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获得成功
本报讯 (驻地记者 张献怀)解放军304医院采用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技术,先后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患者6例,移植异体神经15根。经术后6个月~21个月的随访表明,所有病例均在术后6个月开始出现感觉、运动等神经功能的恢复,无一例发生术后免疫排斥反应。
据了解,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致残性疾病。WHO统计全球每年新增1000万~1500万创伤病例,其中周围神经损伤病例约占1.5%~4.0%。据统计,我国周围神经损伤病例每年新增60万~90万例,其中需要通过神经移植来修复神经的病例约为30万~45万例。自体神经移植是临床上修复神经缺损最基本的方法,但该方法需要切取患者自身健康神经,这不但增加了手术部位,而且可造成该神经支配区功能障碍。有学者曾开展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研究,但因无法克服的免疫排斥反应而无大的进展。
大量研究表明,宿主对移植物新鲜异体神经出现排斥反应的标靶是细胞及髓鞘,其细胞膜携带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如果能找到某种方法,既能完全清除神经干中细胞髓鞘等抗原物质,避免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又能保留神经的网管状结构及部分神经生长诱导因子,为神经再生提供近似于自体神经移植的局部环境,这将为临床周围神经损伤寻找到较为理想的移植修复材料。
304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衷鸿宾博士建立了清除神经干中细胞髓鞘等抗原物质的化学处理方法,并成功萃取了犬、猴、人类粗大长段去细胞神经移植物。经犬、猴等动物主干神经长段缺损修复实验研究,证明在感觉运动功能恢复、神经传导功能恢复、神经再生等方面,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和自体神经移植无明显差别。
2002年初该技术开始用于临床,一名右股神经完全性损伤的患者接受了手术。在该院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侯树勋教授指导下,衷鸿宾博士为患者施行了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术:采用两根分别长6.5 cm和7.5 cm、外径为6 mm的异体去细胞胫神经修复患者缺损的神经。术后4个月,患者损伤部位的感觉、运动功能开始恢复;术后1年小腿前内侧隐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完全恢复,坐位膝关节完全伸直,股四头肌肌力由0级恢复到3级,步态明显改善。, http://www.100md.com
据了解,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致残性疾病。WHO统计全球每年新增1000万~1500万创伤病例,其中周围神经损伤病例约占1.5%~4.0%。据统计,我国周围神经损伤病例每年新增60万~90万例,其中需要通过神经移植来修复神经的病例约为30万~45万例。自体神经移植是临床上修复神经缺损最基本的方法,但该方法需要切取患者自身健康神经,这不但增加了手术部位,而且可造成该神经支配区功能障碍。有学者曾开展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研究,但因无法克服的免疫排斥反应而无大的进展。
大量研究表明,宿主对移植物新鲜异体神经出现排斥反应的标靶是细胞及髓鞘,其细胞膜携带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如果能找到某种方法,既能完全清除神经干中细胞髓鞘等抗原物质,避免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又能保留神经的网管状结构及部分神经生长诱导因子,为神经再生提供近似于自体神经移植的局部环境,这将为临床周围神经损伤寻找到较为理想的移植修复材料。
304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衷鸿宾博士建立了清除神经干中细胞髓鞘等抗原物质的化学处理方法,并成功萃取了犬、猴、人类粗大长段去细胞神经移植物。经犬、猴等动物主干神经长段缺损修复实验研究,证明在感觉运动功能恢复、神经传导功能恢复、神经再生等方面,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和自体神经移植无明显差别。
2002年初该技术开始用于临床,一名右股神经完全性损伤的患者接受了手术。在该院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侯树勋教授指导下,衷鸿宾博士为患者施行了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术:采用两根分别长6.5 cm和7.5 cm、外径为6 mm的异体去细胞胫神经修复患者缺损的神经。术后4个月,患者损伤部位的感觉、运动功能开始恢复;术后1年小腿前内侧隐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完全恢复,坐位膝关节完全伸直,股四头肌肌力由0级恢复到3级,步态明显改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