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文摘专辑
编号:10345404
消化系统疾病(2004.02.16)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95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及复发性胰腺炎

    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及复发性水肿型胰腺炎的疗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近4年来对急性及复发性胰腺炎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观察了其疗效。该院的邴玉芝医师等将所作的临床观察报告刊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第23卷第12期中。

    将68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4例;将52例复发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6例。在治疗时,对照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及复发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禁食、补液、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治疗。应用654-2

    10mg肌肉注射,每天1~2次。静脉滴注西米替丁注射液(每支200mg)400mg,每天2次,抗生素应用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200mg,每天2次,静脉滴注,控制胆系感染,疗程3~7天。治疗组:所有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每支10ml,相当于红参、麦冬各1g)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应用7~10天。清胰汤煎剂(由大黄、黄芩、红花、枳壳、元胡、木香、当归等组成)每天1剂,水煎取200ml,分2次胃管注入,闭管30min。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5、7、14天测定血、尿淀粉酶,进行t检验。经治疗后,对照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显效率50.00%,总有效率88.2%;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显效率53.8%,总有效率 96.2%,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百拇医药
    中医学认为,该病治宜理气攻下、清热解毒。近年来研究发现,急性胰腺炎发作时胰腺微循环障碍是导致胰腺充血、水肿、出血、坏死的主要原因。参麦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能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改善微循环,减轻胰腺组织病变程度,从而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清胰汤具有通里攻下、清热解毒功能,有抑菌、抗炎、利胆和促进肠蠕动作用。以上邴玉芝医师等所作的临床观察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尤其是对复发性水肿型胰腺炎疗效显著,据此,他们认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健胃愈疡颗粒剂可增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该病的年发病率为0.85‰,男女发病比例约为3~4:1。由于近年来对该病采用根治幽门螺杆菌(HP)、运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方法,其近期愈合疗效可靠,但溃疡复发仍难以避免。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张炜宁等认为该病虽然病证复杂,但均有“木郁土虚”的共同病理变化,故主张治疗本病当以疏肝健脾理气为主,辅以化瘀、清热、解毒、生肌。他们据此研制了健胃愈疡颗粒剂,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临床观察。将6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另设无消化性溃疡者10例为阴性对照组。最终完成临床研究者治疗组30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予健胃愈疡颗粒剂(由柴胡、党参、白芍、延胡索、白芨、青黛、珍珠层粉、甘草组成)9g,口服,3次/d;对照组予雷尼替丁(0.15g,口服,2次/d)加硫糖铝(1.0g,口服,3次/d),HP阳性者加用阿莫西林胶囊(0.5g,口服,3次/d),对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甲硝唑(0.4g,口服,3次/d)。4周为1疗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除服用指定药物外,不使用其他任何药物治疗。结果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胃黏膜表面上皮细胞中有阳性表达,其主要表达在细胞膜或细胞质;无胃黏膜损伤病变者胃黏膜几乎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mRNA表达;胃溃疡患者溃疡区域边缘可见少量表达。经健胃愈疡颗粒剂及西药治疗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mRNA呈现上增性表达,治疗组及对照组增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作用相近。根据这一观察结果,推测健胃愈疡颗粒剂通过增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进而提高溃疡愈合质量,从而达到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目的。根据此项研究撰写的论文刊登在《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年第2卷第1期24~26页。
, 百拇医药
    胃灵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1978年WHO将该病定为胃癌癌前状态,故临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早期有效的治疗以防癌变就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陕西省汉中市3201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的魏伯秦医师等应用自拟胃灵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新中医》2003年第35卷第12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将176例CAG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6例口服胃灵汤治疗,其方由党参、茯苓、丹参、香附、焦三仙、蒲公英、高良姜、女贞子、白芍、桂枝、大黄、炙甘草、炙黄芪、炒白术(以水煎汤剂或以水煎提醇法制成口服液),每次10~20ml,每天3次。以水煎服时根据患者每天大便次数来调整大黄和白芍的剂量;若伴胆汁反流加厚朴、姜半夏;气滞明显加柴胡、枳壳;阴虚明显加玉竹、石斛;HP强阳性加连翘、黄连;有糜烂出血加白芨、海螵蛸。15天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后评定疗效。对照组80例用西药对症治疗,胃胀用西沙比利或吗丁林,胃痛用颠茄合剂,若伴贫血予以维生素B12和叶酸,HP强阳性者予口服抗生素(阿莫西林、甲哨唑、果胶必)。疗程同治疗组。2组治疗3疗程后,观察症状疗效、病理疗效以及治疗前后HP变化情况。经治疗后,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病理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7.1%,对照组为30.1%,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HP清除率治疗组为88.46%,对照组为84.61%,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百拇医药
    慢性萎缩性胃炎归属于中医的“痞症”、“胃脘痛”范畴,1989年有关专家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诊断定名为胃痞,其病位在胃,病机根本为脾胃虚弱。以上魏伯秦医师等自拟的胃灵汤以益气温中、理气活血为立方大法,正切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以上其所作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亦表明,胃灵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良好。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临床上常见的原因不明的功能性肠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目前认为,病因包括精神、遗传、免疫、感染、食物等,目前尚无特异性药物治疗。浙江省湖州市肛肠专科医院的张金炎医师等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该病腹泻型44例,效果明显,并设西药38例进行了对照,有关报道刊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第13卷第12期中。

    将IBS腹泻型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内服中药,其方由柴胡、白芍、吴茱萸、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桔梗、枳壳、丹参、酸枣仁、夜交藤、甘草所组成。在治疗中随症加减,口服匹维溴铵50mg,每日3次。对照组仅服匹维溴铵50mg,每日3次。两组病人均调节情志,调整饮食,消除病人的抑郁、紧张情绪,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禁酒、油腻及辛辣刺激食物。疗程2个月,治疗期间停服其它药物。经治疗后,治疗组44例中临床治愈27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治愈率61.4%,总有效率95.5%;对照组38例中临床治愈10例,好转16例,无效12例,治愈率26.3%,总有效率68.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IBS属中医“泄泻”、“腹痛”、“郁症”等范畴。情志不舒,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横逆犯脾,日久可累及肾阳。该病肝郁脾虚,虚实夹杂,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而缠绵难愈。以上张金炎医师等所用的中药方补泻兼施,标本兼顾,疏肝解郁、理气健脾有机结合,使肝郁解、脾运健,且消不伤正,补不碍滞,从根本上调整紊乱的肠道功能。而西药匹维溴铵为选择性的胃肠道钙离子拮抗剂,可缓解肠道痉挛,使肠道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无全身副作用。以上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亦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效果明显。据此认为,在临床上采用中西结合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不失为一种良策。,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