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对CaG病因病理的认识(1)
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胃镜普查证实,我国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萎缩性胃炎(简称CAG)约占其中的1/5。萎缩性胃炎以往曾被认为是胃癌前奏(癌前病变),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但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确有一定关系,其根据有三:一是研究证明,对萎缩性胃炎及其伴有的“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和“细胞异型增生”与胃癌的发生存在着密切关系;二是流行病学调查,在胃癌高发地的人群中,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高;三是病理检查发现,胃癌周围的粘膜中,萎缩性病变多见。萎缩性胃炎并非不治之症,临床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消除症状、胃粘膜病理逆转都有显著效果。
西医对CAG的病理认识
CAG患者多见胃部胀满,并可见疼痛、嗳气、食欲不振、食后疼痛加剧、烧心、恶心、嘈杂不适等,疼痛多无节律性,上腹可有轻压痛,压痛范围较弥散。以上症状均无特异性,而且症状轻重与CAG的轻重常不一致。因此,目前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病理活检。
, 百拇医药
浅表性胃炎可见胃粘膜充血,呈花斑样潮红(红白相间,以红为主),粘膜可有水肿或糜烂、出血、渗出物增多。病理在粘膜浅层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但病变不涉及粘膜肌层。胃腺体正常,可伴有肠上皮化生,但多为小肠型(完全型)化生,其肠化细胞分化较好,多为良性炎症反应。
萎缩性胃炎镜下表现为:①胃粘膜色泽变淡,呈灰色、灰黄、灰白或灰绿色,可为弥慢性,也可呈局限性斑块状分布。萎缩范围内可残留红色小斑,形成红白相间,以白为主。②胃粘膜变薄,粘膜下血管常可显露,轻者血管网,重者可如树枝状血管分枝。尤其在胃内充气膨胀时,血管显露更明显。③有时在萎缩的粘膜上有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的细小颗粒,有时或形成较大结节。其病理特点是胃腺体萎缩,壁细胞减少和变性。
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慢性胃炎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胃镜病理诊断主要包括病变部位、萎缩程度、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程度。活检主要在胃窦、胃体及胃底贲门部位分别活检,由于萎缩常呈局灶分布,活检少或部位不正确可影响诊断结果,应多在明显或可疑萎缩区灶内取至少4块组织活检。
, 百拇医药
中医对CAG病因病理的认识
CAG属于中医的“痞”、“痞胀”、“胃脘痛”等范畴。一般认为其致病原因为脾胃禀赋不足,或久病脾胃内伤,或长期饮食不节或不洁,过食生冷,偏食酒茶辛辣,饥饱失宜,或年高体衰者脾胃功能减退,胃的粘膜老化,或药物所伤等,均可导致脾胃气虚,运化失司,无力运转气机、水湿,进而导致气滞,痰湿内阻,并由此促进血瘀的形成,气虚日久可致阳虚,阳虚则生寒,湿从寒化则生寒湿。湿邪郁久可化热而成湿热,脾胃气虚,无力消磨谷食,则成食积。
七情刺激,尤其“思则气结”、“忧思伤脾”、“怒则伤肝”,恼怒忧思使肝气郁结,横犯胃府,均可影响肝的疏泄和胃气升降,导致肝胃气滞或肝胃不和之征。脾胃已虚,肝旺则更受其犯,可导致肝郁脾虚,肝脾不和征。肝郁化火化热,夹湿犯胃,可导致肝胃郁热或中焦脾胃湿热。郁火或湿热伤阴耗津,又易导致阴虚。
体瘦质燥之性,或邪热久病耗阴;或过用苦燥、香燥之品;或偏嗜辛辣炙热、烟酒过量;或老年人胃的分泌功能减退,阴津亏耗;或肝胃郁火与湿热伤阴耗津,胃失濡润,均可导致胃阴不足证。阴虚则生内热;阴虚润降失司,影响通降功能;或阴虚脉络枯涩、营阴不畅。从而导致阴虚内热、阴虚气滞、阴虚血瘀等证,阴虚生热,尚可迫血妄行。津不化气,或气不化津,故有时与气虚并见,甚至阴损及阳,形成气阴两亏或阴阳两虚证。
肝郁气滞日久,或久病胃络痹阻,或气虚不能行血,或阴虚、营阴不畅,或平素嗜酒,情志久郁,或血证后留瘀为患,均可形成血瘀或气滞血瘀证。
在脾阳虚基础上,可因情志郁结化瘀,或外邪化热、湿热犯中,或胃酸、胆汁、辛辣、辛热药物等刺激,或痰湿蕴久化热,形成寒中有热,寒热错杂,虚实并见之象。
慢性浅表性胃炎多热、多湿热、多气滞;萎缩性胃炎多气虚,多气阴两虚,多虚中夹实。虚实之间,气虚与阴虚、阳虚之间,以及实邪与实邪之间,诸如气、瘀、痰、湿、寒、热、积等,均存在先后、因果或并存的关系,在证候表现上呈现出错综复杂状态。, http://www.100md.com(林真寿)
西医对CAG的病理认识
CAG患者多见胃部胀满,并可见疼痛、嗳气、食欲不振、食后疼痛加剧、烧心、恶心、嘈杂不适等,疼痛多无节律性,上腹可有轻压痛,压痛范围较弥散。以上症状均无特异性,而且症状轻重与CAG的轻重常不一致。因此,目前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病理活检。
, 百拇医药
浅表性胃炎可见胃粘膜充血,呈花斑样潮红(红白相间,以红为主),粘膜可有水肿或糜烂、出血、渗出物增多。病理在粘膜浅层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但病变不涉及粘膜肌层。胃腺体正常,可伴有肠上皮化生,但多为小肠型(完全型)化生,其肠化细胞分化较好,多为良性炎症反应。
萎缩性胃炎镜下表现为:①胃粘膜色泽变淡,呈灰色、灰黄、灰白或灰绿色,可为弥慢性,也可呈局限性斑块状分布。萎缩范围内可残留红色小斑,形成红白相间,以白为主。②胃粘膜变薄,粘膜下血管常可显露,轻者血管网,重者可如树枝状血管分枝。尤其在胃内充气膨胀时,血管显露更明显。③有时在萎缩的粘膜上有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的细小颗粒,有时或形成较大结节。其病理特点是胃腺体萎缩,壁细胞减少和变性。
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慢性胃炎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胃镜病理诊断主要包括病变部位、萎缩程度、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程度。活检主要在胃窦、胃体及胃底贲门部位分别活检,由于萎缩常呈局灶分布,活检少或部位不正确可影响诊断结果,应多在明显或可疑萎缩区灶内取至少4块组织活检。
, 百拇医药
中医对CAG病因病理的认识
CAG属于中医的“痞”、“痞胀”、“胃脘痛”等范畴。一般认为其致病原因为脾胃禀赋不足,或久病脾胃内伤,或长期饮食不节或不洁,过食生冷,偏食酒茶辛辣,饥饱失宜,或年高体衰者脾胃功能减退,胃的粘膜老化,或药物所伤等,均可导致脾胃气虚,运化失司,无力运转气机、水湿,进而导致气滞,痰湿内阻,并由此促进血瘀的形成,气虚日久可致阳虚,阳虚则生寒,湿从寒化则生寒湿。湿邪郁久可化热而成湿热,脾胃气虚,无力消磨谷食,则成食积。
七情刺激,尤其“思则气结”、“忧思伤脾”、“怒则伤肝”,恼怒忧思使肝气郁结,横犯胃府,均可影响肝的疏泄和胃气升降,导致肝胃气滞或肝胃不和之征。脾胃已虚,肝旺则更受其犯,可导致肝郁脾虚,肝脾不和征。肝郁化火化热,夹湿犯胃,可导致肝胃郁热或中焦脾胃湿热。郁火或湿热伤阴耗津,又易导致阴虚。
体瘦质燥之性,或邪热久病耗阴;或过用苦燥、香燥之品;或偏嗜辛辣炙热、烟酒过量;或老年人胃的分泌功能减退,阴津亏耗;或肝胃郁火与湿热伤阴耗津,胃失濡润,均可导致胃阴不足证。阴虚则生内热;阴虚润降失司,影响通降功能;或阴虚脉络枯涩、营阴不畅。从而导致阴虚内热、阴虚气滞、阴虚血瘀等证,阴虚生热,尚可迫血妄行。津不化气,或气不化津,故有时与气虚并见,甚至阴损及阳,形成气阴两亏或阴阳两虚证。
肝郁气滞日久,或久病胃络痹阻,或气虚不能行血,或阴虚、营阴不畅,或平素嗜酒,情志久郁,或血证后留瘀为患,均可形成血瘀或气滞血瘀证。
在脾阳虚基础上,可因情志郁结化瘀,或外邪化热、湿热犯中,或胃酸、胆汁、辛辣、辛热药物等刺激,或痰湿蕴久化热,形成寒中有热,寒热错杂,虚实并见之象。
慢性浅表性胃炎多热、多湿热、多气滞;萎缩性胃炎多气虚,多气阴两虚,多虚中夹实。虚实之间,气虚与阴虚、阳虚之间,以及实邪与实邪之间,诸如气、瘀、痰、湿、寒、热、积等,均存在先后、因果或并存的关系,在证候表现上呈现出错综复杂状态。, http://www.100md.com(林真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