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朝医药学交流史
中朝两国医药学交流历史悠久。早在公元二世纪,中医药学就传入了朝鲜。公元六世纪中叶,梁王应朝鲜王的请求,开始派医生到朝鲜讲授阴阳五行及药物学知识。朝鲜医书《百济新集方》中就收录了《肘后方》中的“治肺痈方”、“治疗肿方”。隋唐时,很多朝鲜学者、学医者相继到中国留学医学,大量的中医药书籍随他们的回国而陆续传入朝鲜。
宋帝应朝鲜王的请求,多次派遣医官及招募的民间医生越海到朝鲜讲授中医药学。中国商人也越海到朝鲜经营药材贸易。大量的中医药书籍、中药材或通过政府的馈赠或通过海上通道陆续传入朝鲜。如公元1078年,朝鲜文宗帝病中风,上表“自陈风痹,请医官药材”,翌年,宋神宗谴翰林医官邢糙、朱道能等88人赴朝鲜为文宗帝治病,并赠送中药材100种。公元
1091年,宋哲宗令人抄录了一批医药书目,交给当时回国的朝鲜使者李资义带回国。
十五世纪初,明太医院将《针灸铜人经》、《针灸铜人仰伏彩画》赠朝鲜,并教授朝鲜医药使者药材真伪鉴别方法。朝鲜政府颁布中药材输入鼓励政策,允许生药铺私自输入中药材,更促进了中朝两国间的药材贸易。
十七世纪初,朝鲜派人到明太医院求教医学疑问,明帝命太医傅懋光等
4人对朝鲜医官提出的32题质疑诸问尽心教习,逐一解答,并相互进行学术讨论多次。
自宋代至十九世纪末,朝鲜除对已传入的中医药书籍进行研习外,还进行了大量的翻刻刊行,极大地普及了中医药,也使很多珍贵的古代中医药书籍得以在朝鲜保存下来。如成书于公元1445年的《医方类聚》,就收录我国明朝以前医籍达150种,且保存较为完整。
汉代,朝鲜药物就已传入中国。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当时传入中国的朝鲜药材6种。如细辛、商陆等。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还说:细辛,今用东阳临海者,形段好,但辛烈不及华阴高丽者。隋唐是朝鲜医药传入中国的全盛时期,《外台秘要》中就记载有“高丽方”。两宋时,朝鲜的药材则以赠送、进贡及民间贸易交流的形式传入中国。明代朝鲜医书《东医宝鉴》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有多种翻刻版,明、清医家在自己的著作中开始引用了该书的内容。
二千年的中朝医药学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中朝医药学的内容,也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 百拇医药(李正安)
宋帝应朝鲜王的请求,多次派遣医官及招募的民间医生越海到朝鲜讲授中医药学。中国商人也越海到朝鲜经营药材贸易。大量的中医药书籍、中药材或通过政府的馈赠或通过海上通道陆续传入朝鲜。如公元1078年,朝鲜文宗帝病中风,上表“自陈风痹,请医官药材”,翌年,宋神宗谴翰林医官邢糙、朱道能等88人赴朝鲜为文宗帝治病,并赠送中药材100种。公元
1091年,宋哲宗令人抄录了一批医药书目,交给当时回国的朝鲜使者李资义带回国。
十五世纪初,明太医院将《针灸铜人经》、《针灸铜人仰伏彩画》赠朝鲜,并教授朝鲜医药使者药材真伪鉴别方法。朝鲜政府颁布中药材输入鼓励政策,允许生药铺私自输入中药材,更促进了中朝两国间的药材贸易。
十七世纪初,朝鲜派人到明太医院求教医学疑问,明帝命太医傅懋光等
4人对朝鲜医官提出的32题质疑诸问尽心教习,逐一解答,并相互进行学术讨论多次。
自宋代至十九世纪末,朝鲜除对已传入的中医药书籍进行研习外,还进行了大量的翻刻刊行,极大地普及了中医药,也使很多珍贵的古代中医药书籍得以在朝鲜保存下来。如成书于公元1445年的《医方类聚》,就收录我国明朝以前医籍达150种,且保存较为完整。
汉代,朝鲜药物就已传入中国。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当时传入中国的朝鲜药材6种。如细辛、商陆等。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还说:细辛,今用东阳临海者,形段好,但辛烈不及华阴高丽者。隋唐是朝鲜医药传入中国的全盛时期,《外台秘要》中就记载有“高丽方”。两宋时,朝鲜的药材则以赠送、进贡及民间贸易交流的形式传入中国。明代朝鲜医书《东医宝鉴》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有多种翻刻版,明、清医家在自己的著作中开始引用了该书的内容。
二千年的中朝医药学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中朝医药学的内容,也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 百拇医药(李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