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寄生虫病专家研究发现——传疟元凶嗜人按蚊已经“北上”
本报讯 中国CDC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汤林华教授等近日完成的一项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研究发现,我国东北辽宁有传播疟疾的元凶——嗜人按蚊出没。这一发现突破以往我国嗜人按蚊主要分布于北纬33°以南低山丘陵区的认识,对于及时调整我国的疟疾防治策略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据介绍,嗜人按蚊在我国的分布仅次于中华按蚊,但其传疟作用却比后者强20倍。目前在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的地区,每年的疟疾发病数约占全国疟疾发病总数的40%,疫情极不稳定,不断出现局部或较大范围的暴发流行。为掌握嗜人按蚊的种型及分布特征,确定其传播疟疾的潜势,建立疟疾暴发流行的预警预报系统,汤林华教授等在沪、苏、豫、川、鄂、粤等6省(市)疾病控制和科研单位的协作下,展开攻关研究。
课题组运用分子生物学、遗传杂交及形态学等技术,建立了可用于我国嗜人按蚊种型鉴别的系统方法。应用这些方法,他们发现并证实在我国辽宁省存在嗜人按蚊,将我国嗜人按蚊分布的北缘由北纬33°扩大至东北。课题组运用媒介基本繁殖率的理论,建立了以传播阈值(临界叮人率和昆虫接种率)为监测指标的嗜人按蚊地区疟疾流行预警预报系统。以临界叮人率为例,当人群平均低于每3~4天受到1只嗜人按蚊叮咬时,由嗜人按蚊引起的疟疾传播才趋于控制。上述预警预报系统通过了河南、湖北两省的现场验证。课题组将我国嗜人按蚊分布区划分为三类疟区,并以不同疟区的疟疾流行特征为据,提出了对各自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技术措施。此外,课题组还在实验室成功培养出嗜人按蚊的“天敌”——旌德罗索线虫。
目前,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已被卫生部制定《全国疟疾爆发流行应急处理预案》时采用。辽宁、广东等省也针对当地的“蚊情”,重新调整与制定了当地的疟疾防治策略与疟疾监测方案。, 百拇医药(秋玲)
据介绍,嗜人按蚊在我国的分布仅次于中华按蚊,但其传疟作用却比后者强20倍。目前在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的地区,每年的疟疾发病数约占全国疟疾发病总数的40%,疫情极不稳定,不断出现局部或较大范围的暴发流行。为掌握嗜人按蚊的种型及分布特征,确定其传播疟疾的潜势,建立疟疾暴发流行的预警预报系统,汤林华教授等在沪、苏、豫、川、鄂、粤等6省(市)疾病控制和科研单位的协作下,展开攻关研究。
课题组运用分子生物学、遗传杂交及形态学等技术,建立了可用于我国嗜人按蚊种型鉴别的系统方法。应用这些方法,他们发现并证实在我国辽宁省存在嗜人按蚊,将我国嗜人按蚊分布的北缘由北纬33°扩大至东北。课题组运用媒介基本繁殖率的理论,建立了以传播阈值(临界叮人率和昆虫接种率)为监测指标的嗜人按蚊地区疟疾流行预警预报系统。以临界叮人率为例,当人群平均低于每3~4天受到1只嗜人按蚊叮咬时,由嗜人按蚊引起的疟疾传播才趋于控制。上述预警预报系统通过了河南、湖北两省的现场验证。课题组将我国嗜人按蚊分布区划分为三类疟区,并以不同疟区的疟疾流行特征为据,提出了对各自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技术措施。此外,课题组还在实验室成功培养出嗜人按蚊的“天敌”——旌德罗索线虫。
目前,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已被卫生部制定《全国疟疾爆发流行应急处理预案》时采用。辽宁、广东等省也针对当地的“蚊情”,重新调整与制定了当地的疟疾防治策略与疟疾监测方案。, 百拇医药(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