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医疗管理
编号:10377838
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至关重要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33期
     近些年来,中医院的中医特色不强及中医疗效下降一直是中医界所担心的问题。有资料显示:1990年,我国的中医药从业人员为54万,而目前则减少到了48万,其中执业中医师只有27万,而全国的中医院却从2000家增加到2684家,中医院的中医药专业人员比例已由原来的70%下降为50%左右。事实上,与中医队伍萎缩相比较,中医院的中医内涵减少得更加明显。此前曾有调查表明,少数中医院所开的中药处方,只占整个医院处方的约3%,有的医院甚至在1%以下。

    中医院的中医特色为什么不强,中医院的中医内涵为什么会减少?是不是中医已经没有了生命力,是要被淘汰的事物?显然不是!中医中药治疗疾病不仅有效,而且具有费用低廉、副作用小的好处,在许多情况下运用中医治疗疾病并不比西医差。在国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客观上社会对中医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在国际上,中医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接受,中医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扩大。可见中医并不是没有了生命力而要被淘汰的事物,中医的前途是光明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医院的中医特色不强和中医院的中医内涵减少呢?
, 百拇医药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建起了中医院校;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各县都有了中医院。可见令人担心的中医现状并不是因为中医缺乏振兴的基础条件。对于中医院的中医特色不强及中医疗效下降的原因虽多,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没有理顺,现行的“以药养医”体制尤其不利于坚持中医特色的中医院。

    目前我国的各级医院(包括各级中医院)虽然属于事业单位,但执行的是企业收费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医院要自负盈亏,这决定了医院所制定的各项制度必然要有利于医院的经济收益。不管是否出于主观意愿,医院、科室和医师个人都要考虑到经济收益问题。现在的医院通常会给临床科室下达创收经济指标,各个临床科室则要求各位医师努力增加科室收入。在现行的体制下,医院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药品收入和各种检查费用。在许多中医院,一半以上的经济收入来源于药品收入,开尽可能多的药品是增加科室收入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这样的高收益药品绝大多数都是西药或中成药而不是中药汤剂。在这种体制下,中医治疗价格低廉的优点变成了中医师眼中的缺点,最终会导致中医师开大量的西药或中成药而不重视开中药汤剂、不重视提高自己的中医水平。
, 百拇医药
    在一些中医院,如果一位中医师以中医理论为依据,经过辨证论治后开出中药处方,治好了疾病,解除了病人的痛苦,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但并没给科室带来多少收入,科室甚至会认为他的创收都不够支付他的工资。而另一位中医师,以西药及中成药治疗病人,同时以中药汤剂作为点缀,可以为科室创收做出贡献。后者在领导的眼中是合格的,而前者则多半不合格。可见,现行的医疗体制,会引导部分中医师开大量的西药或中成药。当然,无孔不入的药品回扣风也极大地促进了西药及中成药的使用。

    中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需要中医师自觉地、努力地钻研医术,才能提高自己的中医水平。但现行的“以药养医”体制却无法给临床中医师提供足够的学习动力。中医师没有学习中医的积极性,中医疗效下降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中医院坚持“中医特色”远不如现在所谓的“中西医结合”有利可图,中医院怎能姓“中”?

    汉代的司马迁曾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所有的商品都不可避免地受商品规律的支配,对买家毫无用处的商品是卖不出去的,对卖家无利可图的商品是不会被大量生产的。显而易见的例子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的十年间,教师的待遇没有得到合理的提高。“当教授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结果优秀学生不愿意报考师范院校,教师纷纷转行,教师队伍不稳。这些年,教师的待遇提高了,师范院校变成了热门,教师队伍自然也稳定了,这说明了正确的经济政策引导的重要性。

    教师行业如此,中医行业也不会例外。当前的经济社会环境对于改善“以药养医”体制来说正是时候,笔者认为解决的办法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希望国家有关部门给予各级中医院更大力度的支持;其次是放开中医师的诊疗费价格限制。当有一天,社会环境更加适应中医院的发展,医术良好的中医师开出的疗效可靠的中药处方能给他带来合理的、与技术含量成正比的经济收入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广大的中医师们就会自觉地、努力地提高自己的中医临床水平。到那时候,中医院会自觉姓“中”,中医的振兴也就指日可待了。, 百拇医药( 徐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