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应用有误区 中医西药都不能根治糖尿病
误区一:症状不明显就不服药
许多糖尿病病人自觉症状不太明显,服药与不服药在感觉上差不太多,于是就认为不用服药也能控制好血糖。事实上,单凭症状来估计病情并不准确。临床上,单凭饮食和运动就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仅见于少数病情较轻的2型糖尿病病人,绝大多数糖尿病病人诊断之初即需要药物治疗。
误区二:光吃药,不复查
此乃糖尿病病人的大忌。化验血糖可以了解药物的疗效。许多磺脲类降糖药(如优降糖、达美康等),药效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医学上称之为“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如患者不注意定期复查,自己觉得一直没间断治疗,但若出现药物继发性失效,实际上形同未治。有的病人一直吃着药,结果还是出现了并发症,其原因就在于此。
误区三:中医中药根治糖尿病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目前都没有解决糖尿病的根治问题。中药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就降糖而言,中药效果远不及西药。对于广告中宣称的中药能根治糖尿病,切勿轻信。
, http://www.100md.com
误区四:急于降糖而大量服药
许多患者为了快点将血糖降下来,往往擅自多药联合、超剂量服用,这样不仅使药物副作用增加,而且容易矫枉过正,引发低血糖,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非常危险。
误区五:血糖降至正常后擅自停药
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需要长期乃至终身服药。病人经药物控制后症状消失、血糖降至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痊愈,切忌擅自停药。否则会造成高血糖卷土重来、病情恶化。此时,再用原来的剂量就不够了,而需要增大剂量甚至要多种降糖药联合治疗,这样不但身体受到损害,而且医疗开支增大。
误区六:频繁换药
许多患者服药没几天,见血糖、尿糖下降不满意,即认为所服药物无效,急于换药。事实上,有些降糖药(如胰岛素增敏剂)服至半个月到一个月才会达到最大的降糖效果。较合理的方法是:根据血糖逐渐调整服药的剂量,服至该药的最大有效量时,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改用其他药。
, http://www.100md.com
误区七:惧怕使用胰岛素
许多病人害怕使用胰岛素会形成“依赖”。事实上,任何人都离不开胰岛素,它是我们体内新陈代谢(尤其是糖代谢)所必需的一种生理激素。至于是否需要注射补充胰岛素,取决于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水平,如果胰岛β-细胞功能完全衰竭,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倘若患者的β-细胞尚有功能,就是用了胰岛素,等到胰岛细胞得到休息及一定程度的恢复,血糖稳定后,仍可停掉胰岛素改为口服药。由此可见,用与不用胰岛素取决于患者自身的病情,根本不存在“用了胰岛素就会变成胰岛素依赖”的问题。
误区八:过分害怕药物的副作用
有人认为长期口服药物会损害肝、肾功能,实际上,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来说,只要不是长期过量服用药物,应该是安全的。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由于药物排泄受到障碍,药物原形及代谢产物在体内缓慢积聚而加重肝肾负担,影响肝肾功能。故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须格外慎重。
, http://www.100md.com
误区九:完全凭自我感觉调整用药
血糖高低与自觉症状轻重或尿糖多少并不完全一致。有时血糖很高,却未必有自觉症状。因此,调整药物剂量主要应根据血糖,其他(如尿糖)均仅作参考。
误区十:别人用着好的药也拿来用
糖尿病用药强调个体化,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如胖瘦、肝肾功能状况、年龄等)来选药。别人用着好的药未必你也适用。当然,吃药也不能跟着广告走。
误区十一:服药方法不当
根据药物起效快慢不同,磺脲类药物(优降糖、达美康、美吡达、糖适平等)应在餐前半小时服用;诺和龙可在餐前即服;拜糖平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效果最好;双胍类药物最好餐后服药。另外,口服降糖药有长效、中效、短效之分,长效制剂(格列美脲、瑞易宁、优降糖),每日1~2次,中、短效制剂(达美康、美吡达、糖适平等)每日2~3次。, http://www.100md.com
许多糖尿病病人自觉症状不太明显,服药与不服药在感觉上差不太多,于是就认为不用服药也能控制好血糖。事实上,单凭症状来估计病情并不准确。临床上,单凭饮食和运动就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仅见于少数病情较轻的2型糖尿病病人,绝大多数糖尿病病人诊断之初即需要药物治疗。
误区二:光吃药,不复查
此乃糖尿病病人的大忌。化验血糖可以了解药物的疗效。许多磺脲类降糖药(如优降糖、达美康等),药效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医学上称之为“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如患者不注意定期复查,自己觉得一直没间断治疗,但若出现药物继发性失效,实际上形同未治。有的病人一直吃着药,结果还是出现了并发症,其原因就在于此。
误区三:中医中药根治糖尿病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目前都没有解决糖尿病的根治问题。中药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就降糖而言,中药效果远不及西药。对于广告中宣称的中药能根治糖尿病,切勿轻信。
, http://www.100md.com
误区四:急于降糖而大量服药
许多患者为了快点将血糖降下来,往往擅自多药联合、超剂量服用,这样不仅使药物副作用增加,而且容易矫枉过正,引发低血糖,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非常危险。
误区五:血糖降至正常后擅自停药
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需要长期乃至终身服药。病人经药物控制后症状消失、血糖降至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痊愈,切忌擅自停药。否则会造成高血糖卷土重来、病情恶化。此时,再用原来的剂量就不够了,而需要增大剂量甚至要多种降糖药联合治疗,这样不但身体受到损害,而且医疗开支增大。
误区六:频繁换药
许多患者服药没几天,见血糖、尿糖下降不满意,即认为所服药物无效,急于换药。事实上,有些降糖药(如胰岛素增敏剂)服至半个月到一个月才会达到最大的降糖效果。较合理的方法是:根据血糖逐渐调整服药的剂量,服至该药的最大有效量时,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改用其他药。
, http://www.100md.com
误区七:惧怕使用胰岛素
许多病人害怕使用胰岛素会形成“依赖”。事实上,任何人都离不开胰岛素,它是我们体内新陈代谢(尤其是糖代谢)所必需的一种生理激素。至于是否需要注射补充胰岛素,取决于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水平,如果胰岛β-细胞功能完全衰竭,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倘若患者的β-细胞尚有功能,就是用了胰岛素,等到胰岛细胞得到休息及一定程度的恢复,血糖稳定后,仍可停掉胰岛素改为口服药。由此可见,用与不用胰岛素取决于患者自身的病情,根本不存在“用了胰岛素就会变成胰岛素依赖”的问题。
误区八:过分害怕药物的副作用
有人认为长期口服药物会损害肝、肾功能,实际上,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来说,只要不是长期过量服用药物,应该是安全的。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由于药物排泄受到障碍,药物原形及代谢产物在体内缓慢积聚而加重肝肾负担,影响肝肾功能。故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须格外慎重。
, http://www.100md.com
误区九:完全凭自我感觉调整用药
血糖高低与自觉症状轻重或尿糖多少并不完全一致。有时血糖很高,却未必有自觉症状。因此,调整药物剂量主要应根据血糖,其他(如尿糖)均仅作参考。
误区十:别人用着好的药也拿来用
糖尿病用药强调个体化,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如胖瘦、肝肾功能状况、年龄等)来选药。别人用着好的药未必你也适用。当然,吃药也不能跟着广告走。
误区十一:服药方法不当
根据药物起效快慢不同,磺脲类药物(优降糖、达美康、美吡达、糖适平等)应在餐前半小时服用;诺和龙可在餐前即服;拜糖平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效果最好;双胍类药物最好餐后服药。另外,口服降糖药有长效、中效、短效之分,长效制剂(格列美脲、瑞易宁、优降糖),每日1~2次,中、短效制剂(达美康、美吡达、糖适平等)每日2~3次。,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