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心悟:涩脉
(一)脉象
关于涩脉的脉象,较难把握。历代都加了很多限定词,列举了很多比喻。本想把涩脉说得更明确,反倒滋生出许多冗词蔓语,使涩脉模糊难识。
涩脉的本意是往来涩滞,正如王冰在《素问·脉要精微论》注解中所说:“涩者,往来不利而蹇涩也。”王叔和改为:“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提出了涩脉的五个条件,即细、迟、止、散、往来难,后世多宗此说。如《脉诀汇辨》曰:“迟细而短,三象俱足。”也就是说。涩脉必须具备迟、细、短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李濒湖曰:“参伍不调名曰涩。”在细迟短三条件上,又加上了至数不齐的“参伍不调”。又曰:“散止依稀应指间,如雨沾砂容易散。”在细迟短止的四个条件上,又加上了散与虚软无力。综合起来,涩脉的条件是细、迟、短、止、散、虚、往来难七个要素。可是《素问·调经论》载:“其脉盛大以涩”,由句意可知,此涩绝非指尺肤之涩,而是言脉象之涩。涩脉与盛大脉并见,既然盛大,就不会细短,涩脉的条件起码三缺二。可见,短细并非涩脉的必备条件。《灵枢·胀论》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难经》58难曰;“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涩当细迟短且无力,而盛紧坚大皆长大有力之脉,何能与涩并见?《伤寒论》363条云:“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涩兼迟,当一息三至,何能与数并见不悖?《伤寒论》274条:“阳微阴涩而长者”。涩脉当短,何以与长并存,涩脉的细迟短散虚与上述的数长盛大坚紧是不可能并见的。可见,涩脉未必细散虚。
, http://www.100md.com
后世医家又提出:“参伍不调名曰涩。”参伍不调,医家多解为三五不调,中有歇止。肺之平脉多浮短而涩,若果有歇止,且三五不调,脉律如此紊乱,肯定不是正常脉,焉能称为平脉?再者,涩脉亦有寸涩、关涩、尺涩之分部,脉本一气相贯,岂能寸脉三五不调,而关尺脉律整齐?所以,涩脉不当有歇止。
“参伍”一词见于《内经》有二,《素问·三部五候论》云:“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死。”《素问·八正神明论》云:“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参伍”,《说文解字》段注:“凡言参伍者,皆谓错综以求之。”王冰注:“参谓参校,伍谓类伍。参校类伍而有不调,谓不率其常则病也。”
据《内经》两处用“参伍”一词的意思,是参校类比以推求的意思。“参伍不调”是指经过参校类比、分析推求,以知人之形与气、人与时令不相调和,此为病。把“参伍”当作“三五”的大写,直译成“三五”已谬;而且《内经》两句原文,并没有三五不调的含义,再衍生出歇止的意思,其谬再矣。参伍不调,《内经》中从未指涩脉而言。至于何人首先发明的“参伍不调名曰涩”,尚无确据,后人随之敷衍出涩脉“三五不调,中有歇止”的错误,人云亦云,谬误流传至今。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涩脉当无迟、细、短、散、虚、止这些条件,仅剩下“往来蹇涩”这惟一的特征了。“往来蹇涩”,若指脉的来去皆艰难,这与迟脉的往来迟慢是一个意思,迟涩二脉就无分别,而是一种脉象。所以,“往来蹇涩”不是指脉的来去艰难迟慢,而是指脉搏起之振幅小。这是由于气血滞涩,或气血虚衰,不能畅达以鼓荡充盈血脉而形成的脉象。笔者临床即以脉来搏起之振幅小,作为判断涩脉的惟一特征。无论脉体大细长短,脉力有力无力,脉律齐与不齐,脉率或数或迟,只要脉来搏起之振幅小,就是涩脉。此亦即往来蹇涩之意。
(二)脉理与主病
涩脉振幅小,因于气血鼓搏不利所致。气血鼓搏不利的原因,无非是气血虚而鼓搏无力;或气血为邪所阻,不能畅达以鼓搏于脉,致脉幅小而为涩。
1.气血虚而涩
血虚可致脉涩,故涩脉主精亏血少。对此,诸医家均无异议。精血同源,血少无以充盈血脉,故脉来蹇涩。因于血少,故见心痛、怔忡、经闭、艰嗣等。
, 百拇医药
对于涩主气虚,众医家皆非之。因《内经》云:“涩者阳气有余也。”历代医家多宗此说,认为涩为多气。如《脉经》云:“脉涩者少血多气。”《千金方》:“脉涩者,少血多气。”《诊家枢要》:“涩为气多血少之候。”《脉确》:“涩脉血少气有余。”果若血少气有余,则鼓荡有力,脉当见浮、芤、革、虚等,而不会出现涩脉,这似乎与《内经》原文相悖。实则《内经》所指的阳气有余,是指气滞而言。如《外科精义》曰:“脉涩则气涩也。”《脉学辑要》曰:“又有七情郁结,及疝瘕癖气,滞碍隧道而脉涩者。”《脉学阐微》亦云:“涩脉多见于情志不遂,血运郁涩所致。”至于涩主气虚,仅有少数医家论及。如《景岳全书》云:“涩为阴脉,为气血俱虚之候。”《脉理求真》曰:“涩为气血俱虚之候。”由此可见,气血虚,无功鼓搏于脉,致脉之搏幅小而形成涩脉。因虚而涩者,当按之无力。
2.邪阻气机不畅而脉涩
邪阻气机不畅,气血不能畅达以鼓搏血脉,致脉幅小而形成涩脉。起到阻滞作用的邪气,主要为外邪所客、气滞、血瘀、寒盛、热邪、食积等。如《伤寒论》48条:“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此涩,即表邪郁遏使营卫不畅,阳气拂郁不得发越而致涩。《脉理求真》曰:“然亦须分寒涩、枯涩、热涩之殊耳。”指出涩脉可因寒客、阳虚、阴血枯涸、热邪壅塞所致。《脉学辑要》云:“食痰胶固中外,……七情郁结,及疝瘕癖气,滞碍隧道”,皆可致涩。
正虚之涩,脉涩而无力,邪阻之涩,脉涩而有力。恰如《脉学辑要》所说:“脉涩者,宜甄别脉力之有无,以定其虚实耳。”, 百拇医药(李士懋)
关于涩脉的脉象,较难把握。历代都加了很多限定词,列举了很多比喻。本想把涩脉说得更明确,反倒滋生出许多冗词蔓语,使涩脉模糊难识。
涩脉的本意是往来涩滞,正如王冰在《素问·脉要精微论》注解中所说:“涩者,往来不利而蹇涩也。”王叔和改为:“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提出了涩脉的五个条件,即细、迟、止、散、往来难,后世多宗此说。如《脉诀汇辨》曰:“迟细而短,三象俱足。”也就是说。涩脉必须具备迟、细、短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李濒湖曰:“参伍不调名曰涩。”在细迟短三条件上,又加上了至数不齐的“参伍不调”。又曰:“散止依稀应指间,如雨沾砂容易散。”在细迟短止的四个条件上,又加上了散与虚软无力。综合起来,涩脉的条件是细、迟、短、止、散、虚、往来难七个要素。可是《素问·调经论》载:“其脉盛大以涩”,由句意可知,此涩绝非指尺肤之涩,而是言脉象之涩。涩脉与盛大脉并见,既然盛大,就不会细短,涩脉的条件起码三缺二。可见,短细并非涩脉的必备条件。《灵枢·胀论》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难经》58难曰;“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涩当细迟短且无力,而盛紧坚大皆长大有力之脉,何能与涩并见?《伤寒论》363条云:“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涩兼迟,当一息三至,何能与数并见不悖?《伤寒论》274条:“阳微阴涩而长者”。涩脉当短,何以与长并存,涩脉的细迟短散虚与上述的数长盛大坚紧是不可能并见的。可见,涩脉未必细散虚。
, http://www.100md.com
后世医家又提出:“参伍不调名曰涩。”参伍不调,医家多解为三五不调,中有歇止。肺之平脉多浮短而涩,若果有歇止,且三五不调,脉律如此紊乱,肯定不是正常脉,焉能称为平脉?再者,涩脉亦有寸涩、关涩、尺涩之分部,脉本一气相贯,岂能寸脉三五不调,而关尺脉律整齐?所以,涩脉不当有歇止。
“参伍”一词见于《内经》有二,《素问·三部五候论》云:“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死。”《素问·八正神明论》云:“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参伍”,《说文解字》段注:“凡言参伍者,皆谓错综以求之。”王冰注:“参谓参校,伍谓类伍。参校类伍而有不调,谓不率其常则病也。”
据《内经》两处用“参伍”一词的意思,是参校类比以推求的意思。“参伍不调”是指经过参校类比、分析推求,以知人之形与气、人与时令不相调和,此为病。把“参伍”当作“三五”的大写,直译成“三五”已谬;而且《内经》两句原文,并没有三五不调的含义,再衍生出歇止的意思,其谬再矣。参伍不调,《内经》中从未指涩脉而言。至于何人首先发明的“参伍不调名曰涩”,尚无确据,后人随之敷衍出涩脉“三五不调,中有歇止”的错误,人云亦云,谬误流传至今。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涩脉当无迟、细、短、散、虚、止这些条件,仅剩下“往来蹇涩”这惟一的特征了。“往来蹇涩”,若指脉的来去皆艰难,这与迟脉的往来迟慢是一个意思,迟涩二脉就无分别,而是一种脉象。所以,“往来蹇涩”不是指脉的来去艰难迟慢,而是指脉搏起之振幅小。这是由于气血滞涩,或气血虚衰,不能畅达以鼓荡充盈血脉而形成的脉象。笔者临床即以脉来搏起之振幅小,作为判断涩脉的惟一特征。无论脉体大细长短,脉力有力无力,脉律齐与不齐,脉率或数或迟,只要脉来搏起之振幅小,就是涩脉。此亦即往来蹇涩之意。
(二)脉理与主病
涩脉振幅小,因于气血鼓搏不利所致。气血鼓搏不利的原因,无非是气血虚而鼓搏无力;或气血为邪所阻,不能畅达以鼓搏于脉,致脉幅小而为涩。
1.气血虚而涩
血虚可致脉涩,故涩脉主精亏血少。对此,诸医家均无异议。精血同源,血少无以充盈血脉,故脉来蹇涩。因于血少,故见心痛、怔忡、经闭、艰嗣等。
, 百拇医药
对于涩主气虚,众医家皆非之。因《内经》云:“涩者阳气有余也。”历代医家多宗此说,认为涩为多气。如《脉经》云:“脉涩者少血多气。”《千金方》:“脉涩者,少血多气。”《诊家枢要》:“涩为气多血少之候。”《脉确》:“涩脉血少气有余。”果若血少气有余,则鼓荡有力,脉当见浮、芤、革、虚等,而不会出现涩脉,这似乎与《内经》原文相悖。实则《内经》所指的阳气有余,是指气滞而言。如《外科精义》曰:“脉涩则气涩也。”《脉学辑要》曰:“又有七情郁结,及疝瘕癖气,滞碍隧道而脉涩者。”《脉学阐微》亦云:“涩脉多见于情志不遂,血运郁涩所致。”至于涩主气虚,仅有少数医家论及。如《景岳全书》云:“涩为阴脉,为气血俱虚之候。”《脉理求真》曰:“涩为气血俱虚之候。”由此可见,气血虚,无功鼓搏于脉,致脉之搏幅小而形成涩脉。因虚而涩者,当按之无力。
2.邪阻气机不畅而脉涩
邪阻气机不畅,气血不能畅达以鼓搏血脉,致脉幅小而形成涩脉。起到阻滞作用的邪气,主要为外邪所客、气滞、血瘀、寒盛、热邪、食积等。如《伤寒论》48条:“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此涩,即表邪郁遏使营卫不畅,阳气拂郁不得发越而致涩。《脉理求真》曰:“然亦须分寒涩、枯涩、热涩之殊耳。”指出涩脉可因寒客、阳虚、阴血枯涸、热邪壅塞所致。《脉学辑要》云:“食痰胶固中外,……七情郁结,及疝瘕癖气,滞碍隧道”,皆可致涩。
正虚之涩,脉涩而无力,邪阻之涩,脉涩而有力。恰如《脉学辑要》所说:“脉涩者,宜甄别脉力之有无,以定其虚实耳。”, 百拇医药(李士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