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微波消融治疗房颤
心房纤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人群患病率约为0.5%~1.0%,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70岁以上可达7%~10%。严重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的比例高达60%~80%。
房颤增加血栓栓塞发生危险,降低心排量,影响心脏功能从而增加死亡率。房颤导致死亡的原因有血栓栓塞、心功能衰竭和房颤治疗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等。所以房颤可严重影响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后的远期疗效,因而房颤的外科治疗倍受关注。
房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降低心室率,但其窦性转复率低。介入治疗(如导管消融)的技术和疗效还有待改进。房颤的外科治疗已有十余年的历史,改良迷宫手术目前仍是经典的外科术式。近年在改良迷宫Ⅲ型手术的基础上,有多种外科消融方法已用于临床,力图简化迷宫手术,这些消融方法包括微波、射频、冷冻、超声和激光等。
自2001年10月至2003年8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共完成房颤微波消融术19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0例,年龄31~62岁。患者房颤持续时间为0.5~10年。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包括二尖瓣置换16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3例。消融方法采用经心内膜消融17例,非体外循环经心外膜消融2例。消融线路包括左房后壁4个肺静脉口周围的连线、左下肺静脉口与二尖瓣后瓣环之间、左上肺静脉口与左心耳之间及下腔静脉入口后壁至三尖瓣后瓣环之间。
在19例房颤微波消融术中,无手术死亡,无外科出血并发症。术后24小时窦性转复率为79%,术后2周为58%,术后2个月为71%,术后3个月为80%。1例因窦房结功能不全心动过缓于术后2周安装永久起搏器。
至2003年,全世界共报道外科应用微波消融治疗房颤约3500例。其中2500例为体外循环手术,随访0~4年的窦性转复率约为75%;1000例为非体外循环手术,随访0~2年的窦性转复率为75%~80%。近两年已开始有将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微波消融、机器人辅助及胸腔镜辅助技术应用于临床的报告。
关于微波消融线路,文献报道不尽一致,但都以改良迷宫Ⅲ型手术为基础,主要是阻断肺静脉入口周围的折反线。为减少房扑的发生,许多学者对下腔静脉入口后壁至三尖瓣后瓣环之间也进行消融。
微波消融术后心动过缓需安装永久起搏器的原因多为窦房结功能不全,所以在病例选择方面应注意窦房结功能的评价。, 百拇医药(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宋云虎 心房纤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人群患病率约为0.5%~1.0%,且)
房颤增加血栓栓塞发生危险,降低心排量,影响心脏功能从而增加死亡率。房颤导致死亡的原因有血栓栓塞、心功能衰竭和房颤治疗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等。所以房颤可严重影响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后的远期疗效,因而房颤的外科治疗倍受关注。
房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降低心室率,但其窦性转复率低。介入治疗(如导管消融)的技术和疗效还有待改进。房颤的外科治疗已有十余年的历史,改良迷宫手术目前仍是经典的外科术式。近年在改良迷宫Ⅲ型手术的基础上,有多种外科消融方法已用于临床,力图简化迷宫手术,这些消融方法包括微波、射频、冷冻、超声和激光等。
自2001年10月至2003年8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共完成房颤微波消融术19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0例,年龄31~62岁。患者房颤持续时间为0.5~10年。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包括二尖瓣置换16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3例。消融方法采用经心内膜消融17例,非体外循环经心外膜消融2例。消融线路包括左房后壁4个肺静脉口周围的连线、左下肺静脉口与二尖瓣后瓣环之间、左上肺静脉口与左心耳之间及下腔静脉入口后壁至三尖瓣后瓣环之间。
在19例房颤微波消融术中,无手术死亡,无外科出血并发症。术后24小时窦性转复率为79%,术后2周为58%,术后2个月为71%,术后3个月为80%。1例因窦房结功能不全心动过缓于术后2周安装永久起搏器。
至2003年,全世界共报道外科应用微波消融治疗房颤约3500例。其中2500例为体外循环手术,随访0~4年的窦性转复率约为75%;1000例为非体外循环手术,随访0~2年的窦性转复率为75%~80%。近两年已开始有将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微波消融、机器人辅助及胸腔镜辅助技术应用于临床的报告。
关于微波消融线路,文献报道不尽一致,但都以改良迷宫Ⅲ型手术为基础,主要是阻断肺静脉入口周围的折反线。为减少房扑的发生,许多学者对下腔静脉入口后壁至三尖瓣后瓣环之间也进行消融。
微波消融术后心动过缓需安装永久起搏器的原因多为窦房结功能不全,所以在病例选择方面应注意窦房结功能的评价。, 百拇医药(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宋云虎 心房纤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人群患病率约为0.5%~1.0%,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