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19156
碧螺春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29日 央视国际
     碧螺春茶原产于苏州东、西山, 但关于碧螺春却有着许多美丽而动人的传说。一种传说讲:碧螺春兴于唐代、盛于宋朝,明清之际遍及江南。因色如碧、形似螺,又值春天之际,故而得名。据说,此茶为王母娘娘派仙鹤传的种,山人朱元正独得其妙,植于山崖下。初称其为“吓煞人香”,后清康熙南巡到东山,才改名碧螺春。另一类说法也就是目前比较认可的一种,传说认为碧螺春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当初茶农采茶,因“筐不胜贮,置于怀中,茶得热气,忽发异香”,茶农于是惊呼“吓煞人格香”,“吓煞人香”于是便成为碧螺春的俗名。后适逢康熙皇帝南巡,江苏巡抚宋荦用此茶进献,甚得嘉许,但圣上以为名称不雅,遂钦赐“碧螺春”之名。于是,今天就有了人人传颂的碧螺春美称。

    碧螺春系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苏州洞庭东西二山,以“一嫩三鲜”(芽嫩, 色鲜艳、香艳浓、味鲜醇)的特点享誉大江南北,早在唐朝就被列为贡品。因其醇香 清高,吴侬软语名之为“下煞人香”。据清《野史大观》(卷一)记载,康熙帝南巡, 游辛太湖,时巡抚宋风以此茶进献,康熙“以其名不雅驯”,兼之此茶外形卷曲如螺,色艳似碧,且以春茶为上,故提之曰碧螺春”。
, 百拇医药
    碧螺春的采摘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摘的早,二是采的嫩,三是拣的净。每年春分 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碧螺春炒制的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炒茶全凭双手在锅中不停地焙弄,掌握温度,方能做到“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可见要求工艺之高,因此碧螺春也被人们称誉为“功夫茶”、“心血茶”。

    碧螺春的品质优异,据清末震钧(1857-1918)所著《茶说》中道:“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 ”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页底嫩绿明亮。

    碧螺春的等级分类并没有客户观划一的标准,因茶的质量会随者茶树的生长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国家规定搪荽汗卜?个等级,大体上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炒制时锅温、投叶量、用力程度,随级别降低而增加。即级别低锅温高,投叶量多,做行时较重。为保证“玉露春茶”的质量,公司严把质量关,坚决做到在与同行等级茶叶的对比中以质胜出。
, 百拇医药
    虽然标准会因气候等条件的变化而有所浮动,但老茶人鉴赏茶叶却有着传统特有的方法,一般采用“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的方法。“三看”即一看干茶的外形、二看茶汤的色泽、三看叶底;“三闻”既干茶的香型、二闻热茶香味、三闻杯底留香;“三品”即品火功、品滋味、品韵味;“三 回味”是茶人在品了真正的好茶后,一是舌根回味甘甜,满口生津;二是齿的回味甘醇,留香尽日;三是喉底回味甘爽,气脉畅通,五腑六脏如得滋润,使人心旷神怡,飘然欲仙。

    品尝碧螺春,宜用透明玻璃杯,先注80°C左右热水,再把茶投入其中,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飞舞”,观其形,随泡茶时间推移,可欣赏到雪浪喷珠,春染杯 底,绿满晶宫三种奇观;品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三酌碧清、香郁、回甘,实为茶中珍品,又因产量有限,更显珍贵。

    洞庭碧螺春在50年代,年产量只有一吨左右,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开辟了大量新茶区、扩大种植面积,年产量可达20万吨,形成了规模生产,并远销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德国、比利时等国家,饮誉海内外。, 百拇医药(吴晓洋)