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的药用及栽培
作者:不详 来源:不详
山茱萸(Comus Offinalis sieb.et Zucc.)别名药枣、蜀枣、肉枣、枣皮等,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属山茱萸科灯台树屑。分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安徽、浙江、四川等地。
1 药用成分及功能
山茱萸以果肉供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补益肝肾、涩精敛汗之功效,现代医药学的研究表明,山茱萸具有抗癌、抗艾滋病毒等新功能。
山萸肉含有多种药物活性成分,主含山茱萸甙、皂甙、鞣质、熊果酸、没食子酸、酒石酸及vA等。有利尿、降压作用;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堇毛癣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试验能抑制腹水癌细胞,对于因放化疗导致的白血球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鞣质有收敛作用。
2 习性
, 百拇医药
山茱萸原多野生于地边或沟渠小溪旁,主要分布于河南、浙江、安徽、陕西、山西、四川、山东等地。
现今由于其药用价值突出适应性广泛,已广为人工栽培。山茱萸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能耐寒,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瘠薄,但在肥沃、湿润、深
厚、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生长良好。
3 栽培
3.1 繁殖 种子繁殖 选择生长健壮、粒大饱满、果大肉厚、连年结果、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株,于9—10月,果皮变为红紫色时采收,挤出种子立即冬播;若于来年早春播种,则应剥去果肉,漂洗出种子,在低温条件下湿沙层积3~4个月。2月下旬一3月中、下旬春播,10月下旬冬播。在整平耙细的苗床上,按行距20cm开沟、深3—5cm,播幅宽5cm左右。
播后覆盖细土约5cm,然后畦面盖草、洒水。一般亩用种30—40kg。出苗后揭去盖草,进行松土除草、追肥、灌溉、定苗等。幼苗培育2年,苗高80~100cm时,即可出圃定植。嫁接繁殖 可以达到早果丰产,且能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是山茱萸栽培良种化的有效途径。嫁接用的砧木,采用本砧,接穗采自已开花结果的优良母株上树冠外围的1—2年生壮枝,于7—9月采用“T”字形盾芽嵌接法或于2—3月采用切接法。一般实生苗从播种到结果需8年以上,嫁接苗只需2—3年。
, 百拇医药
3.2 定植 冬季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进行。
定植前,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株距2m、行距2—3m挖深50—60cm、宽60cm的定植穴,施足基肥后定植,定植后浇1次透水。
3.3 整形修剪 整形 栽植后,高60~80cm定干,然后培养树体的骨架结构,一般采用丰产的主干分层形,树体高度控制在3m以内。整个树体分为3层,第1层3—4个主枝,第2层2—3个主枝,第3层1—2个主枝;第1层间距60—80cm,第2层间距50~60mc。在第3层主枝培养出来后,中心干落头,控制树高。修剪山茱萸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幼树期应以长放为主,以促使多发中、短果枝,同时应
疏除徒长枝、交叉枝及直立枝。进入盛果期后,因生长与结果的矛盾,容易发生大小年现象,因而此期的修剪应以保持强健的树势、培养更多的结果枝为主,调节好生长与结果的平衡关系,疏截结合,保持树冠内膛通风透光,促发短而壮的新梢。注意结果枝组的培养与更新,保持树体的丰产稳产。
, http://www.100md.com
3.4 土肥水管理 中耕除草 苗株定植成活后至封行前,每年于春、夏、秋各松土除草1次,以促进根系生长,迅速扩大树冠。 追肥 定植成活后,每年春、秋各施基肥1次,视树龄大小,每株施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10—50kg和过磷酸钙1~3kg,于树旁开环状沟施入。成年结果树还应在3月中旬一4月中旬的生理落果期,每株追施0.2kg的尿素1次。另外,盛花期喷15X10-6的赤霉素水溶液2次,盛花期和幼果期叶面喷施0.2%硼酸3—4次,0.3%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交替喷施3—4次,可提高坐果率,防止落花落果。灌溉 定植后当年,成年树花期、幼果期以及夏秋季遇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保苗,防止落花落果。
3.5 病虫害防治 炭疽病 6月上旬发病,危害果实。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每7—10天1次,连喷3—4次;6月上中旬交替喷50%多菌灵800—10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及时摘除病果,集中深埋。蛀果蛾 1年发生1代,以幼虫蛀食果肉。防治方法:羽化盛期喷20%杀灭菌酯2000—4000倍液;将2.5%敌百虫和50%甲胺磷按1:400混合,进行土壤处理,可杀灭越冬虫茧;
利用食醋加敌百虫制成毒饵,诱杀成蛾。
4 采收
山茱萸的果实于9月下旬一10月初成熟,当果皮呈现鲜红色时即采收。采摘时要防止折断树枝,以免影响翌年产量。
采回果实后,及时除去枝梗、果柄等,采用沸水浸烫、水气蒸或文火烘等方法处理后,挤出果核,晒干或烘干果肉,即成商品。以身干无核、肉厚柔软、色紫红而有光泽者为上品。, 百拇医药
山茱萸(Comus Offinalis sieb.et Zucc.)别名药枣、蜀枣、肉枣、枣皮等,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属山茱萸科灯台树屑。分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安徽、浙江、四川等地。
1 药用成分及功能
山茱萸以果肉供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补益肝肾、涩精敛汗之功效,现代医药学的研究表明,山茱萸具有抗癌、抗艾滋病毒等新功能。
山萸肉含有多种药物活性成分,主含山茱萸甙、皂甙、鞣质、熊果酸、没食子酸、酒石酸及vA等。有利尿、降压作用;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堇毛癣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试验能抑制腹水癌细胞,对于因放化疗导致的白血球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鞣质有收敛作用。
2 习性
, 百拇医药
山茱萸原多野生于地边或沟渠小溪旁,主要分布于河南、浙江、安徽、陕西、山西、四川、山东等地。
现今由于其药用价值突出适应性广泛,已广为人工栽培。山茱萸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能耐寒,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瘠薄,但在肥沃、湿润、深
厚、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生长良好。
3 栽培
3.1 繁殖 种子繁殖 选择生长健壮、粒大饱满、果大肉厚、连年结果、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株,于9—10月,果皮变为红紫色时采收,挤出种子立即冬播;若于来年早春播种,则应剥去果肉,漂洗出种子,在低温条件下湿沙层积3~4个月。2月下旬一3月中、下旬春播,10月下旬冬播。在整平耙细的苗床上,按行距20cm开沟、深3—5cm,播幅宽5cm左右。
播后覆盖细土约5cm,然后畦面盖草、洒水。一般亩用种30—40kg。出苗后揭去盖草,进行松土除草、追肥、灌溉、定苗等。幼苗培育2年,苗高80~100cm时,即可出圃定植。嫁接繁殖 可以达到早果丰产,且能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是山茱萸栽培良种化的有效途径。嫁接用的砧木,采用本砧,接穗采自已开花结果的优良母株上树冠外围的1—2年生壮枝,于7—9月采用“T”字形盾芽嵌接法或于2—3月采用切接法。一般实生苗从播种到结果需8年以上,嫁接苗只需2—3年。
, 百拇医药
3.2 定植 冬季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进行。
定植前,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株距2m、行距2—3m挖深50—60cm、宽60cm的定植穴,施足基肥后定植,定植后浇1次透水。
3.3 整形修剪 整形 栽植后,高60~80cm定干,然后培养树体的骨架结构,一般采用丰产的主干分层形,树体高度控制在3m以内。整个树体分为3层,第1层3—4个主枝,第2层2—3个主枝,第3层1—2个主枝;第1层间距60—80cm,第2层间距50~60mc。在第3层主枝培养出来后,中心干落头,控制树高。修剪山茱萸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幼树期应以长放为主,以促使多发中、短果枝,同时应
疏除徒长枝、交叉枝及直立枝。进入盛果期后,因生长与结果的矛盾,容易发生大小年现象,因而此期的修剪应以保持强健的树势、培养更多的结果枝为主,调节好生长与结果的平衡关系,疏截结合,保持树冠内膛通风透光,促发短而壮的新梢。注意结果枝组的培养与更新,保持树体的丰产稳产。
, http://www.100md.com
3.4 土肥水管理 中耕除草 苗株定植成活后至封行前,每年于春、夏、秋各松土除草1次,以促进根系生长,迅速扩大树冠。 追肥 定植成活后,每年春、秋各施基肥1次,视树龄大小,每株施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10—50kg和过磷酸钙1~3kg,于树旁开环状沟施入。成年结果树还应在3月中旬一4月中旬的生理落果期,每株追施0.2kg的尿素1次。另外,盛花期喷15X10-6的赤霉素水溶液2次,盛花期和幼果期叶面喷施0.2%硼酸3—4次,0.3%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交替喷施3—4次,可提高坐果率,防止落花落果。灌溉 定植后当年,成年树花期、幼果期以及夏秋季遇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保苗,防止落花落果。
3.5 病虫害防治 炭疽病 6月上旬发病,危害果实。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每7—10天1次,连喷3—4次;6月上中旬交替喷50%多菌灵800—10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及时摘除病果,集中深埋。蛀果蛾 1年发生1代,以幼虫蛀食果肉。防治方法:羽化盛期喷20%杀灭菌酯2000—4000倍液;将2.5%敌百虫和50%甲胺磷按1:400混合,进行土壤处理,可杀灭越冬虫茧;
利用食醋加敌百虫制成毒饵,诱杀成蛾。
4 采收
山茱萸的果实于9月下旬一10月初成熟,当果皮呈现鲜红色时即采收。采摘时要防止折断树枝,以免影响翌年产量。
采回果实后,及时除去枝梗、果柄等,采用沸水浸烫、水气蒸或文火烘等方法处理后,挤出果核,晒干或烘干果肉,即成商品。以身干无核、肉厚柔软、色紫红而有光泽者为上品。,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