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下丘脑-垂体疾病 > 骨质疏松症
编号:10374017
骨质疏松七大误区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26期
     误区一: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为时已晚。

    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骨质疏松是因为老年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破骨细胞活跃,骨吸收加快,骨形成延缓,骨量不断丢失所致。合理治疗,包括雌激素、活性维生素D的补充及双磷酸盐等药物治疗,可以延缓骨量丢失,预防骨折的发生。可以说,只要接受正规的治疗,无论何时均可显效。不仅可以改善腰酸背痛的症状,还可间接减少发生骨折的危险性,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当然,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应立即到医院接受相关治疗。

    误区二:骨质疏松属于退行性疾病,无法防范。

    常听人说,骨质疏松是老年病,是机体老化的结果,人皆有之,对此只能听天由命。的确,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但并不是说人人“在劫难逃”。一般而言,从年轻时就注重饮食补钙并坚持运动的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较低,或将最大限度地推迟骨质疏松的发病年龄,病患即便出现,症状也较轻,且发展的速度较慢。门诊发现,骨质疏松患者一般具有以下特征:身材矮小,体格瘦弱,皮肤白皙。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维持一定的体重对预防骨质疏松有好处。那些在短时间里大幅度减肥的人,骨密度会明显下降,由此诱发骨质疏松,当引起重视。
, 百拇医药
    误区三:治疗骨质疏松最好的办法就是补钙。

    骨头与其他组织一样,一直处于新陈代谢之中,旧骨里的钙不断释放入血循环及细胞外液中,肠道吸收的外源性钙和人体重吸收的钙不断沉积在新骨中,“破骨细胞”使旧骨被破坏;“成骨细胞”则使新骨形成,维持着钙在体内的平衡。因此,钙的代谢是这两种细胞起作用的结果。可以想像,骨质疏松患者体内破骨细胞的作用超过了成骨细胞的作用,此时补钙,就像提供修补墙壁用的水泥,虽有一定作用,但提供水泥并不等于补墙,还要有泥水匠的操作。药物就充当了泥水匠的作用,可以干预上述两种细胞的“工作”。所以,只有药物与补钙相结合,才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单纯补钙,并不能使骨质疏松好转。

    误区四:一旦出现骨质疏松,就无法增加骨密度,只能延缓其流失。

    诊断骨质疏松的客观依据是骨密度下降,那么是不是骨密度下降后就无法再增加了呢?根据临床所见,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合理治疗一年后,复查显示骨密度上升,说明治疗并非只是延缓骨质的流失,而是使骨质流失停止,是治本的。这一检查结果增强了患者继续治疗的信心,他们会配合医生,争取获得最佳疗效。
, 百拇医药
    误区五:不能补充雌激素的人无法抵抗骨质疏松。

    不宜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性地应用活性维生素D、双磷酸盐制剂、降钙素等。这些人一样能抵抗骨质疏松。目前,国外已有一些新的药物上市,如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甲状旁腺激素等,疗效很好,增加了骨质疏松患者的药物选择。

    误区六:多吃骨头汤有益于防止骨质疏松。

    我国民间流传着多吃骨头汤可防治骨质疏松的说法。就像前面所说,服用任何钙剂都要考虑能否被吸收的问题,因此这种说法是一种谬误。动物骨头里虽然含有钙的成分,但它很难溶于水,因此,食用骨头汤并不能解决骨质疏松患者补钙的需要。加之在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脂肪,经常食用,对老年人还可能引起其他问题。

    误区七:补钙会导致肾结石。
, 百拇医药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肾结石病人要限制钙的摄入,因为对肾结石的分析表明,肾结石中80%是钙质。近年来研究证实,这一观念是错误的,而且结论刚好相反:增加钙的摄入反而可以减少患肾结石的危险性。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少吃钙质的妇女比多吃富含钙质食物的妇女更容易患肾结石。美国一项对45510名男性历时4年的跟踪研究发现,每天平均摄入1326mg钙的人比每天摄入516mg钙的人患结石的机会少1/3。美国另一项对9173名妇女连续12年的调查也表明,高钙饮食者比低钙饮食者患肾结石的可能性减少了35%。

    研究者分析认为,发生肾结石的原因不是因为钙太多,而是人体中钙代谢发生了紊乱,造成不正常的“钙搬家”所致。此时,骨钙减少,而血钙和软组织中的钙却增加了,软组织中钙过多会造成结石、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老年性痴呆。而长期补钙,增加人体钙的吸收,可刺激血钙自身的稳定,最终降低血液和软组织中钙的含量,减少结石的发生。, 百拇医药(程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