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0509721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9日 健康时报
     品尝中药的滋味,有酸有甜,有苦有咸,有的辛辣,有的涩口,有的淡而无味,有的又多种味道相兼。但主要的却只有五种滋味,即辛、甘、酸、苦、咸,称为“五味”。

    中医在长期用药治病的实践中发现,不同滋味的中药其作用往往不同。一般说来,具有下述特点:辛味的药物

    有发散、行气的作用。如紫苏发散风寒,薄荷发散风热,木香行气,适用于外感表证或气机阴滞的病证。这类药物大多含有挥发油。

    甘味的药物有补益滋养、缓和急迫的作用。如黄芪、党参补气,熟地黄滋阴,甘草缓急止痛,适用于虚证或痛证。这类药物往往含有淀粉、多糖及蛋白质等。

    酸味的药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五味子收敛虚汗,石榴皮涩肠止泻,多适用于体虚多汗、脾虚久泻等病证。这类药物通常含有较多的有机酸。

    苦味的药物有泻火、除湿、泻下的作用。如黄连泻火,苍术除湿,大黄泻下。这类药物常含有生物碱、甙类及苦味质等。

    咸味的药物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如芒硝泻下通便,牡蛎软坚,海藻散结,适用于大便秘结、包块等病证。这类药物有的常含盐类。

    由于五味具有上述一般规律,因此,在药理中,通常把具有收涩作用的药物归入酸味药,把具有软坚作用的药物归入咸味药,把具有发汗作用的药物归入辛味药等。但同时,也有少许记载和实际滋味不符的情况,例如赤石脂味酸、牡蛎味咸、麻黄味辛等都已载入中药书中,但品尝这些药物却并没有这些滋味。 ( 马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