;足太阳经行走于脊柱1.5寸旁线,类似交感神经在脊柱旁的位置;其3寸的旁线,几乎与脊神经后支的皮神经通路相一致。可见,中国传统医学有关督脉、足太阳经(背部)穴位与相关脏腑器官病变的关系的论述史,应是中国传统医学对脊源性疾病的认识史。我们根据历代经验确认的督脉、足太阳经穴位的主治病变,与现代脊源性病变相对照,发现二者是大同小异的。

     二、对脊源性疾病的治疗

    对脊源性疾病的治疗《内经》就有“脊椎法”(《素问·气府论》),认为“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素问·骨空论》)明确指出通过调整脊椎骨关节可治疗督脉病变,同时还实施“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已。”(《素问·缪刺论》)即针刺加以手法按压脊旁穴位的治法。《灵枢经·背腧》还明确对背腧穴如有病变可施行“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背俞腧穴病变疼痛“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指用按压相应穴位治病,乃按脊法之一)。
, 百拇医药
    到隋唐时期,《诸病源候论》和《备急千金方》将《内经》的“脊椎法”发展为脊柱导引法和“老子按摩法”等系列整脊疗法。明清时期,儿科运用“捏脊疗法”治疗疾病,如1846年的《理淪骈文》载∶“无论风寒、外感及痘疹,皆可用。……背后两饭匙骨及背脊骨节间,各捏一下,任其啼叫,汗出肌松自愈。”(有关各种整脊手法的运用,笔者已在“中国传统医学整脊技术史”一文中有过介绍)。

    《内经》对督脉、太阳经背腧源性疾病的治疗方法,更多是针灸疗法。如《素问·骨空论》:“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又“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等等。《针灸甲乙经》对督脉各穴及足太阳经背俞穴源性疾病,均有详细记载,后代医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形成了以针灸为主治疗脊源性疾病的丰富经验。

    膏摩药熨疗法,源自战国时期的摩法和熨法。按摩药熨是《内经》的主要疗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摩之浴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剂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灵枢经·寿夭刚柔》治寒痹“以药熨之。”《素问·调经论》:“病在骨,焠针药熨。”“按摩勿释。”到公元3世纪的晋代,王叔和在《脉经·卷二》一书中论述痹痛治疗:“以药熨之,摩以风膏,灸诸治风穴。”首先介绍按摩配以药膏的治疗方法。葛洪在《肘后方》将“摩以风膏”的药膏称为“摩膏”,也即专供配合按摩的药膏,此疗法经唐、宋、元、明几个时期的发展,不仅应用于筋骨痹痛,而且注重“治脊”。如《理淪骈文》记载有“寒邪在太阳膀胱,用羌活擦背”等等。膏贴疗法,在《灵枢经·经筋》即介绍用白酒和桂制成“马膏”贴治筋痹。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将膏药贴法名“傅贴”,如:“芥子末汤和傅纸上贴之”(卷二十二)。历代方书均有膏贴背俞穴治病的记载。《理淪骈文》一书介绍诸多膏药贴督脉、背俞穴位治病。如书中载:“膏药贴法:玉枕、天柱、天杼、膺命、缺盆、背俞即风门穴八者,泻胸中之热;五脏俞旁五十者,泻五脏之热;贴心俞与心口对,命门与脐眼对。……外症除贴患处外,用一膏贴心口以护其心,或用开胃膏使进饮食,以助其力,可以代内托。治外病亦不必服药者。”
, 百拇医药
    用整脊(按穴位、捏脊)、针灸、膏贴药熨治疗脊源性疾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宝贵经验。

     三、西方医学对脊源性疾病的认识及与我国医学界的交流

    19世纪末,巴尔默(D·D·Palmer)在美国创立的按脊医学,源自民间的踩背疗法。巴尔默在无意中用按脊手法治愈了一名听力障碍的患者后,他认真学习了脊神经解剖生理知识,提出了用按脊方法治疗因脊椎骨关节错位引起的脊神经功能紊乱并发的疾病,并成为他提出“Chiropractic”(按脊疗法)一词的立论依据。实际上,在巴尔默之前,英国的马普夫人(Mrs Mapp)用手法整脊就引起了英国皇家的重视。巴尔默及其继承人根据这些理论及临床的按脊手法,成立了学校、学会。20世纪70年代,美国整脊疗法的医学地位被确立,并取得了迅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我国学者赵凤源曾将美国的按脊疗法翻译总结一册,名为“慢性病按脊疗法”,惜未刊行。1983年,美国整脊学会的专家应邀到广州做学术报告,介绍了脊柱错位后可引起神经根、交感神经、椎动脉及脊髓损害,并出现相应内脏病变,引起了我国学者对脊源性疾病的重视,有关“脊柱相关疾病”的著述陆续问世。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脊源性疾病在中国传统医学文献里是通过经络学说论述的。我们发掘整理祖国医学在这方面的理论与经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针灸疗法、膏贴药熨疗法和整脊疗法相结合治疗脊源性疾病,提高临床疗效。, http://www.100md.com(北京光明骨伤医院 韦以宗)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