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25181
的心理干预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11日 《现代护理报》 2004.02.11
     SARS的突如其来和其极强的传染性,导致患者产生深深的恐惧,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护士要把握病人的心态,以恰当的方式与患者沟通,让患者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SARS,战胜SARS。在护理SARS患者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做好SARS病人的心理护理,使许多非典患者尽快走出困境,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明确交流目的

    1.了解患者心理,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临床实践和近代研究表明,不良的心理因素可以致病,良好的心理因素可以治病。很多SARS患者既渴望住院治疗,又怕交叉感染;既怕将疾病传染给亲朋,又怕亲朋疏远他。同时为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护理人员在治疗操作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也使病人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病人,耐心听取病人诉说,及时给予疏导,并耐心为其讲述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说明隔离的目的和意义,使病人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从而得到心理安慰。

    2.取得患者的信任,确保病人配合治疗。有的SARS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出现恐惧、不信任心理,不配合治疗。这时要积极引导,耐心解释,稳定病人情绪。可与医生一起出面作适度的保证,以取得病人的信任,确保病人配合治疗。

    3.帮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的SARS患者因病情反复,治疗效果不理想,悲观、失望、愤懑甚至绝望厌世。对这种病人,护理人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随时观察其情绪变化,理解患者的心情,尽量满足其物质、精神上的需要,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掌握交流技巧

    护理人员在和病人交流时,要根据病人的性格、爱好等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病人健谈、开朗,护理人员可认真倾听患者,以收集重要资料;病人沉默寡言,表达能力差,交流时可采用开放式交流,对患者进行引导或重点询问;对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使用非语言性交流,采用目光、手势等方式传达信息,或是扶之从床上坐起,为其拍拍背,鼓励其咳嗽、排痰等,也可以起到心理护理的作用。

    提高自身素质

    由于SARS患者的特殊性,护理人员更要重视自身修养,给SARS患者更多的关怀和温暖,同时护理人员需做到举止端庄、技术娴熟,这些都有利于减轻病人心理压力,使病人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史艳丽),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