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医学在灾难和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2003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袭击了中国大地及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场战争中,我国首次将“非典”定义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现代社会中,灾难和突发事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可能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并引起社会动荡。
无论是灾难还是突发事件,二者均以其突然性打破了自然秩序,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另外还可造成群体众多伤病员,不是一般医疗资源所能应付的,因此必须要有一种异于常规的方式来处理大量伤病员,把各种可利用的医疗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有组织、有系统地救治尽可能多的病人。这种异于常规的组织工作方式即所谓的“灾难处置”或“灾难救援”,这一艰巨任务的承担责无旁贷地属于急救医学。
急救医学的临床特点
, http://www.100md.com
急救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为适应社会经济、人文而发展起来的。1994年美国急救医学学会将急救医学定义为:对于非预期的创伤或疾病提供即刻评估、处理、治疗和预防的专门学科,对需要提供紧急救助的伤病员必须做出快速决定以防止病人死亡或病情恶化。急救医学临床特点是:① 以病人为中心,不论病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② 连续性24小时服务; ③ 立即性服务,即病人一到急诊科马上为其解决问题;④ 对病人不间断地监测,评估病情,及时发现有潜在性危及生命的情况;⑤紧急救治病人:给予基本生命支持或高级生命支持,直到病情稳定; ⑥ 评估病人:对不危及生命的病人可用辅助设备进行检查评估; ⑦ 根据病情作出恰当的治疗,住院或转院; ⑧不限制病人:不限制病人的病情、人数、身份及费用;⑨突发状况:处理突发的意料之外的情况; ⑩大量病人:大量非预期的病人或伤员。从这一概念上讲,急救医学不仅限于医院急诊科,还把救治范围扩大到病人出事现场——院前急救以及危重病的生命体征监护——危重病医学。
美国之所以重视急救医学,是因为上世纪70年代每年有96万人死于心脏病,而约52万人死于冠心病,其中大部分是猝死,约2/3的猝死病人在到达医院前已死亡;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人数达15万,而致残者达40万,为美国第四大死亡原因,在40岁以下死亡原因居第一;每年公路车祸受伤140万人,致死5.1万,致残者15万。这些因冠心病、车祸意外伤害造成的突然死亡,只要有好的医疗紧急救援体系和专门的急救医师,现场展开积极救治,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基本心肺复苏术和高级心肺复苏术,即可使这些病人或伤员得到起死回生之效果。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始产生了急救医学,到目前已逐渐完善。正因为美国有完备的急救系统,在9.11事件中才能把死亡人数降至最低点。
, 百拇医药
构筑急救生命链
SARS虽然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北美两个国家,但因美国有完备的预防和应急机制,所以两国有不同的结果。正因为如此,近20年来,美国因心脏病及意外伤害死亡的人数已呈下降趋势,由此也逐渐形成了现代急救医学体系或急救理念,即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综合ICU三环相扣,构成了紧急救援医学体系。三环相互衔接,环环相扣,构成了一条捍卫人类健康的生命链——或救命链。
院前急救,即EMSS(Emergency Medicak Service System),即我国的“120”,实施快速奔赴现场进行检伤分类,现场急救,基本生命支持和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然后在监护下快速而安全地将病人送到医院急诊科。
医院急诊科即第二环,对运来的伤员进一步检查,分类,稳定生命体征,展开进一步救助。需要手术者送手术室,需要进一步稳定生命体征者送重症监护室,需要住专科病房者住院治疗,各得其所。
, 百拇医药
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进一步生命支持者,在重症监护室接受重点监测,使伤病员度过危险期,为其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这样通过从现场救治到医院急诊科和危重监护病房形成一条生命链,形成了一个现代急救医学的医疗体系,再加上一批训练有素、技术操作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深静脉穿刺技术及危重病监测技术的急危重病医护人员,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只要有重大灾难或突发事件,即启动这一急救系统,可有组织地、迅速地、高效准确地展开救援,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这次我们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打赢抗击“非典”战争,除了政府卫生部门领导的正确决策,CDC人员的努力外,还与启动了急救医疗体系有密切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三环相扣形成的急救生命链为主体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是急救医学的核心。相信在未来社会中,急救医学在应对灾难和突发事件中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百拇医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李春盛 2003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袭击了中国大地及)
在现代社会中,灾难和突发事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可能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并引起社会动荡。
无论是灾难还是突发事件,二者均以其突然性打破了自然秩序,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另外还可造成群体众多伤病员,不是一般医疗资源所能应付的,因此必须要有一种异于常规的方式来处理大量伤病员,把各种可利用的医疗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有组织、有系统地救治尽可能多的病人。这种异于常规的组织工作方式即所谓的“灾难处置”或“灾难救援”,这一艰巨任务的承担责无旁贷地属于急救医学。
急救医学的临床特点
, http://www.100md.com
急救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为适应社会经济、人文而发展起来的。1994年美国急救医学学会将急救医学定义为:对于非预期的创伤或疾病提供即刻评估、处理、治疗和预防的专门学科,对需要提供紧急救助的伤病员必须做出快速决定以防止病人死亡或病情恶化。急救医学临床特点是:① 以病人为中心,不论病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② 连续性24小时服务; ③ 立即性服务,即病人一到急诊科马上为其解决问题;④ 对病人不间断地监测,评估病情,及时发现有潜在性危及生命的情况;⑤紧急救治病人:给予基本生命支持或高级生命支持,直到病情稳定; ⑥ 评估病人:对不危及生命的病人可用辅助设备进行检查评估; ⑦ 根据病情作出恰当的治疗,住院或转院; ⑧不限制病人:不限制病人的病情、人数、身份及费用;⑨突发状况:处理突发的意料之外的情况; ⑩大量病人:大量非预期的病人或伤员。从这一概念上讲,急救医学不仅限于医院急诊科,还把救治范围扩大到病人出事现场——院前急救以及危重病的生命体征监护——危重病医学。
美国之所以重视急救医学,是因为上世纪70年代每年有96万人死于心脏病,而约52万人死于冠心病,其中大部分是猝死,约2/3的猝死病人在到达医院前已死亡;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人数达15万,而致残者达40万,为美国第四大死亡原因,在40岁以下死亡原因居第一;每年公路车祸受伤140万人,致死5.1万,致残者15万。这些因冠心病、车祸意外伤害造成的突然死亡,只要有好的医疗紧急救援体系和专门的急救医师,现场展开积极救治,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基本心肺复苏术和高级心肺复苏术,即可使这些病人或伤员得到起死回生之效果。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始产生了急救医学,到目前已逐渐完善。正因为美国有完备的急救系统,在9.11事件中才能把死亡人数降至最低点。
, 百拇医药
构筑急救生命链
SARS虽然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北美两个国家,但因美国有完备的预防和应急机制,所以两国有不同的结果。正因为如此,近20年来,美国因心脏病及意外伤害死亡的人数已呈下降趋势,由此也逐渐形成了现代急救医学体系或急救理念,即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综合ICU三环相扣,构成了紧急救援医学体系。三环相互衔接,环环相扣,构成了一条捍卫人类健康的生命链——或救命链。
院前急救,即EMSS(Emergency Medicak Service System),即我国的“120”,实施快速奔赴现场进行检伤分类,现场急救,基本生命支持和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然后在监护下快速而安全地将病人送到医院急诊科。
医院急诊科即第二环,对运来的伤员进一步检查,分类,稳定生命体征,展开进一步救助。需要手术者送手术室,需要进一步稳定生命体征者送重症监护室,需要住专科病房者住院治疗,各得其所。
, 百拇医药
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进一步生命支持者,在重症监护室接受重点监测,使伤病员度过危险期,为其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这样通过从现场救治到医院急诊科和危重监护病房形成一条生命链,形成了一个现代急救医学的医疗体系,再加上一批训练有素、技术操作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深静脉穿刺技术及危重病监测技术的急危重病医护人员,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只要有重大灾难或突发事件,即启动这一急救系统,可有组织地、迅速地、高效准确地展开救援,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这次我们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打赢抗击“非典”战争,除了政府卫生部门领导的正确决策,CDC人员的努力外,还与启动了急救医疗体系有密切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三环相扣形成的急救生命链为主体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是急救医学的核心。相信在未来社会中,急救医学在应对灾难和突发事件中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百拇医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李春盛 2003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袭击了中国大地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