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12日
除了淋球菌以外,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尿道炎统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或称,非特异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它是当今国内、国外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也可能与淋病并发或交叉感染。好发于青、中年性旺盛期,25岁以下占60%。自60年代中期起,国外人群发病率已经超过淋病。80年代美国每年新发生的病例达300-1000万人。本病直接诊断方法较少而难,临床上也易漏诊,病原体携带者多见,都是造成流行的因素。这类尿道炎中,已知其病原体的,则称为真菌性尿道炎和滴虫性尿道炎等,而不再包括在非淋菌性或非特异性尿道炎之内。目前,通常被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是指衣原体(占40%-50%)、支原体(占20%-30%)及一些尚不明致病病原体的尿道炎。其主要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前者占40%-60%,后者占20%-40%。根据许多国家报告,NGU中30%-50%,淋病病人中20%和性活动强但无尿道炎症状的人中0.5%,以目前常用的培养方法,尿道分泌物可培养出衣原体。女性病人因多数无症状或仅表现为白带增多等妇科症状,难以确定其发病率,有人估计女性病人可能为男性的4倍。
衣原体为革兰氏阴性病原体,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微生物,没有合成高能化合物ATP、GTP的能力,必须由宿主细胞提供,因而成为能量寄生物,是自然界中传播很广泛的病原体。衣原体与病毒不同,它具有两型核酸:DNA和RNA,并以二等增殖法进行繁殖。与立克次体不同,除了不能合成高能化合物外,还在于没有细胞色素,没有呼吸性电子链的其他组分以及独特的发育周期。衣原体的生长发育周期分两个阶段:原生小体(elementary body),是发育周期的感染阶段;网状小体(initial body),是在感染细胞内的繁殖阶段。原生小体先附着于易感细胞的表面,然后通过细胞的吞噬作用进入细胞内,形成网状小体在细胞内繁殖,以后形成包涵体,同时对组织产生炎症变化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衣原体的全部生长发育约48小时(有的72小时),完成生长周期后,网状小体重新组织,在一对一的基础上缩合成原生小体,后者从空泡中释放再感染其他细胞。在整个约48小时的生长发育周期中,衣原体始终处于一个吞噬体中,直到细胞严重损伤和细胞死亡。原生小体在电镜下呈球形,直径200-300毫微米,DNA紧密连接并呈锥状电子密度。分子量6-11*105,明显小于细菌和立克次体,相当于支原体,是大的痘病毒的3-5倍。网状小体呈圆形或椭圆形。
衣原体属有两个种: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和鹦鹉热衣原体。后者引起禽类疾病,偶尔波及到人;前者引起人类疾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49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