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学专家 > 正文
编号:10344207
——记北京大学药学院院长彭师奇教授和他的“中德联合实验室”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12日 白毅 《中国医药报》
身居斗室心系创新,——记北京大学药学院院长彭师奇教授和他的中德联合实验室,工棚房搞科研无怨无悔,氨基酸为原料独辟新法,寡肽类拓新域碶而不舍
     1989年的初秋,在首都机场,从法兰克福飞往北京的汉莎航班上,一位中国学者,带着几大箱的书籍、仪器、试剂和分子模型,满怀信心地开始了回国创业之路。他,就是北京大学药学院现任院长彭师奇教授。

    “工棚房”搞科研 无怨无悔

    结束了三年由联邦德国洪堡基金资助在汉诺威大学的博士后研究,放弃了不少国外著名研究机构的邀请后毅然回国,许多人对彭师奇的这种行为都在心中划了个问号。而这位1969年从北医药学系本科毕业,去西北基层锻炼了八年后,又回到母校继续深造,获得中国首批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江西籍学者回答得却简单而又实在:“就是想回来做点实事”。

    有一间200平方米的实验室,能容纳从德国带回来的仪器以从事科研,是彭师奇回国后的惟一要求。但当时,这惟一的要求也成了奢求,学校只能给他一间牙刷厂腾出来的110平方米的工棚式简易房作实验室。在他的努力和德国友人的帮助下,1992年这个实验室被正式命名为“中德联合实验室”。

    创业是艰苦的,申请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3万元人民币成为实验室的全部经济支撑。实验台是用石板搭成的,室内连最起码的通风设备也没有。猖獗的老鼠经常把书籍、资料咬的面目全非,为此,他的孩子从别处抱来了一只刚刚出生的小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