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一基底动脉狭窄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一基底动脉狭窄的安全
性及近中期疗效。
方法 2003年5月至2003年8月我院6例症状性椎一基动脉
狭窄患者接受了经皮腔内支架成术。
结果 6例狭窄段血管均位于椎动脉开口部。
其中右椎动脉4例,左椎动脉2例。MoriA型病变6例。手术成功率100%,平
均狭窄率从86%(70%~95%)下降到10%(0%-20%)。围手术期内未发生严重
并发症。按Malek评分,疗效极好4例,疗效好2例。术后随访1-3月(平均
未出现缺血性神经事件。
结论 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一基底动脉
狭窄安全、有效、近期疗效好
[关键词]椎动脉 狭窄 管成形术
近年来,随着微创器械及介入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症状性椎一基底动脉
狭窄治疗的历史。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前途的手
段。该项新的技术临床应用时间较短,许多问题尚未解决,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疗效。为此,我们总结了6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椎动脉内支架成形
术治疗经验。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3年5月-2003年8月因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接受经皮
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患者6例。均为男性,年龄45-71岁,平均62.8岁。发作
性眩晕5例,眩晕伴视野缺失1例。即往有高血压病4例,糖尿病3例,高血脂
症5例。全组术前均经CT或MRI检查。术前常规进行椎动脉双功能超声检查
以及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动脉狭窄率参照NASCET[1]测量方
法。按Mori分型法对“责任”病变进行分型[2]。本组椎动脉狭窄程度70%-95%,平均86%,病变血管均属MoriA型。
1.2 手术方法
6例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股动脉入路。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置
入6F鞘,利用导丝导管技术将6F导引导管(MPDENVOYCordis)置于患侧锁
骨下动脉,静脉注射肝素1mg/kg体重。在路径图指导下,0.014微导丝通过狭窄
段血管,然后沿导丝将内支架跨狭窄段准确放置和释放。支架释放压力遵照小量、多次、缓慢的原则,一般压力为8-10atm。支架选用BX(美国Cordis公司)和
AVE(美国Metronis公司)。术后造影复查即刻结果。
1.3 围术期药物治疗 术前2d开始口服阿斯匹林100mg/d,术前2h开始持续
静脉泵入尼膜地平1mg/h或保达新5ug/h,术中肝素抗凝,术后肝素自然中和,皮下注射速避凝0.4ml,每12h1次。术后3d开始服用噻氯匹定250mg,每日1
次,持续2周,以后长期服用阿斯匹林100mg,每日1次。
2 结果
6例狭窄段血管均位于椎动脉开口部,其中右椎动脉4例,左椎动脉2例。
本组技术成功率100%,平均狭窄率从86%下降到10%(0%-20%)。围术期未发
生严重并发症。按Malek评分[3]即:1分(极好):指随访期内无神经系统缺损和
椎一基底动脉缺血症状:2分(好):指无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在3个月内椎一
基底动脉TIA不超过1次:3分(较好):有轻微的神经缺损,每月椎一基底动
脉TIA发作不超过1分:4分(差):神经系统临床症状无改善和(或)椎一基
底动脉缺血症状呈持续性;5分: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本组随访1—3月,1分
4例,2分2例。
3 讨论 .
由于缺乏可靠的非侵袭性诊断方法,传统的症状性椎一基底动脉狭窄的诊断
主要依据眩晕、共济失调等临床表现。颈部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经颅多普勒检查,虽然能显示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管壁的形态和病变,直接测定Willis颅底动脉环各
个分支血流的流速、流量和流向,间接地反映出椎动脉血管狭窄的程度。但迄今
为止尚不能完全取代脑血管造影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以清晰而精确地显示
颅内、外的大、小血管的形态和病变,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以往椎一基底动脉狭窄的治疗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如扩张血管、抗血小板
聚集、抗凝治疗等,对轻度狭窄的病人,症状可能有所改善,对中度或重度狭窄
的病人往往是无效的。而且狭窄供血区域内卒中事件的发尘亦不能降低。外科手
术是一种治疗方法。可以采用椎动脉成形或椎动脉与同侧颈动脉或锁骨下动脉吻
合。这些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并发症多,围术期血管闭塞率高,远期效果差[4,5],所以限制了外科手术的广泛开展。
近年来,随着介入器械及血管腔内技术的发展,椎一基底动脉内支架成型已
成为可能,国内、外学者均进行了尝试和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6,7]。
我们在3个月内连续行椎动脉内支架成形术6例,均获得成功,未出现手术
并发症,且手术后效果显著,表明对选择性椎动脉狭窄病人采用内支架成形术是
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虽然本组病例均获成功,但椎动脉内支架成形术仍有一
定的风险,如动脉内膜撕脱、血管破裂或血管急性闭塞,尤其是颅内段椎一基底
动脉病变。因此,必须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Mori等[2]根据狭窄血管的结构及成型术经验将狭窄血管长度和几何形态分为三型,A型:狭窄长度小于等于5mm,同心和中等程度的偏心;B型:5-10mm
长,·极度偏心,中等成角:C型,狭窄长度大于10mm,极度成角(>90‘)。A
型最适合行内支架属入术。本组6例均属A型病变。
手术适应征有:
1、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病人
塞。
2、优势侧椎动脉狭窄。
3、双侧椎动脉狭窄。
椎动脉直径狭窄率≥70%,合并对侧椎动脉闭
对有颅内肿瘤、脑出血或MoriC型病变者属手术禁忌。
为了预防手术并发症,应严格手术操作程序,支架选择不宜过大,原则上所
选支架直径略小于狭窄段正常动脉的管径。支架过大会导致血管破裂,过小会发
生移位。目前没有专用的椎动脉内血管支架,所选支架均为冠脉球囊扩张式支架。
支架定位扩张时必须缓慢渐进扩张,达到支架完全扩张压力时间一般需持续
5-10s,过快、过大压力的扩张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另外,为了防止导丝、导
管刺激椎动脉引起血管痉挛,术前2h开始至手术全程结束,持续静脉泵入血管
扩张药物是必要的。一般采用静脉泵入尼莫地平(1mg/h)或保达新(5ug/h)。
术后维持血压的平稳是预防脑出血有效的措施。术中及术后24h持续血压监测,应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静脉滴注维持调节血压在正常或稍偏高水平。
为了减少支架詈入后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术前丌始阿斯匹林、术中肝素
化、术后肝素自然中和,并于术后开始皮下注射速避凝0.4ml,每12h一次。持
续3天。3d后接用抗小血制剂,如:噻氯匹定或阿斯匹林。
应用支架詈入治疗椎动脉狭窄的历史仅有2年多,所以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
观察。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专用的脑血管支架将被研制,应用例数将成倍增加,临床研究将会深入,许多问题将会解决,真正使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一基
底动脉狭窄成为常规疗法。
参考文献:
1、 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 COllabOratOrS.
Beneficial effect Of carotid endanerectomy in symptomadcpatients with
high-grade carotid stenosis.NEngl JMed,1991,325:445-453
Morf, FukUOka M, KazUa K, et a1. F01lOW-Up study aner intracranial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 cerebral ballOonangiOplasty,AJNR,1998,19:1525—
1533
MalekAM,HigashidaR。1r,phatourosCC,etal.reatmentOfpostehOrcircula“On
ischemiaw hextracranialpercutaneousballOonangiOplastyandstentplacement,Stroke,1999,30:2073-2085 ·
ImparatOAM。Venebralanerialreconstracdon:aninteen-yearexperience.JVasc
Surg,1985,2:626-634
SpetzlerRE Hadley 4T\f,MartinNA,etal.VertebrObasllarinsuf6ciency:panl.
microsurgical treatment Of extracranial vertebrObasllar disesse.Neurosurg,1987,66:648-661
Chastain HD,Campbell MS,Iyer S,et a1.Ex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 stent
placement:in·hosp讧alandf011W-Upresults.了Neurosurg,1999,91:547—552
姜卫剑,王拥军,杜彬,等.经皮经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一基底动脉狄窄
7例报告.脑血.管疾病杂志,2002,2:9—12(刘建林 刘亚民 屈根学 张勤奕)
閻庣敻鍋婇崰鏇熺┍婵犲洤妫橀柛銉㈡櫇瑜帮拷
闂佺ǹ绻楀▍鏇㈠极閻愮儤鍎岄柣鎰靛墮椤庯拷
闁荤姴娲ょ€氼垶顢欓幋锕€绀勯柣妯诲絻缂嶏拷
闂佺懓鍚嬬划搴ㄥ磼閵娾晛鍗抽柡澶嬪焾濡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