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化学原料药的进出口一直保持增长势头,2003年出口额的增幅明显高于进口,说明我国化学原料药的国际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
1、进口:甲硫氨酸仍排第一。在进口原料药产品中,甲硫氨酸(蛋氨酸)仍排在第一位,2003年进口额达到1.55亿美元,同比增长61.7%,占原料药总进口额的16%;赖氨酸醋及盐居其次,同比增长66.4%;7氨基头孢烷酸和7氨基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排在第三位,同比增长9.9%。后两种产品在进口化学原料药中的份额均在3%以上。
2、出口:维生素C最“靓”。维生素C是我国出口最大的一类产品。2003年维生素C出口额超过了3.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126%,占化学原料药出口总额的10%以上;其他抗菌素类产品居第二位,同比增长31.7%;柠檬酸排在第三位,约占出口总额的6.6%,同比增长19%。由于经济杠杆的作用,2003年上半年维生素C、青霉素等我国化学原料药大宗出口品种的价格曾一度上升,而下半年则由于供过于求再次回落。2003年,美国、印度、德国、日本和荷兰是我国化学原料药5个最大的出口国,美国所占份额为16.4%,印度和德国的份额在10%左右,日本为6.3%,其他国家均少于5%。日本和美国是2003年我国最大的化学原料药进口国,其份额分别为13.6%和12.6%。我国向印度、韩国和比利时出口的原料药也较多,其份额超过了7%。
3、分析:出口增长任重道远。从国际市场看,低附加值的产品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我国化学原料药的优势正受到印度的威胁,印度现已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化学原料药制造基地,使得今年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增长的阻力进一步加大,这在青霉素、维生素C等大宗产品上表现尤其突出。此外,今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还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国外的需求比较平稳,而我国的化学原料药产量明显过剩。2003年的“第六次青霉素大战”就是供需矛盾的体现,而2003年底中国青霉素工业盐生产企业行业自律协议的最终破产,也说明了经济规律的不可抗拒性。另一方面是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其表现一是原材料、能源的价格在2004年仍将继续上涨;二是出口退税率从15%~17%降到了13%。再加上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原料药出口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困难。目前我国青霉素主要生产企业将目标转向了开发青霉素工业盐的下游产品(7-ADCA、6-APA、阿莫西林等),可以暂时缓解青霉素下游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产品的出口依然存在困难。因此,生产企业应充分利用原料药的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制剂,通过高附加值和保持不变的高退税率获得更高的效益。同时,从今年的出口形势看,维生素C的国际需求增长不大,预计2004年的出口额增幅不会太高。因此,总体看来,2004年化学原料药的出口增长可能低于2003年。
进口额居前20位的化学原料药
出口额居前20位的化学原料药
(转摘自“医药快讯信息网”)
1、进口:甲硫氨酸仍排第一。在进口原料药产品中,甲硫氨酸(蛋氨酸)仍排在第一位,2003年进口额达到1.55亿美元,同比增长61.7%,占原料药总进口额的16%;赖氨酸醋及盐居其次,同比增长66.4%;7氨基头孢烷酸和7氨基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排在第三位,同比增长9.9%。后两种产品在进口化学原料药中的份额均在3%以上。
2、出口:维生素C最“靓”。维生素C是我国出口最大的一类产品。2003年维生素C出口额超过了3.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126%,占化学原料药出口总额的10%以上;其他抗菌素类产品居第二位,同比增长31.7%;柠檬酸排在第三位,约占出口总额的6.6%,同比增长19%。由于经济杠杆的作用,2003年上半年维生素C、青霉素等我国化学原料药大宗出口品种的价格曾一度上升,而下半年则由于供过于求再次回落。2003年,美国、印度、德国、日本和荷兰是我国化学原料药5个最大的出口国,美国所占份额为16.4%,印度和德国的份额在10%左右,日本为6.3%,其他国家均少于5%。日本和美国是2003年我国最大的化学原料药进口国,其份额分别为13.6%和12.6%。我国向印度、韩国和比利时出口的原料药也较多,其份额超过了7%。
3、分析:出口增长任重道远。从国际市场看,低附加值的产品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我国化学原料药的优势正受到印度的威胁,印度现已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化学原料药制造基地,使得今年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增长的阻力进一步加大,这在青霉素、维生素C等大宗产品上表现尤其突出。此外,今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还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国外的需求比较平稳,而我国的化学原料药产量明显过剩。2003年的“第六次青霉素大战”就是供需矛盾的体现,而2003年底中国青霉素工业盐生产企业行业自律协议的最终破产,也说明了经济规律的不可抗拒性。另一方面是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其表现一是原材料、能源的价格在2004年仍将继续上涨;二是出口退税率从15%~17%降到了13%。再加上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原料药出口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困难。目前我国青霉素主要生产企业将目标转向了开发青霉素工业盐的下游产品(7-ADCA、6-APA、阿莫西林等),可以暂时缓解青霉素下游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产品的出口依然存在困难。因此,生产企业应充分利用原料药的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制剂,通过高附加值和保持不变的高退税率获得更高的效益。同时,从今年的出口形势看,维生素C的国际需求增长不大,预计2004年的出口额增幅不会太高。因此,总体看来,2004年化学原料药的出口增长可能低于2003年。
进口额居前20位的化学原料药
排序 | 产品名称 |
1 | 甲硫氨酸(蛋氨酸) |
2 | 赖氨酸酯及盐 |
3 | 7氨基头孢烷酸、7氨基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 |
4 | 其他环酰胺(包括环氨基甲酸酯)及其衍生物以及它们的盐 |
5 | 丙三醇(甘油) |
6 | 其他结构上含有一个非稠合咪唑环的化合物 |
7 | 赖氨酸 |
8 | 吡啶及其盐 |
9 | 其他磺(酰)胺 |
10 | 其他先锋霉素及其衍生物以及它们的盐 |
11 | 其他抗菌素 |
12 | 其他氨基酸 |
13 | 未列名青霉素和具有青霉烷酸结构的青霉素衍生物及其盐 |
14 | 山梨醇 |
15 | 头孢克罗及其盐 |
16 | 头孢氨苄及其盐 |
17 | 卵磷脂及其他磷氨基类脂 |
18 | 胆碱及其盐 |
19 | 头孢哌酮及其盐 |
20 | 氨基醇酚、氨基酸酚及其他含氧基氨基化合物 |
出口额居前20位的化学原料药
排序 | 产品名称 |
1 | 未混合的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 |
2 | 其他抗菌素 |
3 | 柠檬酸 |
4 | 未列名青霉素和具有青霉烷酸结构的青霉素衍生物及其盐 |
5 | 未混合的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 |
6 | 其他天然或合成再制的苷(配糖物)及其盐、醚、酯和其他衍生物 |
7 | 其他磺(酰)胺 |
8 | 四环素衍生物及其盐 |
9 | 其他 |
10 | 其他环酰胺(包括环氨基甲酸酯)及其衍生物以及它们的盐 |
11 | 其他结构上含有一个非稠合咪唑的化合物 |
12 | 可的松、氢化可的松、脱氢可的松及脱氢皮(质甾)醇 |
13 |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
14 | 其他氨基酸 |
15 | 糖精及其盐 |
16 | 林可霉素及其衍生物以及它们的盐 |
17 | 其他未混合的维生素及其衍生物 |
18 | 未列名含酚基但不含其他含氧基的羧酸及其酸酐、酰卤化物、过氧化物和过氧酸以及它们的衍生物 |
19 | 氨基醇酚、氨基酸酚及其他含氧基氨基化合物 |
20 | 未混合的维生素B1及其衍生物 |
(转摘自“医药快讯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