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名医研究
编号:10343811
良医如春:“朱家军”诠释“朱良春现象”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89期
     南通不大,可南通朱良春的名字却在全国叫得响亮。当地业内人士都有感受,但凡参加全国性专业会议,做过自我介绍后,大多会得到这样的反应:“噢,南通的。你们那有位老中医朱良春”。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求治,往往只知道朱良春在南通,准确地址却无从知晓,于是南通市邮政局出现大量“江苏南通老中医朱良春收”的信件,而这些没有详细地址的信件往往都能准确无误地送到。这些患者着实聪明,朱良春在全国都知名,南通人能不知道吗。在2002年朱良春从医6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有人将这种现象叫做“朱良春现象”。本报当时也曾以《“朱良春现象”引起关注》的醒目标题作过报道。

    前不久,记者有幸赶往南通见证“朱良春现象”。但到了南通,记者的目光首先被吸引到了被全国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称之为“朱家军”的朱老的7个子女身上。在这两子五女中,有5位是高级中医师,老大学的是工科,退休后也做起了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的董事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这在中医界大概算得上是绝无仅有了。记者在南通期间,正赶上朱老带着“朱家军”在办“全国中医内科疑难病辨治提高班”,看着他们一家老小为了共同的事业忙前忙后,特别是当忙碌的间隙,7个人一字排开,坐在记者面前谈起他们的父亲时,不由得让人心生羡慕。在记者看来,他们充满情感的叙述,其实就是对“朱良春现象”的最好诠释。
, 百拇医药
    尊师重道

    大家都知道,我父亲早年从师章次公先生。章次公先生已经逝世40多年了,但时至今日,我们还能时时刻刻感觉到他的存在。1999年,为纪念先师逝世40周年,缅怀章次公先生之盛德,父亲主编出版了《章次公医术经验集》;2003年章次公先生百岁诞辰,父亲执意要在上海举办一次纪念活动,在从筹备到纪念活动开始的近一年时间里,所有的事他都要亲历亲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纪念活动中所有的文字东西,他都要一个字一个字地亲自审校。

    在南通的几天时间里,朱老对章次公先生的崇敬,记者也多有感受。说起自己的从医经历,言必及先师。他说跟师学习,有四点感受很深刻,一生都在影响着他。其一是先生倡导的“发皇古义,融会新知”,这8个字告诉我们,学中医不能有门户之见,必须兼收并蓄。其二是博览群书,从历代医学名著到各类医案笔记都要努力研习涉猎,以便从中悟到辨证论治的思想和方法。其三是治学严谨,因为章先生记忆力惊人,学生在回答他的问题时,引经据典稍有差错,他都会一一给予纠正,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你必须在读书的时候认真细致,改变似是而非的毛病。其四是平民意识,先生每天给穷人看病,往往分文不取,而且态度真诚和蔼,对特别贫穷的人,还免费给药,以致人送雅称“平民医生”。
, 百拇医药
    学而不厌

    我们小的时候,每天都要在一张八仙桌上做作业,而父亲总是坐在我们旁边看书,那情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在也是,晚上看过电视新闻后,一定看要书。有人说,父亲就像海绵一样,永远不停地在吸收新的东西。每当他在浏览医药杂志时,看到好的文章都要摘录下来,拿给我们看。以前,他给我们每人买了一个小本子,让我们每天记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但我们都没能坚持下来,只有父亲一直在以身作则,直到现在87岁了,仍在坚持“每天必有一得”,写读书心得和日记。

    记者到南通,下了飞机去拜访朱老,看到的情景正好印证了上述说法。当时已经是晚上七八点钟,朱老正在他雅致的书房里看书,书名叫做《思考中医》,作者是一位年轻学者。朱老连声向记者称赞:“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很不简单。”随手翻来,这本书大概是写要重视中医经典学习的问题,书上不少地方已经被朱老画上了一条条红线。

    在“全国中医内科疑难病辨治提高班”期间,朱老自始至终坐在课堂里,无论是名老中医还是一般医师讲课,他都节节不落,甚至自己学生在台上讲,他也坐在下面认真聆听。弄得学员们无比感动,他们说,朱老的精神感召着我们,我们岂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而朱老莞尔一笑:“我也是学生啊。”
, http://www.100md.com
    诲人不倦

    父亲几乎天天都要收到很多来信,有求教的,有问病的,他封封信都亲自回复。前几天,他刚从广州回来,有一封信我们收到后没有马上给他,还弄得他老大不满意:“怎么到今天才给我?”尤其是对那些基层医生的来信,他是有问必答。还有很多人,仅仅是因为仰慕父亲的医术,便要求拜父亲为师,比如四川绵阳市中医院有位主任医师,还是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南通有位老中医叫朱良春,临床善用虫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后来工作后,又屡屡看到父亲的文章,便萌发了拜父亲为师的念头,于是找机会把他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很快就接受他为遥从弟子,二十几年了,书信来往从未间断。用以前我妈妈的话说,就是父亲教起学生来掏心。粗粗算来,父亲至今少说已教了400多位学生了。碰到特别得意的弟子,他不但教起来格外认真,重点培养,而且还尽全力举荐。有个叫朱步先的弟子,父亲发现他聪明好学、谦虚谨慎、记忆力超人,而且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便开始对他格外偏爱。1982年卫生部中医司组织国内专家编写《实用中医内科学》,出版单位请父亲推荐几位统稿人,父亲便把朱步先推荐了上去,而且说明“他是我的学生,但没上过高等院校。”所谓统稿,就是给教授修改文章,连中医学院都没上过的人,来做这项工作岂不是开玩笑。但父亲坚持让人家先试用一个星期,行就用,不行不用。对方勉强同意了,但条件颇为苛刻:改5篇文章,一个星期交卷。看医学专著不比看小说,不但要修改文字,还要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但当时那种情况下,父亲只好答应了。朱步先对父亲的举荐非常感激,结果5天就完成了任务,送去后,出版社总编李迪臣十分惊讶,得出的评价是“修改得体,观点明确,文从字顺,特别是引文,经过校对,字字准确”。就这样,朱步先进了《实用中医内科学》统稿班子,由此他的才华被发现,进而被调进北京工作。
, 百拇医药
    听得出来,上面这段故事肯定是朱老讲给儿女们听的,因为在几天的接触中,朱老也曾绘声绘色地向记者描述过这段经历,从他的言谈和表情中,谁都能感觉得到,他时至今日仍在为有这样优秀的弟子而欣喜而得意。据悉,在朱老80华诞的时候,现已定居英国的朱步先先生和夫人一起专程飞回南通参加庆典。庆典会上他深情地谈起了自己的感受:“我追随朱师问业三十余载,抚今追昔,百感交集。当我未及弱冠,初涉医林,僻居苏北小镇,异常艰困,朱师已是赫赫有名望的医生了,但他毫不鄙弃我这样的后生,在百忙中为我释疑解惑,指点迷津,并尽可能帮助我改变环境,求得进一步深造。乃至1985年我有缘奉调进京,进入中医研究院工作。饮水思源,师恩难忘!”

    体谅患者

    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家里经常会有人来找父亲看病,只要有人来,别管他在干什么都会放下,去接待病人。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个再障病人,家里很穷,父亲很多年一直在给她看病,只要她来了,父亲放下手里的事就去给她看,妈妈则忙着端茶倒水。父亲在家里看病都是义务的,从来不收诊费,而且对像这样家庭生活困难的,爸爸妈妈还要经常接济他们。而且,他还曾经自费创办《民间医药月刊》,搜集一些民间单方、验方,刊载在上面,免费发给患者,以便他们就地取材。现在也是,87岁的人了,每当出诊,一个上午少说也要看四五十位病人,从8点坐下,就不再站起来,一直到把已挂号的病人看完,常常要拖到下午一两点钟。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时间,他一上午尽量少喝水,他常说:“我去5分钟,病人就要多等5分钟,特别是一些外地来的患者,早一点看完了,好让人家早一点回去。”我们一直主张给他限号,父亲始终不同意,遇到外地农村来的病人,他总是同意给人家加号。
, 百拇医药
    博采众长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父亲认为这个宝库,主要有三个内容:其一是历史保留下来的大量文献资料;其二是老中医长期实践积累下来的经验;其三是流传在民间的一技之长和单方验方。前两项内容大家都比较重视,最容易让人忽视的往往是第三项内容,于是父亲在南通市中医院当院长的时候,发掘整理了三位土专家的经验,使之发扬光大,并将他们三人收为中医院的正式职工,而南通中医院后来也因为这“三枝奇葩”而闻名海内外。

    “朱家军”讲述的这件事,的确很有名,特别是“季德胜蛇药”至今仍驰名中外。关于这一段往事,即将出版的《杏林春暖》一书中作了详细生动的描写,在征得作者同意后,我们摘录了其中的一个片断,以《朱良春与“三枝奇葩”》为题在同期发表。, 百拇医药(胡京京)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第一届国医大师 > 朱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