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不应作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一线治疗
本报讯 加拿大Connokky等进行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VPSⅡ)结果显示,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进行起搏器置入,并不能降低其再发晕厥的危险。(JAMA 2003;289∶2224)。
血管迷走性晕厥在临床上常见,而且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由于患者在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时常有心动过缓,因此,有研究者认为起搏器置入治疗对预防晕厥复发可能有效。虽然既往一些小规模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支持上述观点,但这些研究均不是双盲研究,因此,研究结果可能有潜在的偏倚。在1998年9月至2002年4月期间,Connokky等进行该项随机双盲研究,旨在明确起搏器治疗可否降低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晕厥复发的危险。
该研究共纳入在15个医疗中心接受起搏器置入治疗的反复发作血管迷走性晕厥门诊患者100例。在纳入该研究前1年,患者发作晕厥的中位数为4次。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在置入双腔起搏器后,患者随机分为心率下降反应性双腔起搏(DDD)或单纯感知而无起搏(ODO)两组。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置入起搏器后患者第一次晕厥的发作时间。
在该研究中,没有患者失访。52例患者接受ODO,其中22(42%)例患者在6个月内再发晕厥。48例患者接受DDD,其中16例(33%)6个月内再发晕厥。6个月时,ODO组发生晕厥的累积危险为40%(95%可信区间 25%~52%),DDD组为31%(95%可信区间为 17%~43%)。DDD组至发生晕厥时间的相对危险降低为30%95%可信区间为 -33%~63%,单侧P=0.14,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在随访期间,7例患者发生导线移位或重置,1例患者有静脉血栓形成,1例患者发生心包填塞而拔除起搏器。1/3的患者发生与起搏器相关的感染。
研究者认为起搏器治疗不能降低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再发晕厥的危险,起搏器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有效的证据不足,并且存在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此,不应推荐起搏器置入作为复发性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一线治疗手段。, 百拇医药(王虹剑)
血管迷走性晕厥在临床上常见,而且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由于患者在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时常有心动过缓,因此,有研究者认为起搏器置入治疗对预防晕厥复发可能有效。虽然既往一些小规模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支持上述观点,但这些研究均不是双盲研究,因此,研究结果可能有潜在的偏倚。在1998年9月至2002年4月期间,Connokky等进行该项随机双盲研究,旨在明确起搏器治疗可否降低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晕厥复发的危险。
该研究共纳入在15个医疗中心接受起搏器置入治疗的反复发作血管迷走性晕厥门诊患者100例。在纳入该研究前1年,患者发作晕厥的中位数为4次。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在置入双腔起搏器后,患者随机分为心率下降反应性双腔起搏(DDD)或单纯感知而无起搏(ODO)两组。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置入起搏器后患者第一次晕厥的发作时间。
在该研究中,没有患者失访。52例患者接受ODO,其中22(42%)例患者在6个月内再发晕厥。48例患者接受DDD,其中16例(33%)6个月内再发晕厥。6个月时,ODO组发生晕厥的累积危险为40%(95%可信区间 25%~52%),DDD组为31%(95%可信区间为 17%~43%)。DDD组至发生晕厥时间的相对危险降低为30%95%可信区间为 -33%~63%,单侧P=0.14,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在随访期间,7例患者发生导线移位或重置,1例患者有静脉血栓形成,1例患者发生心包填塞而拔除起搏器。1/3的患者发生与起搏器相关的感染。
研究者认为起搏器治疗不能降低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再发晕厥的危险,起搏器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有效的证据不足,并且存在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此,不应推荐起搏器置入作为复发性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一线治疗手段。, 百拇医药(王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