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13491
脑血管病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应明确的几个问题(继二)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9日 不详
     抗凝-用于心源性栓塞的引起的TIAS和脑栓塞,或进行性卒中。由于动脉血栓而致的TIAS的抗凝的价值是不肯定的。肝素-是急性抗凝选择的药物;而华法令用于长期治疗,凝血酶原时间(Protrombin Time)应维持在1-1.5倍对照值(IN2.5=3.0)。应特别注意高血压和高于65岁的患者颅内出血的危险。抗凝的目的是预防其后的栓塞性卒中,其不能影响已经发生的卒中的病程。

    溶栓-链激酶、尿激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完全卒中在治疗窗内的可选择的在治疗。主要合并症是出血,其可影响脑或其它组织。重要的是确定症状发生的时间。患者接受rt-PA治疗卒中应在设备及技术较高的医院。在给rt-PA后24人不能给予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血压细致监测、避免动脉穿刺和放置中心静脉通道、导尿管和饲管。

    神经保护剂-最近的治疗途径包括:抑制谷氨释放、拮抗NMDA受体、增强GABA作用、拮抗钙通道、调节NO相关毒性等。至今尚无任何一种神经保护剂能有效减小梗面积或改善临床预后大数量、双盲对照研究的证据。
, 百拇医药
    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维生素E、谷胱甘肽、Lazaroids、铁螯合剂、苯-t-丁基-硝酸灵(phenyl-t-butyl-nitrons)、Tirilazad是指质过氧化抑制剂。

    白细胞粘附抑制剂-用抗细胞间粘附分子(如:anti-ICAM-1)治疗正在治疗中。

    联合治疗-上述治疗的联合应用很可能有效。具体治疗应根据每个卒中患者的病于生理机制而个体化。

    脑血管疾病基因治疗-球囊导管技术的成熟使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成为可能,但脑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才见起步。其是指用正常基因来置换或增补缺陷基因的治疗方法。其主要环节为:先获得目的基因,然后用适当的载体将目的基因输送至靶组织。采取了多种基因治疗的方法以干扰使内膜增生的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分泌,用于临床的SAH继发脑血管痉挛以及用于促进侧支血管的生长。又可将另一些编码血管生成因子的基因成功导入颅内梗夷的缺血区,也可促进缺血区的侧支血管生成,在脑血管中的应用尚在探索之中。
, 百拇医药
    但脑血管病为多基因疾病,哪一种起主导作用?其次是安全性、到达靶细胞及插入宿方染色体位点的准确性,靶组织为颅内血管、而非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

    外科治疗

    解除能说闭塞或狭窄的手术: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椎动脉减压术等。

    血管内治疗:经皮血管成形术(PTA)、腔内支架置入、超选择血管内溶栓术、经皮内膜斑块切除术和超声血管内成形术等。

    血管重建术:常用的颅内外动脉直接吻合术、血管移植术、大网膜颅内移植术、其它(脑、肌、硬膜粘连血管成形术)

    静脉窦逆行灌注:

    推荐的治疗选择:

    预防:脑血管病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预防上。脑血管病的预防分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 百拇医药
    一级预防:研究和防止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

    二级预防:监控和治疗作为危险因素的疾病,如TIA和RIND,防止发生或复发脑梗死。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迅速进展,脑血管病将成为老年期常见病、多发病、又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应是国内研究防治的重点疾病之一。

    预防治疗实际包含在临床治疗的全过程中,要从病史和检查中尽可能明确每一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发病的原因而予以个体化地治疗, 尽可能避免含糊的诊断和滥用治疗作用不明确的药物,使患者担负不必要的生理上和经济上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王新德,谭免勋,郭玉璞。脑血管病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北京。

, 百拇医药     2、 郭玉璞 对脑血管病既要重视治疗又要重视预防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8,10(31):259-260

    3、 Simon R P,Aminoff M J,Greenberg D A.Clinical Neurology.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北京。

    4、 CastilloJ.Deteriorating stroke:diagnostic criteria,predictors,mechanisms and treatment,Cerebrovascular diseases,1999,9(supplement 3):1-8.

    5、 Zorzon M,Antonutti L,Mase G,et al.Transient global amnesia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nature history ,vascular risk factors,and associater conditions . Storke,1995,1536-1542.
, 百拇医药
    6、 Pinto AN.AIDS and cerebralvascular disease.Stroke,1996,27(3:539-543)

    7、 Bradley W G ,Dorooff R B,Fenichel G M,et al.Neurology in Clinifal Practice.The Neurological disorders 2ed.Butterworth-Heinemann in Boston.

    8、 Caplan L R, Stein R W .Stroke a clinical approach.Butterworths.New youk.1986. (李金), 百拇医药(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