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 病
我常常感到奇怪,旧时的中国文人为什么总喜欢生病?也许他们生来就有先天不足的缺陷,容易外感风寒、内结烦郁,这样往往以一副病容出现在世人面前。然而,文人的生病,好像与常人不同,平常人生了病,就只是一种痛苦,而文人的生病却是一种趣味,甚至从这趣味中还会生出一种满足来。更早些的中国文人,我不太清楚,但自从中国文人非常愿意自怜自哀,刻意装扮自己的形象时,情形就如此。鲁迅先生写过一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说魏晋文人的“风度”是靠了服药和饮酒才得以形成的。单从服药这一点讲,魏晋文人为了“美姿容”的需要,最后不得不将自己的身子弄得很羸弱,那种玉树临风的形体,给人绝对是一种不健康的感觉。奇怪的是,当时的风气,都把文人的病态当作美来欣赏,这就更刺激了文人生病的念头。《世说新语》里有一个“看杀卫玠”的故事,可作文人追求病态的典型例子:
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卫玠是西晋末期的文人,因为逃避北方战乱,才到江南的下都(建业),他被“看杀”,似乎并非什么悲剧,而是一件十分风雅的事情。我想文人的喜欢生病,大概也就从这个时代开始。他们的病情,医理上殊难分析,我觉得可以称雅病。
, 百拇医药
生这种雅病,又多是文人中的“隐士”,这也算魏晋遗风。后来一般文人要想学魏晋文人的风度,第一要会跑到山野做隐者,第二要会生病。如果两条都全了,那么他就获得了成功的资本。因为隐者不太好做,若是你已经有了一点名声,官家听说了,就会来征召你,出于种种考虑,你暂时不想应召,这样你就得生病,生病是最好的借口,官家总不好意思强迫一个病人吧。反复征召,反复生病,这中间带有很大的游戏趣味。所以看隐士传之类的书,那里面文人十有八九都是欢欢喜喜生着病的。唐代文人孟浩然,写诗说:“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别人都以为他是因为没能做官发牢骚,但依我看牢骚不过是表面文章,孟浩然不会不明白隐居称病这种文人常用的花样的,所以一说话就摆出多病的姿势,既是自怜,亦是夸耀,无非让人们知道他是一个不同凡俗的高尚人物,博取时誉而已。孟浩然的“病态”究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已难以考证,不过我们可以断定,他的生病姿态,一定会在那个时代人们眼睛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据说孟浩然私生活的名声不太好,不停地讨漂亮女人,命运且又有一点不幸,由于皇帝读了他的诗后,误解了意思,说,那是你说我不要你,朕可是从来没说过呀,你还是回山中去,继续做隐士吧。因此最终未能高仕,但那不好算孟浩然的责任,不能说孟先生几十年病就白生了。至少孟浩然作为田园诗人和山中高士的地位,却是稳稳坐定了的。
, 百拇医药
明代文人张大复也是一个善于生病,并且将自己的病生出“审美效果”来的布衣文人。他的生活除了闲居读书外,就是生病。可以讲,他这个一生都在生着病的人,最有能力总结出文人生病的旨趣和效果。在一篇自叙中,张大复写道:
病傲,己无能,不欲言人之不及,而遇诸非法者,故为强词以夺正者,必折之无所容,然后已。病憨,见义或不能为,而好谈节侠,若飞六月之霜,振齐台之风,寒易州之水,则毛骨竦竖,隐隐若刺猬乱起。病躁,尽其足力,不数里,每至佳山水,必攀崖汨流,竟日徙倚,不能去。或暮夜无侣,则独往来庭宇间,至鸟啼月落,欣然忘倦。病爱,缓步详视,必求如礼,而广坐绮筵,不耐谭款,或虱养不可忍,辄扪而啖之。
他所做的一切,其实是非常刻意的,原因全在于他是一个生病的寒伧文人。对张大复来说,他并不在乎“病”会给自己生理带来什么损害,他只关注自己怎样从“病”中获取特异的人生姿态,所谓傲、憨、躁、爱,即从各个方面满足了他的心理需要。所以张大复差不多是用一种自我欣赏的感情,为他的“病”写了一篇热烈的赞辞。不但如此,张大复还把“病”对文人的重要性,上升到了更高的生存价值上,他像哲人一样使“生病”达到了一种智慧:
, http://www.100md.com
客谓居士曰,子病奈何?居士曰,固也,吾闻之师,造化劳我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我未老而化物者且息我,我则幸矣,又何病焉?居士块处一室,梦游千古,以此终其身。
在他之前,还有谁说过这样的话,我不太清楚。文人的“生病”,经过张大复,恐怕可以达到最高境界了。
讲过隐士派文人的病,还有名士派文人的病。我说的名士,是指那些入仕成为士大夫而时著文名的文人。他们的“病”与隐士出身的文人又有不同,隐士派文人的“病”似乎寒伧了一点,而名士派文人的“病”却生得十分优容和阔绰;隐士派文人于“病”似乎太自恋也太较真,而名士派文人的“病”却生得比较随便,甚至还透出一股逸兴,隐士派文人往往因“病”而受困,名士派文人却借“病”闹情绪,闹故事。故名士派文人的病,尤能看出一番雅致来。
就拿宋朝来举例子吧。宋朝是个文人时代,士大夫中名士特别多,三百年间即使到了偏安江南时节.没有一朝不能数出几个名士来。名士多,名士的“病”自然也就多,“病”态也跟着多彩多姿。那位大名鼎鼎的寇凖寇莱公,是个青年才子,年纪轻轻便点了进士,不久,宋太宗想大用他,他心里亦很向往进入权力中心,但担心不够老成,所以想出一法.服用地黄,同时反服莱菔(即萝卜)。地黄本为温补药,《本草纲目》讲它“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久服轻身不老”,但“服地黄、何首乌人,食莱菔,则令人髭发白”。显然寇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达到“髭发白”的效果,他果然如愿以偿,没过多长时间,就换得了少白头,满头皓发,俨然老夫一个矣。世人不知有此一段情节,说不定还为寇凖“白了少年头”感到惋惜呢。又有寇公的女婿王曙,身体不太好,大约有一点肾亏或者前列腺上的毛病,但很奇怪,只要他在枢密副使任上,病就好,离了枢密副使任,病就发。有人戏语,要治王大人的病,只需一味枢密副使药,且要常服,才能够不发作。至于一位叫梅询的文人更有意思,他已经做了皇帝的侍读,这是相当重要的职位,但他一直不满意,终于因情绪郁悒,得了脚气一类的病,年纪已经快七十岁了,整天一面大揉自己肿痛的脚,一面高声大骂:这脚中一定有鬼了,让我做不到两府的高官,就是你在里面捣蛋!梅询的病,不用说成了士大夫圈子里人人皆知的笑谈。这些故事幽默得真可发一大噱,细论起来却全是让官给惯出来的,中国文人既登仕禄,心气就大,心眼往往又变得极小,为求高显而生“病”,即是心气大心眼小的表现。
, 百拇医药
名士中真正称得上旷达的人实际并不多,旷达者也会生“病”,他们的“病”大体生得比较悠闲,比较不那么伤筋动骨,那么有失大度。像苏东坡贬谪黄州及岭南,他对于做官似乎已经厌倦,只想找人聊天,每天一早起身,不是请客人上门,就是出门去访客。与客人闲谈成了他生活中惟一有趣的事情,哪怕没有什么可谈就谈谈鬼也是好的,因此,假如一天没有客人,他心里就空了一块,立时要生了“病”出来。
这是真名士病,它在已成为“闲人”的苏东坡身上生出来,自有一段说不尽的风流。于是,便有人赶着模仿苏东坡。据宋人稗记,京师里的权臣蔡鲁公(蔡京)与他的弟弟,似乎就属于当时的仿“病”者。蔡老大与苏东坡相同,无客而病,蔡老二则刚好相反,见了客人就生病。稗记文字极短,随手抄在下面:
蔡鲁公喜宾客,终日酬酢不倦。家居少闲,亦必至子弟学舍,与塾师从容燕笑。蔡元度禀气弱,畏于延接。不得已一再见,则疲慑不支。如啜茶多,退必呕吐。尝云,家兄一日无客则病,某一日对客则病。
蔡氏兄弟的人品比苏东坡差得远,是热衷权力心思阴险的人,虽然字写得好,颇有才名,但如此生病,总有点让人感到哪里不对劲。蔡京曾让门客著《西京诗话》,书中有意载苏黄语,想抹掉一点他书写“党人碑”的丑行,可终于没有沾到便宜,“其谋徒巧,亦何益哉!”所以他们仿效苏东坡的“病”,这样的风雅,不说也罢。
说过文人雅病种种,若要问,什么药可以医治呢?我的回答是:从来没有,肯定没有。文人爱生病,不论生什么病,只好随他们的便。, 百拇医药(费振钟)
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卫玠是西晋末期的文人,因为逃避北方战乱,才到江南的下都(建业),他被“看杀”,似乎并非什么悲剧,而是一件十分风雅的事情。我想文人的喜欢生病,大概也就从这个时代开始。他们的病情,医理上殊难分析,我觉得可以称雅病。
, 百拇医药
生这种雅病,又多是文人中的“隐士”,这也算魏晋遗风。后来一般文人要想学魏晋文人的风度,第一要会跑到山野做隐者,第二要会生病。如果两条都全了,那么他就获得了成功的资本。因为隐者不太好做,若是你已经有了一点名声,官家听说了,就会来征召你,出于种种考虑,你暂时不想应召,这样你就得生病,生病是最好的借口,官家总不好意思强迫一个病人吧。反复征召,反复生病,这中间带有很大的游戏趣味。所以看隐士传之类的书,那里面文人十有八九都是欢欢喜喜生着病的。唐代文人孟浩然,写诗说:“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别人都以为他是因为没能做官发牢骚,但依我看牢骚不过是表面文章,孟浩然不会不明白隐居称病这种文人常用的花样的,所以一说话就摆出多病的姿势,既是自怜,亦是夸耀,无非让人们知道他是一个不同凡俗的高尚人物,博取时誉而已。孟浩然的“病态”究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已难以考证,不过我们可以断定,他的生病姿态,一定会在那个时代人们眼睛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据说孟浩然私生活的名声不太好,不停地讨漂亮女人,命运且又有一点不幸,由于皇帝读了他的诗后,误解了意思,说,那是你说我不要你,朕可是从来没说过呀,你还是回山中去,继续做隐士吧。因此最终未能高仕,但那不好算孟浩然的责任,不能说孟先生几十年病就白生了。至少孟浩然作为田园诗人和山中高士的地位,却是稳稳坐定了的。
, 百拇医药
明代文人张大复也是一个善于生病,并且将自己的病生出“审美效果”来的布衣文人。他的生活除了闲居读书外,就是生病。可以讲,他这个一生都在生着病的人,最有能力总结出文人生病的旨趣和效果。在一篇自叙中,张大复写道:
病傲,己无能,不欲言人之不及,而遇诸非法者,故为强词以夺正者,必折之无所容,然后已。病憨,见义或不能为,而好谈节侠,若飞六月之霜,振齐台之风,寒易州之水,则毛骨竦竖,隐隐若刺猬乱起。病躁,尽其足力,不数里,每至佳山水,必攀崖汨流,竟日徙倚,不能去。或暮夜无侣,则独往来庭宇间,至鸟啼月落,欣然忘倦。病爱,缓步详视,必求如礼,而广坐绮筵,不耐谭款,或虱养不可忍,辄扪而啖之。
他所做的一切,其实是非常刻意的,原因全在于他是一个生病的寒伧文人。对张大复来说,他并不在乎“病”会给自己生理带来什么损害,他只关注自己怎样从“病”中获取特异的人生姿态,所谓傲、憨、躁、爱,即从各个方面满足了他的心理需要。所以张大复差不多是用一种自我欣赏的感情,为他的“病”写了一篇热烈的赞辞。不但如此,张大复还把“病”对文人的重要性,上升到了更高的生存价值上,他像哲人一样使“生病”达到了一种智慧:
, http://www.100md.com
客谓居士曰,子病奈何?居士曰,固也,吾闻之师,造化劳我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我未老而化物者且息我,我则幸矣,又何病焉?居士块处一室,梦游千古,以此终其身。
在他之前,还有谁说过这样的话,我不太清楚。文人的“生病”,经过张大复,恐怕可以达到最高境界了。
讲过隐士派文人的病,还有名士派文人的病。我说的名士,是指那些入仕成为士大夫而时著文名的文人。他们的“病”与隐士出身的文人又有不同,隐士派文人的“病”似乎寒伧了一点,而名士派文人的“病”却生得十分优容和阔绰;隐士派文人于“病”似乎太自恋也太较真,而名士派文人的“病”却生得比较随便,甚至还透出一股逸兴,隐士派文人往往因“病”而受困,名士派文人却借“病”闹情绪,闹故事。故名士派文人的病,尤能看出一番雅致来。
就拿宋朝来举例子吧。宋朝是个文人时代,士大夫中名士特别多,三百年间即使到了偏安江南时节.没有一朝不能数出几个名士来。名士多,名士的“病”自然也就多,“病”态也跟着多彩多姿。那位大名鼎鼎的寇凖寇莱公,是个青年才子,年纪轻轻便点了进士,不久,宋太宗想大用他,他心里亦很向往进入权力中心,但担心不够老成,所以想出一法.服用地黄,同时反服莱菔(即萝卜)。地黄本为温补药,《本草纲目》讲它“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久服轻身不老”,但“服地黄、何首乌人,食莱菔,则令人髭发白”。显然寇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达到“髭发白”的效果,他果然如愿以偿,没过多长时间,就换得了少白头,满头皓发,俨然老夫一个矣。世人不知有此一段情节,说不定还为寇凖“白了少年头”感到惋惜呢。又有寇公的女婿王曙,身体不太好,大约有一点肾亏或者前列腺上的毛病,但很奇怪,只要他在枢密副使任上,病就好,离了枢密副使任,病就发。有人戏语,要治王大人的病,只需一味枢密副使药,且要常服,才能够不发作。至于一位叫梅询的文人更有意思,他已经做了皇帝的侍读,这是相当重要的职位,但他一直不满意,终于因情绪郁悒,得了脚气一类的病,年纪已经快七十岁了,整天一面大揉自己肿痛的脚,一面高声大骂:这脚中一定有鬼了,让我做不到两府的高官,就是你在里面捣蛋!梅询的病,不用说成了士大夫圈子里人人皆知的笑谈。这些故事幽默得真可发一大噱,细论起来却全是让官给惯出来的,中国文人既登仕禄,心气就大,心眼往往又变得极小,为求高显而生“病”,即是心气大心眼小的表现。
, 百拇医药
名士中真正称得上旷达的人实际并不多,旷达者也会生“病”,他们的“病”大体生得比较悠闲,比较不那么伤筋动骨,那么有失大度。像苏东坡贬谪黄州及岭南,他对于做官似乎已经厌倦,只想找人聊天,每天一早起身,不是请客人上门,就是出门去访客。与客人闲谈成了他生活中惟一有趣的事情,哪怕没有什么可谈就谈谈鬼也是好的,因此,假如一天没有客人,他心里就空了一块,立时要生了“病”出来。
这是真名士病,它在已成为“闲人”的苏东坡身上生出来,自有一段说不尽的风流。于是,便有人赶着模仿苏东坡。据宋人稗记,京师里的权臣蔡鲁公(蔡京)与他的弟弟,似乎就属于当时的仿“病”者。蔡老大与苏东坡相同,无客而病,蔡老二则刚好相反,见了客人就生病。稗记文字极短,随手抄在下面:
蔡鲁公喜宾客,终日酬酢不倦。家居少闲,亦必至子弟学舍,与塾师从容燕笑。蔡元度禀气弱,畏于延接。不得已一再见,则疲慑不支。如啜茶多,退必呕吐。尝云,家兄一日无客则病,某一日对客则病。
蔡氏兄弟的人品比苏东坡差得远,是热衷权力心思阴险的人,虽然字写得好,颇有才名,但如此生病,总有点让人感到哪里不对劲。蔡京曾让门客著《西京诗话》,书中有意载苏黄语,想抹掉一点他书写“党人碑”的丑行,可终于没有沾到便宜,“其谋徒巧,亦何益哉!”所以他们仿效苏东坡的“病”,这样的风雅,不说也罢。
说过文人雅病种种,若要问,什么药可以医治呢?我的回答是:从来没有,肯定没有。文人爱生病,不论生什么病,只好随他们的便。, 百拇医药(费振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