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综合信息 > 信息02
编号:10353582
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一等奖项目解读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4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作者:记者 周 颖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04-3-1报道

    在今年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58个获奖项目涉及软科学、医史文献、信息标准化及基础、临床、针灸、中药等领域,其中7项成果获得一等奖。评审专家认为,这些项目水平上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复方丹参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

    天津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复方丹参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的子课题。该课题组根据研究的总体假说“方剂在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理法方药一致的条件下,通过多组分作用在多靶点,融拮抗、补充、整合、调节等多种功效而起到治疗作用”,采用药理和化学紧密结合的方法,在饮片、组分及成分3个化学层次上,通过整体、组织、细胞及分子4个药理水平,采用多种模型对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配伍配比规律及作用机制进行了较系统的深入研究。
, http://www.100md.com
    在活性导向下进行的化学筛选,明确了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是水溶性的丹酚酸类、脂溶性的丹参酮ⅡA及三七皂苷类,建立了药材、中间体的指纹谱,探索了复方丹参方不同配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建立了血清药物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建立了基线等比增减设计方法,进行了饮片和有效部位的配伍、配比研究,明确了各种配比的不同功效,优选了最佳配比,丹参、三七全成分最佳配比是10/3~10/6,有效部位配比是8/2;建立了整体和细胞的缺氧预适应模型,进行了作用机理研究,明确了复方丹参方和丹酚酸B加强缺血预适应的作用途径、主次靶点及相关规律。

    该项研究说明了复方丹参方治疗冠心病的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初步明确了药效物质与作用机理间的关系,验证了总体假说,诠释了标本同治治则的科学内涵。探索了由经验组方的饮片配伍过渡到到经验基础上,以有效部位配伍结合实验依据,研制现代中药的方法,也为名优小复方中成药二次开发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模式,整个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该项研究建立的科学假说和研究思路已被多个国家部委局引用到相应的国家重大计划中去,推动了中药现代化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和技术已经推广,发表论文20余篇,培养研究生10余名,并建立了中医药研究中心为基地。研究成果已转让企业,转让费近400万元。从事这项研究的是张伯礼、王永炎、高秀梅等。
, 百拇医药
    双龙方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心导管移植治疗冠心病的基础研究

    自2001年开始,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李连达、张荣利、冯新庆等进行了中药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心导管输入冠状动脉、移植于心脏,治疗冠心病的基础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他们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双龙方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心导管移植治疗冠心病的基础研究”首次建立经心导管送入栓子,栓塞冠状动脉的小型猪心肌梗塞动物模型。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心导管移入冠状动脉,移植于心脏,可使心肌梗塞范围缩小,明显改善心功能,并经定量组织学、免疫组化、心肌酶及超声心动图等多指标的动态观测,结果发现细胞移植2周后在心肌缺血区及周围区有大量移植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存活、分化成心肌细胞及心肌小血管,修复病变,补充心肌细胞数量,增加心肌供血。对冠心病(特别是后期)的修复与治疗有明显作用。

    该研究还证实“益气养血、活血通脉”之双龙方(人参、丹参组成),对心肌梗塞有明显的多方面治疗作用(但单用本方未发现新生的心肌细胞)。研究还发现双龙方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联合应用,可起到优势互补、协同增效作用,为临床应用,提高治疗水平奠定了基础。
, http://www.100md.com
    在病理模型复制、干细胞移植方法与中西医结合疗效上,都是中医药学与心导管微创外科技术及现代细胞工程学密切结合研究的结晶。与国内外研究相比,有所发展创新,开创了中药与干细胞移植相结合的先例。

    中国姜黄属生药学研究与中药鉴定数字化可视化

    解放军302医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原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的“中国姜黄属生药学研究与中药鉴定数字化可视化”项目,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采用现代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和手段,对国产姜黄属植物进行了较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构建了一个新的中国姜黄属植物分类系统;建立了规范化的姜黄属中药材鉴别标准和方法;摸索出姜黄和郁金药材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成套技术;研制开发2项广泛适于生药学科研和教学的中药数字化可视化技术;并在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的基础上,为我国生药学和中药现代化发展进言立论。 .

    该项目研究成果为保证姜黄属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和疗效、进一步开发利用姜黄属植物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丰富和发展了生药学和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特别是在中医药数字化现代化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目前发表论文35篇,研发的2项中药数字化可视化技术在10余家单位教学、科研和药检单位推广应用;所研制的高效优质栽培生产技术在四川省姜黄和郁金道地药材产区示范推广应用,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参加研究的人员有肖小河、赵艳玲、袁海龙等。
, 百拇医药
    中医药治疗脑囊虫病和绦虫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和治疗机理研究

    属于中医治疗学领域的“中医药治疗脑囊虫病和绦虫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和治疗机理研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第211医院的研究课题。该课题的研究应用说明硝石矾石片治疗脑囊虫病是古方新用的一大发现;首创了“消痰杀虫、熄风活血”法治疗脑囊虫病;率先在国内证实了中医药杀灭猪囊尾蚴的机理与直接组织杀伤、抑制囊虫葡萄糖、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有关;灭囊灵方的优点是既能杀灭猪囊尾蚴又有一定抗癫痫、降颅压及减轻脑组织水肿等作用,其治愈率较阿苯达唑高13.1%,副作用较之低。该项目由陈治水、贾丹兵、孙旗立等完成。

    复方中药多元定位缓释给药系统及其体内外评价方法的研究

    复方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一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原因是复方中药中的化学成分相当庞杂,各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巨大。那么在复方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过程中如何体现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作用?如何使性质各异的化学成分在缓释的同时达到同步释放?以及如何对其进行体内外较为全面的评价?成为复方中药缓释制剂研究的难点与热点。
, 百拇医药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沈阳药科大学的“复方中药多元定位缓释给药系统及其体内外评价方法的研究”,以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确有疗效的药典方麝香保心丸为模型药物,首先建立了其体内外分析方法,对处方药材进行了提取纯化,采用包合技术提高了易挥发、不稳定药材的稳定性,增加了溶解度和溶出速率,并使液体药物固体粉末化。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等技术,制成了麝香保心缓释胶囊。

    经体外释放度研究表明,复方中药中的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在缓释的同时达到了同步释放;采用药效动力学、人体内药动学研究均表明,麝香保心缓释胶囊在体内具有速释速效和缓释持效的特点,并且呈现出梯度释药特征。该研究保证了在控制释放过程中方剂的完整性,遵循了中医用药的整体观,符合中医用药的基本理论。

    据悉,由郭涛、宋洪涛、张汝华等参加的该项研究,发表相关论文22篇,其研究成果和方法已被数家科研院所和企业用于研究生的课题设计研究和复方中药缓释制剂的新药开发,有力促进了中药制剂学科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通史的研究与编撰

    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的《中国医学通史》一书,是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史研究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等联合完成的“中国医学通史的研究与编撰”表现形式。这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医学通史。

    全书分为《古代卷》、《近代卷》、《现代卷》、《医史文物图谱卷》等4卷,时间跨度从远古至1995年,内容涵盖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各少数民族医学、军事医学、法医学及台、港、澳地区医学之历史,包括社会概况及对医学的影响、医事制度、医学教育、医学理论、临床各科、药物学、方剂学、医学著作、医学人物、医药机构、医药民俗等各方面,内容之全面系统前所未有,在国内外同类著作中处于领先地位。全书纵贯古今,文图并茂,各卷及各专题合则为一珠连璧合之整体,分则又各具相对独立性地成为各专史,亦为本书—大特点。

    参与研究的李经纬、邓铁涛、程之范等通力合作,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严肃、严格、严谨的态度,认真甄选、分析史料,论述力求符合历史实际,且史论结合,使全书在研讨医学发展规律及历史经验的总结方面有新的突破,尤其在少数民族医学史、台港澳地区医学史、军事医学史及医史文物图集等领域有不少创新,弥补了医史研究领域的空白。本书出版后颇受国内外科技史、医学史界的欢迎和好评。
, 百拇医药
    中国中医医疗的需求与服务利用调查研究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中医药分会、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参与的“中国中医医疗的需求与服务利用调查研究”,是在“十省市中医医疗需求与服务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卫生部“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源”、“卫生事业经费决算资料”,以及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文件资料等,客观评价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的服务情况,中医医疗资源的配置情况,掌握我国城乡居民对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正确评价中医药在我国医疗保健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同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为中医药事业管理、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该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中医的医疗需求与利用;城乡居民医疗意向;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职工医院和专科医院的中医资源与服务;卫生院、农村卫生室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资源与服务;个体开业诊所的资源与服务:中医医院、卫生院的一日门诊医疗服务;我国农村中医药事业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据了解,该项目抽取了10个省市、 30个区县、60个乡镇或街道、180个村或居委会、11218户、42819人,进行了入户现场调查。同时,调查了30所中医医院、30所综合医院、60所城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0所卫生室(站)、257个个体开业诊所等,并于2001年9月24日统一对调查的中医医院、卫生院进行一日门诊情况的全面调查。主要参与者有房书亭、李大宁、陈珞珈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