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44799
年轻人心病多源于儿时,心理问题应提前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16日 北京青年报
     年轻人的“心病”多数源于十几岁甚至几岁时

    最近,友谊医院神经科心理门诊专门为寒假中的中学生进行了一场心理讲座,心理门诊的柏晓利大夫介绍,每到寒暑假期间就诊的学生都非常多,虽然他们的心理问题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如果家长不重视、医生不能尽快干预,这些孩子得不到及时帮助的话,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生活、工作、婚姻。

    ■孩子们可能并不快乐

    柏晓利大夫介绍,过去40、50岁的人心理问题较多,可现在经常是14、15岁或是20岁左右的病人在门诊就诊,而且这样的病人越来越多。

    现在,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反映在很多方面,有一项调查说,全世界9分钟就有一个14到24岁的人试图自杀,每90分钟就有一个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杀成功。他们自杀无论成功与否,身边的亲友都会受到极大影响,所以,家人们要特别关注孩子的精神健康。
, 百拇医药
    去年年底,柏大夫在一所重点中学进行健康讲座,将近500个孩子中有280个觉得自己不快乐。除了很少部分觉得在学校不如在家快乐外,大部分是觉得在家不快乐。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让孩子和家长失去了交流的平台,只好找同年龄的伙伴来倾诉或在网络上寻找知音,许多孩子还存在考试焦虑。这些情况提醒人们,争取给孩子们一些帮助,否则这些孩子进入青年时期就会感觉力不从心。

    ■身心发育不平衡使青春期的孩子易偏激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出现问题是因为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平衡。在身体发育的时候,孩子容易惊慌、恐惧、不知所措,尤其是第二性征的出现,让孩子们自己觉得身体已经是个大人,可是心态还停留在孩子的层次,对问题考虑得不周到、不深刻,语言表达不够完整,喜欢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感觉,所以,那个时候孩子的反应是急风暴雨似的,容易惹祸,爱做比较偏激的事情。

    有一个小女孩从小就是家里的掌上明珠,有一次,爸爸的手表放在桌上,晚上要戴的时候发现表盘裂了,爸爸问她有没有碰过手表,她说没有,爸爸说了一句“没人碰那怎么碎了”。第二天,孩子没去上学而是准备好了遗书,到附近的高楼上准备跳楼。因为青春期的孩子非常敏感,自尊心很强,希望被信任。如果得不到亲近的人的信任,心理问题会被夸大,出现不平衡。青春期的孩子容易酗酒、吸烟、大把地花钱来强化自己是个大人,或是过度模仿、节食等等。由于他们对外面的世界不了解,不容易适应外界的变化,如果对老师、家长不能坦言,他们就只能自己在网上或是跟同伴一起聊。许多问题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自己的答案,无论是关于性还是婚姻,让孩子了解是怎么回事,减少他们走弯路、做错事的可能。
, 百拇医药
    ■平等地沟通永远没有错误

    对待所有的孩子,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和父母是一种平等、同伴式的关系,而不是让孩子一见就怕,见了就躲。现在家长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回到家里怒气可能就会发在孩子身上,这种怒气转移会切断和孩子感情的联系。年轻的父母除了修补自己的问题之外,还要注意不要迁怒于孩子,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所以,家长只需要保持和孩子良好的感情交流就好,至于孩子想干什么,不要用自己的经验去套,相信他能够设计自己的未来。

    年轻人因为没经验会摔跤,但是,他们有时间和机会去“疗伤”,摔一下反而更容易体会人生。家长要做的只是一些指导性的工作,在适当的时候提醒他们,但是不能强求,让孩子有独立思考和自由空间。如果夫妻关系有问题,不要因为自己的问题而对孩子有过分依赖,更不能把感情全转移到孩子身上,免得让孩子形成不正常的依赖关系,对孩子将来的婚姻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心”的问题要从源头预防
, http://www.100md.com
    医生认为,20多岁年轻人出现的问题可能并不是现时的原因造成的,多数是十几岁甚至几岁时就出现的。比如:6岁到11岁是少年时期,孩子们的异常可能表现为多动,但很

    多问题并未显现,家长一般不会往心理问题上想,这些问题在成长中被淡化了,但是到了青春期,问题会逐个显现出来,家长们往往觉得很奇怪:“以前很乖的孩子现在怎么变成什么事都不听话,跟大人作对的讨厌孩子呢?”家长一回家,孩子就钻到自己的屋子里,讨厌大人唠叨甚至顶撞父母。这样的孩子如果就业或走进婚姻,一旦压力出现时,小时候存在的问题就会显露出来。所以对于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无论是医生、家长、老师都要管,这可能是20、30岁人心理问题的源头,不让更多的孩子带着心理问题长大。

    有的孩子到成年很容易就把童年的问题带到婚姻里,有一个年轻的父亲,从小生活在一个缺少爱的暴力家庭,他自己总想“我要是当了爸爸,一定不打孩子,给妻子和孩子一个最好的生活空间。”可是,他走进婚姻之后发现婚姻并不是想像中那么完美和幸福,对婚姻的不安全感造成他长期的压抑情绪。有一次孩子考试没考好,他动手打了孩子,打完孩子之后他几乎崩溃,因为他觉得自己不是个好父亲,陷入了强烈的自责中。在他心中出现了父亲打他时产生的愤怒和仇恨心理,对自己童年时期不幸的回忆和对自己行为的担忧使他陷入了抑郁。其实,问题不是仅仅在这次事件中,在他的家庭中发生的事是他试图极力避免的原生家庭的行为模式。他自责他为何没有避免。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心理问题应该提前干预,在儿童或青春期给孩子们帮助,就会避免这些孩子在现存的婚姻和其他生活中出现问题。 ■文/本报记者于巍,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