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大动脉炎反复并发脑出血1例报告
453000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1 病例
女,24岁。因头痛、右上下肢无力 2小时于1995年11月15日入院。6岁时体检发现双下肢动脉搏动消失,疑“无脉病” 。1989年发现“心脏扩大”,1990年发现血压异常,右上肢23/18 kPa,左上肢18/14 kPa。此后间断出现心悸、胸闷,自配中药治疗,症状可消失。1992年3月查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内径增大,室间隔及左室后壁明显增厚,运动幅度偏低,腹主动脉内径偏窄,搏动振幅减低;彩色多普勒示左室阻力负荷增加,左室功能受损;胸部X线(左前斜位)片示左心室增大,心胸比率为0.55;DSA示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1)左锁骨下动脉,胸、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腹腔动脉、双肾动脉),(2)左肺动脉尖后支部分分支。1995年4月初服强的松30 mg/d,后渐减至1 0 mg/d,同时服“尼群地平”,“复方降压片”等,血压维持在20/12 kPa。同年 8月26日因劳累突然出现左侧头痛,头颅CT检查为:左豆状核出血(出血量为7.5 ml),经口服“脑血康口服液”症状消失。11月15日因劳累再次突发左侧头痛,继之右上下肢无力,立即静滴20%甘露醇150 ml后,头痛减轻,但肢体功能无恢复。2小时后头痛加重,伴恶心、呕吐。再次静点甘露醇,同时行头颅CT检查为左豆状核出血(出血量32 ml)。查体:右上肢血压18/13 kPa,左上肢血压测不出。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脏向左下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肺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SM 3/6,粗糙、不传导。双侧颈动脉搏动较著,右侧明显,卧位减轻。左侧桡动脉搏动减弱,双腹股沟动脉及其以下动脉搏动消失。神经系统:神志清晰,烦躁、失语,左瞳孔直径3.5 mm,右瞳孔直径4 mm,对光反射灵敏,右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腱反射(±),右Babinski征(+),双侧Chaddock征(+),脑膜刺激征(-)。血WBC 15.15×109 /L,N 0.76,L 0.24,RBC 4.0×1012 /L,Hb 119 g/L,出凝血时间正常,血Na+105 mmol/L,余生化、血糖、尿、粪常规正常。IgM 0.6 g/L,IgG 10.3 g/L,IgA 1.14 g/L,类风湿因子(-),补体C3 1.42 g/L,ANA(-),ASO 833 U ,血清蛋白电泳:白蛋白53.6%,球蛋白α 14.8%,α2 9.9%,β 16.7%,γ 15%,总蛋白84.7 g/L,白蛋白36.4 g/L,球蛋白 48.3 g/L。ECG:左室肥厚及劳损。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并发脑出血。经脱水,控制原发病,防治感染,促脑细胞代谢治疗及对症处理,患者神经系体征逐渐恢复,血压平稳。语言功能恢复,颅神经(-),右上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心血管体征同前。复查头颅CT示:左侧脑出血吸收期,12月26日出院。
2 讨论
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缩窄性大动脉炎、无脉病、主动脉弓综合征等,系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的炎症,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临床表现以脑、肢体缺血症状、肾性高血压、血管杂音及眼底改变为主要特征,也可有低热、关节痛等全身表现,好发于青年女性。该病引起的脑部症状多因主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也有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报道,但并发脑实质出血,尤其在短期内反复出血者罕见。文献报道,多发性大动炎常伴脑动脉瘤,多位于大脑中动脉,发病年龄早(魏岗之,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0)。本例年轻女性患者二次脑出血均在同一部位,可能为该病并发动脉瘤破裂所致。此外,本例长期高血压,可能对动脉瘤的形成有促发作用。该例疗效较满意,可能与患者年龄轻及治疗及时有关。, http://www.100md.com(王玉霞 郭维加 杨振中 杨福燕)
1 病例
女,24岁。因头痛、右上下肢无力 2小时于1995年11月15日入院。6岁时体检发现双下肢动脉搏动消失,疑“无脉病” 。1989年发现“心脏扩大”,1990年发现血压异常,右上肢23/18 kPa,左上肢18/14 kPa。此后间断出现心悸、胸闷,自配中药治疗,症状可消失。1992年3月查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内径增大,室间隔及左室后壁明显增厚,运动幅度偏低,腹主动脉内径偏窄,搏动振幅减低;彩色多普勒示左室阻力负荷增加,左室功能受损;胸部X线(左前斜位)片示左心室增大,心胸比率为0.55;DSA示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1)左锁骨下动脉,胸、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腹腔动脉、双肾动脉),(2)左肺动脉尖后支部分分支。1995年4月初服强的松30 mg/d,后渐减至1 0 mg/d,同时服“尼群地平”,“复方降压片”等,血压维持在20/12 kPa。同年 8月26日因劳累突然出现左侧头痛,头颅CT检查为:左豆状核出血(出血量为7.5 ml),经口服“脑血康口服液”症状消失。11月15日因劳累再次突发左侧头痛,继之右上下肢无力,立即静滴20%甘露醇150 ml后,头痛减轻,但肢体功能无恢复。2小时后头痛加重,伴恶心、呕吐。再次静点甘露醇,同时行头颅CT检查为左豆状核出血(出血量32 ml)。查体:右上肢血压18/13 kPa,左上肢血压测不出。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脏向左下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肺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SM 3/6,粗糙、不传导。双侧颈动脉搏动较著,右侧明显,卧位减轻。左侧桡动脉搏动减弱,双腹股沟动脉及其以下动脉搏动消失。神经系统:神志清晰,烦躁、失语,左瞳孔直径3.5 mm,右瞳孔直径4 mm,对光反射灵敏,右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腱反射(±),右Babinski征(+),双侧Chaddock征(+),脑膜刺激征(-)。血WBC 15.15×109 /L,N 0.76,L 0.24,RBC 4.0×1012 /L,Hb 119 g/L,出凝血时间正常,血Na+105 mmol/L,余生化、血糖、尿、粪常规正常。IgM 0.6 g/L,IgG 10.3 g/L,IgA 1.14 g/L,类风湿因子(-),补体C3 1.42 g/L,ANA(-),ASO 833 U ,血清蛋白电泳:白蛋白53.6%,球蛋白α 14.8%,α2 9.9%,β 16.7%,γ 15%,总蛋白84.7 g/L,白蛋白36.4 g/L,球蛋白 48.3 g/L。ECG:左室肥厚及劳损。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并发脑出血。经脱水,控制原发病,防治感染,促脑细胞代谢治疗及对症处理,患者神经系体征逐渐恢复,血压平稳。语言功能恢复,颅神经(-),右上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心血管体征同前。复查头颅CT示:左侧脑出血吸收期,12月26日出院。
2 讨论
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缩窄性大动脉炎、无脉病、主动脉弓综合征等,系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的炎症,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临床表现以脑、肢体缺血症状、肾性高血压、血管杂音及眼底改变为主要特征,也可有低热、关节痛等全身表现,好发于青年女性。该病引起的脑部症状多因主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也有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报道,但并发脑实质出血,尤其在短期内反复出血者罕见。文献报道,多发性大动炎常伴脑动脉瘤,多位于大脑中动脉,发病年龄早(魏岗之,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0)。本例年轻女性患者二次脑出血均在同一部位,可能为该病并发动脉瘤破裂所致。此外,本例长期高血压,可能对动脉瘤的形成有促发作用。该例疗效较满意,可能与患者年龄轻及治疗及时有关。, http://www.100md.com(王玉霞 郭维加 杨振中 杨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