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和胃癌研究的新认识
Kashin等评估了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消化道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他们在1997-2003年间共对45例患者进行了EMR,其中早期胃癌28例,高度上皮异型增生15例,早期食管癌2例。其中5例用超声内镜(EUS)进行肿瘤分期。结果显示,内镜治疗完全切除的病例有43例(95.5%) 2例黏膜下早期胃癌EMR为部分切除,3例患者EMR切除后因黏膜下侵袭转外科手术。45例中11例采用分割切除。10例患者随访3~5年,11例1~3年,只有1例sm2腺癌患者肿瘤复发。研究者认为,EMR是治疗早期食管癌和早期胃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EUS辅助肿瘤分期可帮助确定EMR的适应证,从而提高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Nakajima等对973例早期胃癌患者的1129个病变行EMR,中位随访时间为3.7年,其中160例患者由于无法内镜切除而进行外科手术,其中181例随访<1年。研究发现,1年后胃癌第二个肿块发现率为8.2%,年发现率为2.6%。其中34例为0-Ⅱc型,24例为0-Ⅱa型,2例为0-Ⅱa+Ⅱc型。再次发现肿块的平均大小为10.8 mm。其中43%的病变发生在同一部位。几乎所有的再发病变均为黏膜内鳞癌(只有3例患者侵入黏膜下层)。对这些患者再次行EMR切除病灶。研究显示,早期胃癌患者行EMR,其1年后的肿瘤再发率很低,每年1次的内镜检查用于监测肿瘤再发是必要的。
, 百拇医药
Lee等评估了胃癌前哨淋巴结(SN)活检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纳入35例T1和T2期胃癌患者,他们采用细针分4点将吲哚菁绿25 mg/5mk注入浆膜下层原发性肿瘤的周围,注射后5分钟显色的所有淋巴结定义为SNs。在胃切除术合并D2淋巴结清除术后,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染色评估转移的SN和其他淋巴结。结果显示,29例T1期和6例T2期病变的平均大小是3.13 0.8~7.8 cm。切除的淋巴结和SN分别平均为34.99~60和3.60~11个。SN的发现率为91.4%32/35。32例患者中,3例同时有SN和非SN转移,28例SN和非SN均无转移,只有1例T2期患者(病灶直径6.8 cm)SN无转移而有非SN转移,诊断准确率为96.9%。而细胞角蛋白染色显示的27例中,1例黏膜层、1例黏膜下层和2例浆膜下层胃癌有非SN转移,诊断准确率为85.2%。研究者认为,SN活检使用吲哚菁绿染色检出率高,特别是对T1期胃癌患者。T2期胃癌可能存在跳跃转移,准确率不够稳定。
Driessen等报告,他们评估了食管和贲门癌患者肿瘤与周围组织切除边缘的距离对预后的意义,以及与其他预后相关参数如分化程度、分期和淋巴结、血管和神经侵入等的关系。172例T3期腺癌经外科手术患者,通过HE染色评估最深的侵入点与肿块切缘之间的距离,由此患者分为3组,A组为<1 mm组,B组为<2 mm组,C组为>2 mm组。结果显示,A组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6.4%对24.5%,40.7%)。肿瘤和切缘之间的距离与预后密切相关。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分期、淋巴结和血管侵入、阳性淋巴结的数目和分化程度均与预后显著相关。而肿瘤和切缘之间的距离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研究者指出,通过提高外科技术,合理增加肿瘤和切缘的距离,将可改善预后。
Heideman等通过研究发现抑制生长因子通路与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密切相关。采用表达c-met同时不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胃癌细胞系及肝癌细胞系进行离体实验,以腺病毒载体转导NK4系统(AdCMV.NK4)的表达,发现其能抑制HGF介导的肿瘤细胞分裂,侵袭性细胞的数量减少90%。用AdCMV.NK4系统治疗胃癌和肝癌细胞,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50%~75%)。更重要的机制还包括通过分泌NK4蛋白获得边位效应(bystander effect),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减少非转染肿瘤细胞的增殖。在体实验也显示,经AdCMV.NK4系统转染人类胃癌细胞系及肝癌细胞种植的裸鼠,其10天的肿瘤生长率显著降低。该研究表明,AdCMV.NK4系统治疗人类胃肠道肿瘤的机制包括抑制细胞增殖、侵袭及血管新生。, 百拇医药(詹丽杏 编译 吕宾 审校)
Nakajima等对973例早期胃癌患者的1129个病变行EMR,中位随访时间为3.7年,其中160例患者由于无法内镜切除而进行外科手术,其中181例随访<1年。研究发现,1年后胃癌第二个肿块发现率为8.2%,年发现率为2.6%。其中34例为0-Ⅱc型,24例为0-Ⅱa型,2例为0-Ⅱa+Ⅱc型。再次发现肿块的平均大小为10.8 mm。其中43%的病变发生在同一部位。几乎所有的再发病变均为黏膜内鳞癌(只有3例患者侵入黏膜下层)。对这些患者再次行EMR切除病灶。研究显示,早期胃癌患者行EMR,其1年后的肿瘤再发率很低,每年1次的内镜检查用于监测肿瘤再发是必要的。
, 百拇医药
Lee等评估了胃癌前哨淋巴结(SN)活检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纳入35例T1和T2期胃癌患者,他们采用细针分4点将吲哚菁绿25 mg/5mk注入浆膜下层原发性肿瘤的周围,注射后5分钟显色的所有淋巴结定义为SNs。在胃切除术合并D2淋巴结清除术后,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染色评估转移的SN和其他淋巴结。结果显示,29例T1期和6例T2期病变的平均大小是3.13 0.8~7.8 cm。切除的淋巴结和SN分别平均为34.99~60和3.60~11个。SN的发现率为91.4%32/35。32例患者中,3例同时有SN和非SN转移,28例SN和非SN均无转移,只有1例T2期患者(病灶直径6.8 cm)SN无转移而有非SN转移,诊断准确率为96.9%。而细胞角蛋白染色显示的27例中,1例黏膜层、1例黏膜下层和2例浆膜下层胃癌有非SN转移,诊断准确率为85.2%。研究者认为,SN活检使用吲哚菁绿染色检出率高,特别是对T1期胃癌患者。T2期胃癌可能存在跳跃转移,准确率不够稳定。
Driessen等报告,他们评估了食管和贲门癌患者肿瘤与周围组织切除边缘的距离对预后的意义,以及与其他预后相关参数如分化程度、分期和淋巴结、血管和神经侵入等的关系。172例T3期腺癌经外科手术患者,通过HE染色评估最深的侵入点与肿块切缘之间的距离,由此患者分为3组,A组为<1 mm组,B组为<2 mm组,C组为>2 mm组。结果显示,A组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6.4%对24.5%,40.7%)。肿瘤和切缘之间的距离与预后密切相关。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分期、淋巴结和血管侵入、阳性淋巴结的数目和分化程度均与预后显著相关。而肿瘤和切缘之间的距离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研究者指出,通过提高外科技术,合理增加肿瘤和切缘的距离,将可改善预后。
Heideman等通过研究发现抑制生长因子通路与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密切相关。采用表达c-met同时不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胃癌细胞系及肝癌细胞系进行离体实验,以腺病毒载体转导NK4系统(AdCMV.NK4)的表达,发现其能抑制HGF介导的肿瘤细胞分裂,侵袭性细胞的数量减少90%。用AdCMV.NK4系统治疗胃癌和肝癌细胞,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50%~75%)。更重要的机制还包括通过分泌NK4蛋白获得边位效应(bystander effect),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减少非转染肿瘤细胞的增殖。在体实验也显示,经AdCMV.NK4系统转染人类胃癌细胞系及肝癌细胞种植的裸鼠,其10天的肿瘤生长率显著降低。该研究表明,AdCMV.NK4系统治疗人类胃肠道肿瘤的机制包括抑制细胞增殖、侵袭及血管新生。, 百拇医药(詹丽杏 编译 吕宾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