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性研究 > 性文化 > 信息 > 正文
编号:10370782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5日
     如果把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发生的人类性观念和行为上的迅猛变革称之为"性革命"的话,那也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持续不断的社会发展浪潮的又一朵小浪花。这场所谓的"革命"其实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金赛的性调查报告竖立了现代性学的第一座里程碑,马斯特斯和约翰逊的实验室的性研究又竖立了第二座里程碑。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的数百万妇女进入劳工队伍,到大战结束后她们留了下来,并不断有更多的妇女进入劳工队伍,逐渐促成以反对性别歧视为主流的女权运动。大战后西方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使中产阶层迅速扩大,西方成了乐园式的消费社会,"自我限制或约束"已无必要,勤俭节约会损害靠消费而维持的经济繁荣。汽车进入绝大多数家庭,避孕药的发明和投放市场,女性裸体和半裸体等色情暗示成了广告商推销商品的有力工具,性成了商业的好伙伴,几乎所有的制造商都宣称自己的产品可以增进使用者的性感和吸引力。社会观念终于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性日益采取了宽容的态度,但女权运动的主流仍是寻求男女在异性爱和婚姻关系中的性平等。她们认为过去由男人发号施令,妇女言听计从的状况使女性沦为"第二性别"的从属地位,貌似文明的社会实际上已把同样具有七情六欲的女人"阉割"成一具清心寡欲的泥胎。因此女权主义所反抗的主要是性别歧视和对男女截然不同的性道德的双重标准。如果把性革命看作是现代妇女也能够像男人那样随意发生性关系的话,那实际上是一种误解,也是为女权运动主流所唾弃的。妇女并不需要那种适应男人口味的性行为模式的自由,妇女希望的是发现她们自己的性奥秘的自由。60年代的性革命是对长时期的影响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性别角色的社会变革的反应。

    避孕药使性与生育分离,它的广泛应用对性观念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观念的改变本身又是新型避孕药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在50年代之前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高生育率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都是重要的。从社会角度看,人口越多,劳动力越多,社会越富有,军队越强大;从个人来说,子女成长后可以增加家庭的收入,这样就为父母晚年的生活提供了保证,其意义还不止于此,它还涉及家庭在社会上的威望,一位农民这样说,"我要有10个儿子,我就是书记,全村就得听我的"。然而,现代技术已使社会经济发展对大量劳动力的需求终止了,核力量和技术成为比庞大军队更为显赫的威慑力量,于是劳动力过剩人口众多带来的不是福而是难了。从个人讲,儿童抚养费用的增高,受教育时间的延长,孩子过多不仅不能使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增高而只能使之降低,因此,性与生育的分离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是一种进步。

    由于不再需要接二连三地生育,妇女的时间就由生育与抚养后代中解放出来了,她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体验一下性的感受了。妇女由传统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正如奴隶制的废除一样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实际上妇女并没有得到受教育或就业的平等机会,即使是我们的社会也普遍存在这一问题,女孩失学率远远高于男孩,女性寻职难,甚至连女大学生、女研究生都难于寻找理想的工作,往往被无理地拒之门外。于是便有了女权运动的发展。同时,在婚姻中女性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由过去的母亲角色转化为性对象角色,于是男子对妻子的要求也变了,妇女更像装饰品和摆设,尽可能地把自己打扮得漂亮和年轻。这也促使妇女寻求真正的独立和自由。

    西方大多数妇女对性革命持这样观念,认为性革命增加了性的公开性是件好事情,是健康的和必要的。它有助于人们从长期以来的压抑感、恐怖感,罪恶感中解脱出来,使人们能正确对待自己生活中的不可缺少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当然她们也担忧泥砂俱下、鱼龙混杂带来的使年轻一代过早步入性生活的状况,担忧某些人陷入性道德崩溃的泥淖之中。持不同意见者则认为并不存在什么性革命,因为宣传性是健康和必要的会给她们带来不良后果,结果是使她们丧失了说"不"的权利,她们往往害怕回绝对方的性要求。实际上性的双重价值观念仍在起作用,女性仍然逃脱不了被遗弃、被伤害的命运。

    但压倒多数的西方妇女的愿望是有感情的性关系,绝非萍水相逢,视如儿戏。她们希望对性趋动力保持有规律地抑制,以保证功能的健康,性的美好,但它不是生活的全部,她们抱怨把"性"商品化和庸俗化。独身有时带来更多的自由和独立的意义,但它使妇女感到孤立无援。因为社会对于人与人的亲昵关系中只承认婚姻,而其他形式的接触都是非法的和不能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

    在渡过60-70年代对传统性观念中坏的也包括一些好的东西的强劲冲击之后,西方大多数成年人又开始痛定思痛,重新检查他们的性道德、性价值观念,又开始追求长期稳定的性关系,白头到老又成为理想目标。然而,垃圾总归是垃圾,那些性歧视、性剥削之类的陈腐观念是不会再作祟了。历史总要向前进,生活总会越来越美好。对那些死抱陈腐观念的思想僵化的人来说,我们不妨赠送他们一段箴言,以作为本书的结尾:"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康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