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网友评论
编号:10335511
要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充满信心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85期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广阔的前景。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医药临床有效。但是,中医药究竟疗效如何?中医药到底能否降糖?许多医家不敢正面回答这些问题。有些人认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疗效不确切,有人甚至认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没有优势。笔者认为,这种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的态度非常不可取。因为你自己临床疗效不满意,不能代表中医药疗效不好。中医药降糖力度不够,不意味着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没有优势。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确有优势

    中医药有改善临床症状的优势。有时,糖尿病患者虽服用大量西药降糖药,甚或多种降糖药同用,临床症状仍不能缓解,有时甚至可能出现血糖降低而症状反而加重的情况,此时加用中药则可以迅速改善患者口苦咽干、疲乏、头晕眼花、失眠、腰痛、皮肤瘙痒、肢体麻木等多种症状。

    中医药有整体调节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长期服药副作用小的优势。中医药降糖虽然总的说力度和起效时间不及西药降糖药,但其往往是通过多靶点调节来起作用,既有一定的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更可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素利用,某些药物尚有保护胰岛细胞功能和类似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所以,具有相对稳定的降糖疗效。有的药物甚至对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均有较迅速的降糖作用。而且临床上确实常有糖尿病患者经中医药治疗后血糖长期稳定,多次复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正常。
, http://www.100md.com
    中医药有非常好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优势。糖尿病患者早期接受中医药治疗,未发生并发症者可以不发生,已发生并发症者可以不发展。如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可延缓其肾功能不全的进展,降低终末期尿毒症发生率。对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可改善眼底微循环,防止单纯型向增殖型转变。糖尿病足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可改善肢体麻痛症状,避免足坏疽发生,中药内服与外治相结合,可促进顽固性溃疡愈合,降低截肢致残率。中医药确可使众多糖尿病患者免于致死和致盲、致残之苦。

    但应该指出的是,在循证医学逐渐深入人心的今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研究,必须引入循证医学的方法,严格进行科研设计,开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结论才能够经得起实践的考验,才能够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才会有利于中医糖尿病事业的发展和中医药走向世界。

    我的研究思路

    对于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科研问题,在具体研究工作中,余认为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 百拇医药
    第一,必须处理好继承性研究与创新性研究的关系。中医药学既是中国传统医学科学,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继承性工作的重要。继承性研究包括中医经典著作的再发掘、古今医家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整理总结和糖尿病中医药信息库建立等,这是不容忽视的,因为继承是创新的基础。但继承不是目的,科学研究更强调创新。我们要把创新性思维引入继承性研究,要善于从经典著作的字里行间和名医经验中,发现闪光点,有创造性地学习,并使之成为新思想、新观点的信息源。

    第二,必须处理好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关系。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不可偏废,要树立实验研究为临床服务的观念,决不能脱离临床,为实验而实验。因为,临床研究可成为实验研究的基础,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常常是科研立题的依据和工作亮点。

    第三,必须处理好整体实验研究与离体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关系。整体动物实验与离体细胞培养实验研究,不可偏废,因为二者各有特点,可以互相补充。血清药理学方法和离体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研究,便于从细胞、分子水平深入探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机制,但基于中医药整体调节、多靶点作用的特点,在体动物实验研究仍应受到充分重视。
, 百拇医药
    第四,必须处理好基础实验研究与新药开发研究的关系。基础实验研究重点在于揭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特点和深层机制,而新药开发研究则着重临床产业化开发,是中医药科学技术最终转化为生产力的必经阶段。因此,今后我们要更加重视开发性研究,以使科研成果能够迅速实现产业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我的治学思路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防治,任重而道远。作为新一代中医药工作者,面对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如何担当起振兴中医糖尿病事业的重任?解决好治学方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认为,学习《伤寒论》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会用《伤寒论》之方;第二个层次,掌握三阴三阳辨证之体系;第三个层次,学会张仲景的治学方法;第四个层次,学习张仲景之为人。在此,我们主要强调的是张仲景的治学方法。《伤寒论》原序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这实际上为我们提出了一整套成功的治学方法。结合今天的具体情况,我们必须全面继承传统医学的精粹,充分学习当代医家的经验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与方法,扎根临床,密切联系实际,深入开展临床科研工作,并应该在此基础上,大胆地提出新观点,建立新理论,以提高临床疗效,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这种治学方法可归纳为“继承、学习、实践、创新”八个字,愿与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共勉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赵进喜),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