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377261
反向研究带来新发现伊马替尼可治疗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22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16期
     本报讯 人们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尝试性应用于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的治疗,并取得了意外的成功。美国哈佛医学院Cooks等由此采用由临床到基础的反向研究方法,发现在一半的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患者中存在FIP1类似基因1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FIP1L1-PDGFRA)的融合基因。(Curr Opin Hematok 2003,11∶51)

    FIP1L1-PDGFRA融合基因是因4号染色体q12区中间缺失800bp[dek(4)(q12q12)]而形成,其蛋白产物FIP1L1-PDGFRα融合蛋白是一种酪氨酸激酶。这表明这些病例均是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根据最新的WHO的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方案,应将这些病例诊断为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另外,在系统性肥大细胞病中也发现FIP1L1-PDGFRA融合基因。

    在体和体外实验结果也证实FIP1L1-PDGFRα融合蛋白是甲磺酸伊马替尼作用的靶点,从而为应用伊马替尼治疗FIP1L1-PDGFRA阳性的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和肥大细胞增多症提供了理论依据。与BCR-ABL阳性白血病类似,PDGFRα激酶域发生点突变会导致伊马替尼耐药。Cooks等应用另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PKC412来应对伊马替尼的耐药。

    在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患者中发现FIP1L1-PDGFRA融合基因的研究表明,临床反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研究也首次证实染色体中间缺失是产生致瘤性酪氨酸激酶融合基因的一种新机制。, http://www.100md.com(主鸿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