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脊椎间疼痛(肩胛肋骨综合征)
肩胛骨脊椎间疼痛(肩胛肋骨综合征)
【病因病理】
1、中医学认识 中医学将本病归入“脊背痛”、“痹证”范畴。清·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说:“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佝偻之状”,说出了本病的一部分病机和症状。其病因病机包括以下三方面;
(1)外力劳损、气滞血瘀:肩关节是活动和负重较为频繁的关节,超载负重,或经常受重则易导致局部筋肉损伤,经络气血瘀滞而引起一系列症状。此乃急性期主要病困病机。
(2)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素体肝肾不足,或外伤日景不愈,损伤肝肾,使筋脉失去气血濡养而发生本病,这是慢性期主要病机。
(3)风寒湿侵袭:肝肾亏虚,气血压计足,卫阳不足,腠理开泄,风寒湿邪乘虚侵袭,阻滞筋脉气血而发为本病。这是本病经常可以出错到的病机类型。
2、西医学认识 肩胛骨间的疼痛,有人称之为肩胛肋骨综合征。有关疼痛的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有的认为是相应的椎间盘损害刺激;有的认为是因肋横关节率乱而致的综合征;有的认为是下颈段脊神经背支受刺激所致。Eder认为,颈3、4、5神经节段受累时,出现根性损害。还有认为是臂丛超负重所在地致等。
【临床诊断】
1、两肩胛间疼痛,伴有半边颈部和同侧手臂放射痛。
2、嘱病人双臂作胸前交叉,双手拱在对侧肩上,使肩胛骨向两侧拉开。可找到局部压痛点或疼痛索条状物。压痛点常见于T3~T4中线旁约7~8cm处的肋骨上,局部痛点封闭疼痛缓解或消失。
【辨证】
本病病位在两肩胛骨之间。主要表现为两肩胛骨间的持续性疼痛,双肩关节前屈后伸受限,有时可在两肩胛骨间找到压痛点和索条状物。
1、气滞血瘀型 有明显肩关节外伤史,肩胛骨间刺痛,活动加剧。背部拒按,疼痛点固定不移。伴有两肋间不适,小便短赤,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2、肝肾亏虚型 肩胛骨间疼痛持续日久,隐隐作痛,活动加剧,没有明显固定压痛点,同时伴有腰膝疼痛,关节屈伸不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象细弱等。
3、风寒湿侵型 肩胛背部绵绵作痛,夜间疼痛加剧,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苔白脉浮缓。, http://www.100md.com
【病因病理】
1、中医学认识 中医学将本病归入“脊背痛”、“痹证”范畴。清·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说:“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佝偻之状”,说出了本病的一部分病机和症状。其病因病机包括以下三方面;
(1)外力劳损、气滞血瘀:肩关节是活动和负重较为频繁的关节,超载负重,或经常受重则易导致局部筋肉损伤,经络气血瘀滞而引起一系列症状。此乃急性期主要病困病机。
(2)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素体肝肾不足,或外伤日景不愈,损伤肝肾,使筋脉失去气血濡养而发生本病,这是慢性期主要病机。
(3)风寒湿侵袭:肝肾亏虚,气血压计足,卫阳不足,腠理开泄,风寒湿邪乘虚侵袭,阻滞筋脉气血而发为本病。这是本病经常可以出错到的病机类型。
2、西医学认识 肩胛骨间的疼痛,有人称之为肩胛肋骨综合征。有关疼痛的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有的认为是相应的椎间盘损害刺激;有的认为是因肋横关节率乱而致的综合征;有的认为是下颈段脊神经背支受刺激所致。Eder认为,颈3、4、5神经节段受累时,出现根性损害。还有认为是臂丛超负重所在地致等。
【临床诊断】
1、两肩胛间疼痛,伴有半边颈部和同侧手臂放射痛。
2、嘱病人双臂作胸前交叉,双手拱在对侧肩上,使肩胛骨向两侧拉开。可找到局部压痛点或疼痛索条状物。压痛点常见于T3~T4中线旁约7~8cm处的肋骨上,局部痛点封闭疼痛缓解或消失。
【辨证】
本病病位在两肩胛骨之间。主要表现为两肩胛骨间的持续性疼痛,双肩关节前屈后伸受限,有时可在两肩胛骨间找到压痛点和索条状物。
1、气滞血瘀型 有明显肩关节外伤史,肩胛骨间刺痛,活动加剧。背部拒按,疼痛点固定不移。伴有两肋间不适,小便短赤,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2、肝肾亏虚型 肩胛骨间疼痛持续日久,隐隐作痛,活动加剧,没有明显固定压痛点,同时伴有腰膝疼痛,关节屈伸不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象细弱等。
3、风寒湿侵型 肩胛背部绵绵作痛,夜间疼痛加剧,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苔白脉浮缓。,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