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骶髂关节松弛(关节牛脱位)
十二、骶髂关节松弛(关节牛脱位)
[病因病机)
1.中医学认识 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也有称其为“骶髂关节错缝”、“骶髂关节扭伤”等。根据其发病特点,本病病因病机有以下三方面;
(1)肝肾亏虚、筋骨柔弱:素体肝肾不足,或劳力负重,或妇女产后筋骨慢性劳损,气血虚弱,致使骶髂关节韧带松弛,筋骨不固而错位。
(2)跌仆闪挫、气血瘀滞:突然跌倒,单侧臀部着地;或下蹲位持重站立时扭伤;或身体向前、向后跌仆,都可使骶髂关节筋脉突然受伤,气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
(3)风寒湿邪外侵:肾虚之人;或妇女产后血虚;或劳损伤及肾气,风寒湿邪乘虚外侵,遏于血脉,着而不去,影响气血流畅,故而发病。
2.西医学认识 骶髂关节,常由于骨盆严重外伤、骨盆环破坏及手术损伤髂腰韧带, 而影响其关节的稳定性。另外,怀孕后期及分娩时,卵巢内分泌使骶髂关节韧带松弛而引起损伤,从而引起骶髂关节松弛。
[临床诊断]
1.在髂后上嵴下方,骶髂关节下2/3部位有局限性压痛和深部叩击痛。
2.耻骨联合处可同时有压痛。
3.一般无明显症状,但有时无意中变换体位时可突然产生下腰部疼痛,不敢活动。经 手法推拿则缓解和消失,可为骶髂关节半脱位复位之结果。
4.骨盆分离试验和挤压试验,“4”字试验,髋关节外展阻抗试验(髋关节外展时,因臀中肌收缩,患侧骶髂关节受牵拉产生疼痛,影响其外展功能)均为阳性。
[影像学检查诊断]
X线检查 多见于经产妇,关节间隙明显增宽,有时有骨囊性改变或退行性关节。耻 骨联合处也可有类似改变。患者左右下肢交替站立下摄取片检查时,可见耻骨联合处平面 高低不平,站立持重侧耻骨上缘高于对侧。
[辨证]
本病病位在骶髂关节处。患者大多有下腰部及骶尾部疼痛,骶髂关节周围肌肉痉挛, 下肢活动受限,且不能负重行走,跛行。弯腰、翻身、仰卧等均可引起疼痛。有时骶髂关节处可有肿胀,行走时往往需用手掌保护患肢少受震动。
1.肝肾亏虚、筋骨柔弱 下腰部或腰骶部酸困疼痛,腰膝酸软无力,伴有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2.跌仆闪挫、气血瘀滞 下腰部或骶髂关节处剧痛,行走需手扶患处,翻身困难,伴有面部肿胀,舌淡等,脉弦涩。
3.风寒湿邪外侵 下腰部遇冷则痛,反复发作,时发时止,得温稍减,活动后可缓解,伴有恶寒发热,关项强痛,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渴等。, http://www.100md.com
[病因病机)
1.中医学认识 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也有称其为“骶髂关节错缝”、“骶髂关节扭伤”等。根据其发病特点,本病病因病机有以下三方面;
(1)肝肾亏虚、筋骨柔弱:素体肝肾不足,或劳力负重,或妇女产后筋骨慢性劳损,气血虚弱,致使骶髂关节韧带松弛,筋骨不固而错位。
(2)跌仆闪挫、气血瘀滞:突然跌倒,单侧臀部着地;或下蹲位持重站立时扭伤;或身体向前、向后跌仆,都可使骶髂关节筋脉突然受伤,气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
(3)风寒湿邪外侵:肾虚之人;或妇女产后血虚;或劳损伤及肾气,风寒湿邪乘虚外侵,遏于血脉,着而不去,影响气血流畅,故而发病。
2.西医学认识 骶髂关节,常由于骨盆严重外伤、骨盆环破坏及手术损伤髂腰韧带, 而影响其关节的稳定性。另外,怀孕后期及分娩时,卵巢内分泌使骶髂关节韧带松弛而引起损伤,从而引起骶髂关节松弛。
[临床诊断]
1.在髂后上嵴下方,骶髂关节下2/3部位有局限性压痛和深部叩击痛。
2.耻骨联合处可同时有压痛。
3.一般无明显症状,但有时无意中变换体位时可突然产生下腰部疼痛,不敢活动。经 手法推拿则缓解和消失,可为骶髂关节半脱位复位之结果。
4.骨盆分离试验和挤压试验,“4”字试验,髋关节外展阻抗试验(髋关节外展时,因臀中肌收缩,患侧骶髂关节受牵拉产生疼痛,影响其外展功能)均为阳性。
[影像学检查诊断]
X线检查 多见于经产妇,关节间隙明显增宽,有时有骨囊性改变或退行性关节。耻 骨联合处也可有类似改变。患者左右下肢交替站立下摄取片检查时,可见耻骨联合处平面 高低不平,站立持重侧耻骨上缘高于对侧。
[辨证]
本病病位在骶髂关节处。患者大多有下腰部及骶尾部疼痛,骶髂关节周围肌肉痉挛, 下肢活动受限,且不能负重行走,跛行。弯腰、翻身、仰卧等均可引起疼痛。有时骶髂关节处可有肿胀,行走时往往需用手掌保护患肢少受震动。
1.肝肾亏虚、筋骨柔弱 下腰部或腰骶部酸困疼痛,腰膝酸软无力,伴有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2.跌仆闪挫、气血瘀滞 下腰部或骶髂关节处剧痛,行走需手扶患处,翻身困难,伴有面部肿胀,舌淡等,脉弦涩。
3.风寒湿邪外侵 下腰部遇冷则痛,反复发作,时发时止,得温稍减,活动后可缓解,伴有恶寒发热,关项强痛,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渴等。,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