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百名博士中医临症精华
编号:10359757
益气养阴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09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优势。近年来,我们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大量病例及临床观察,我们体会到气阴两虚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基本病机,是贯穿于本病全过程的主要病理变化,因而,益气养阴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由于感邪轻重、体质的差异,以及证候演变的不同阶段,灵活运用益气养阴法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一、益气养阴解毒法

    病毒性心肌炎多见于心气、心阴素亏以及感邪较重者,毒邪内侵,极易耗气伤阴。因此,病毒性心肌炎初期,毒邪虽盛,然气阴已伤。症见发热恶寒身痛、咽痛、心悸、气短、乏力、自汗、五心烦热,舌红苔黄,脉数或促。宜益气养阴解毒,常用竹叶石膏汤加黄芪、双花、连翅、大青叶等。方中竹叶、石膏清热泻火除烦;黄芪、白人参、甘草甘温益气;麦冬甘润养阴;大青叶、双花、连翅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效。对于慢性心肌炎由于外感而反复者,亦常宗此法,并根据正邪之轻重,酌情加减,斟定剂量。
, 百拇医药
    病例:李××,男,16岁,学生。1周前感冒后出现胸背痛、乏力、咽痛、咽赤。近2天来心前区疼痛加重,时恶心、舌暗红,苔白黄,脉沉律不齐。心电图:心律不齐。中医辨证:热毒内侵、耗伤气阴。治法: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方药:竹叶15g,石膏20g,党参15g,麦冬15g,半夏15g,双花20g,连翅15g,射干15g,黄芪30g,赤芍15g,川芎15g,茯苓15g,甘草10g。服药7剂后,病人咽痛消失,但时心前痛,乏力,恶心,舌暗红苔白,脉沉律稍不齐,故于上方减射干15g,又服7剂后诸症好转。随证加减调理20余剂后痊愈。

    二、益气养阴安神法

    气阴两虚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机,由于病处不同阶段,两者各有所偏,尤其是中后期,更以心阴耗损突出。心藏神,阴亏则神志不安。临床常表现出心悸、心烦,手足心热,失眠多梦,便干,舌红,脉细数或促或代。当用益气养阴、清热宁神法,方选天王补心丹加减。方中生地、麦冬、玄参、天冬甘寒滋润以清虚火;丹参、当归补血养血,活血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安神之效。正如柯琴所言:“心者主火,而所以主者神也。神衰则火为患,故补心者,必清其火而神始安”。
, http://www.100md.com
    病例:吴××,男,32岁,干部。胸闷、气短半年,近1周加重,时心悸、心前痛、心烦、头晕、失眠多梦,舌稍红苔白,脉弦时结。心电图:偶发室性早搏。中医辨证:气阴两虚、心神不宁。治法:益气养阴、清热宁神。方药:柏子仁15g,枣仁15g,天冬10g,麦冬15g,当归15g,生地15g,黄芪30g,苦参10g,丹参10g,白参10g(先煎),白茅根20g,茯苓20g,甘草10g。服药7剂后,胸闷消失,心前痛减轻,但仍时心悸、多梦。故于上方加生龙骨30g,继服14剂,诸证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遂予调理心脾而愈。

    三、益气养阴活血法

    正气不足、邪毒侵心是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关键。心主血脉,循环不息,一旦外邪入侵,脉络失畅或气阴、阳气不足,推动无力,营阴涩滞,均可致瘀血内停。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常选生脉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中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养血,四逆散行气和血,桔梗开宣肺气而载药上行,合枳壳升降气机而宽胸,诸药合用,既行气活血,又不耗气伤阴,更有生脉饮益气养阴,瘀去新生,气阴来复,诸症自平。
, http://www.100md.com
    病例:夏××,女,37岁,干部。有心肌炎病史两年,现心悸、背痛、气短、多梦、便干4~5日一行,舌暗红苔白,脉沉滑。心脏监测:心肌缺血改变。中医辨证:气阴两虚,瘀血内阻。治法:益气养阴活血。方药:生地15g,当归20g,桃仁15g,红花10g,枳壳15g,川芎15g,柴胡15g,赤芍20g,桔梗10g,黄芪30g,白参10g(先煎),麦冬20g,甘草10g。服药7剂后,心悸消失,背痛不显,便干好转,力气增加,遂予上方20余剂而愈。

    四、益气养阴化痰法

    病毒性心肌炎病位在心,而与肺、脾、肾关系密切。气阴两虚,脾失温煦,肺失濡润,水津不能输布,水湿聚而成痰为饮。症见心悸、胸闷如窒、心下痞满、恶心,苔腻,脉滑。痰浊内聚,胶粘难化,且易化热,欲取温化恐其伤阴助热,过用滋腻又恐其助湿生痰,故此时常用二陈汤加人参、黄芪、麦冬等。方中半夏、陈皮、茯苓健脾化痰,人参、麦冬、黄芪益气养阴,益气养阴与化痰并举,标本兼顾。若痰浊阻痹胸阳者,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若痰蕴化热者,常加黄连、胆星、竹茹等;湿热留恋者,则以甘露饮化裁。
, 百拇医药
    病例:洪××,女,29岁,工人。半年前感冒发热后出现心前不适、背痛、气短、胸闷、畏寒、时心前拘急、倦怠乏力、恶心、口干,舌淡苔白微腻,脉弦。心电图:心率50~60次/分,低电压。中医辨证:痰阻胸阳。治法:豁痰宣痹,佐以益气养阴。方药:瓜蒌15g,薤白15g,半夏15g,厚朴15g,枳实15g,桂枝15g,黄芪30g,麦冬15g,茯苓15g,仙茅15g,郁金15g,白参10g(先煎),甘草10g。服药14剂后,诸症基本消失,唯感心悸,遂予归脾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调理20余剂而愈。

    五、益气养阴温阳法

    病毒性心肌炎久病不愈,或素体虚弱,或失治误治,耗伤阳气或气阴俱亏日久阳气受损而形成阳气阴液俱亏之候。证见心悸、气短、乏力、自汗、手足心热、面虚浮等。治宜益气养阴温阳,方用炙甘草汤化裁。方中炙甘草、人参、大枣补益心脾,生地、麦冬、阿胶甘润滋阴、养心补血,生姜、桂枝辛温通阳复脉,诸药合用,既滋而不腻,又温而不燥,亦可通脉道气血流通,共奏益气温阳之效。气虚明显者加黄芪,改白人参为红参;阳虚甚而胸闷如窒,脉沉迟缓者,用附子汤化裁。
, http://www.100md.com
    病例:吴××,女,32岁,工人。有心肌炎病史10余年,现胸闷如窒、心悸、气短、畏寒、手足不温、时恶心,舌淡苔白,脉沉缓。心电图:STavf、V3、V4、V5下移,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中医辨证:心阳不振。治法:益气温阳养阴。方药:附子10g(先煎),白参10g(先煎),茯苓15g,白术15g,白芍15g,赤芍20g,麦冬15g,黄芪30g,柴胡15g,郁金15g,竹茹15g,甘草10g。服药7剂后,胸闷、气短明显减轻,但仍畏寒、心前疼痛,故予上方改白参为红参,加桂枝15g,继进7剂。三诊:心前痛、畏寒减轻,原方继进7剂后,诸症基本消失,但劳累后略有背痛、恶心,遂予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归脾汤30余剂而愈。

    总之,在本病的慢性演变过程中,气阴两虚是其基本病理变化,而邪毒、瘀血、痰浊是其常见病理因素,因此,病变过程中常多种病理因素互见,临床则多法合用,不再赘述。

    作者简介
, 百拇医药
    曹洪欣 男,195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1991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中医内科专业(导师张琪教授),获医学博士学位。1996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8年完成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后研究工作(导师傅世英教授)。1997年兼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1999年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校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心脏病证候及治则治法研究。主持研究“参白口服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益气养阴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基础实验研究”和“温阳益心法治疗冠心病实验研究”等课题,先后主持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资助研究课题5项,部省级课题15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 百拇医药(曹洪欣 殷惠军)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肌疾病 > 病毒性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